11家车企缺席上海车展,他们的车还能买吗?会退出中国吗?

开篇:消失的展台与车主的疑惑

今年的上海车展依旧热闹非凡,小米、华为、比亚迪等品牌展台人头攒动,但细心的人发现,劳斯莱斯、玛莎拉蒂、现代起亚、哪吒等11家车企的展台空空如也。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为何突然“隐身”?车主们忍不住担心:他们的车还能买吗?品牌会不会退出中国?

事实上,车展的参展名单变动一直是行业风向标。缺席背后,既有车企的战略调整,也有市场的自然选择。这篇文章将带大家看清这些“消失”的车企现状,解答消费者的核心疑虑。

11家车企缺席上海车展,他们的车还能买吗?会退出中国吗?-有驾

一、消失的品牌,各有各的“江湖路”

1. 韩系车:全球巨头,中国市场“躺平”?

现代、起亚今年首次缺席上海车展,但它们在海外市场依然强势——2024年全球销量超730万辆,连续两年稳居全球前三。在中国市场,韩系车的困境源于新能源转型滞后。例如,现代IONIQ电动车系列在欧美热销,却因国产化迟缓错失中国市场。不过,现代并未放弃在华布局,近期发布了“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首款纯电SUV ELEXIO已开启全球首秀。

2. 超豪华品牌:高冷背后的“生意经”

11家车企缺席上海车展,他们的车还能买吗?会退出中国吗?-有驾

劳斯莱斯、玛莎拉蒂等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只剩宾利“独守空房”。但这并非销量下滑的简单结果。法拉利中国区工作人员坦言:“我们的客户更愿意在私人俱乐部看车,而不是在车展被围观。” 与此同时,比亚迪仰望U8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尊界S800预售48小时订单超2000台,国产豪车的崛起让传统超豪品牌感受到压力。

3. 新势力:洗牌中的生存考验

哪吒汽车曾是2022年新势力销冠,但2025年一季度仅售出487辆。尽管如此,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仍在推进E轮融资,并承诺解决供应商债务问题。而高合汽车虽进入破产重整,但母公司华人运通计划通过技术合作寻求新生。

11家车企缺席上海车展,他们的车还能买吗?会退出中国吗?-有驾

二、车还能买吗?售后服务才是关键

消费者最担心的,莫过于品牌退出后车辆维修保养问题。以捷豹路虎为例,尽管连续两年缺席车展,但其中国团队明确表示:“售后服务网络不受影响,将继续优化用户体验。” 现代起亚也在沟通会上强调,经销商体系正在升级,未来将推出更多符合中国需求的新能源车型。

对于超豪华品牌,宾利销售负责人透露:“车展只是营销方式之一,我们更注重通过专属渠道服务VIP客户。”即便品牌不参展,私人订制、上门试驾等服务依然在持续。

11家车企缺席上海车展,他们的车还能买吗?会退出中国吗?-有驾

三、退出中国?他们还有“底牌”

1. 韩系车:全球战略的“中国支点”

现代集团计划到2030年全球销量提升30%,新能源车占比36%。虽然中国市场当前占比仅3%,但其仍将中国视为技术试验场。例如,北京现代新发布的E-GMP纯电平台车型,未来可能反哺全球市场。

2. 法系车:小众市场的“精准突围”

11家车企缺席上海车展,他们的车还能买吗?会退出中国吗?-有驾

标致、雪铁龙虽销量低迷,但神龙汽车推出了新能源品牌“示界”,首款车型示界06瞄准大众市场,计划5月上市。一位经销商表示:“法系车底盘调校仍有优势,若能抓住个性化用户,或许能开辟新赛道。”

3. 超豪华品牌:高端圈层的“隐形战场”

宾利在本届车展推出了新飞驰雅度版,目标客户锁定企业家和收藏家群体。一位资深汽车媒体人分析:“超豪品牌不会轻易放弃中国,他们只是在等待消费升级的下一波浪潮。”

11家车企缺席上海车展,他们的车还能买吗?会退出中国吗?-有驾

四、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对于想购买这些品牌车型的用户,建议关注三点:

- 售后服务网络:查询当地4S店是否正常运营,避免选择网点稀少的品牌。

- 技术延续性:优先选择平台化车型(如现代E-GMP、比亚迪e平台3.0),这类车的零部件通用性更强。

- 品牌战略动向:关注车企财报和官方声明,避开已明确收缩业务的品牌。

结语:消失与重生,市场自有答案

汽车行业的洗牌从未停止,但“缺席车展”不等于“退出市场”。现代起亚在全球市场风生水起,哪吒汽车努力化解债务危机,宾利仍在默默深耕高端圈层……未来的中国车市,注定是多元共生的生态。

作为消费者,不必过度焦虑。只要品牌仍在扎实造车、用心服务,市场总会给他们留下一席之地。也许下一届车展,我们又会看到这些“消失”的车企带着新技术卷土重来——毕竟,汽车江湖的精彩,从来不止于展台之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