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头号精神分裂车企:一边搞混动求生,一边复活V6作死

讲真,看到起亚嘉华要带3.5L V6回来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想给起亚的产品经理点一首《孤勇者》。在这个所有人都忙着给发动机做减法,恨不得把缸数压缩成毛巾的时代,起亚这个操作,属于不务正业,属于行为艺术,属于在新能源的ICU病房里,突然开始蹦迪。

年度头号精神分裂车企:一边搞混动求生,一边复活V6作死-有驾

这事儿魔幻在哪?魔幻在,当下的中国MPV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竞争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生存战。前有理想MEGA搞了个高铁头造型,后有小鹏X9直接把车变成了高达,一个个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智能驾驶,卷谁的电池更耐打。大家的路数都是一样的,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空间和续航,本质上都是在给用户念“省钱省心”的经。这场战争的核心,早就不是发动机的轰鸣,而是电流的嘶鸣。

结果起亚来了,咣当一下,把一台3.5L V6发动机拍在桌上,说:“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馋这个。”

这叫什么?这就叫掀桌子。如果说之前理想小鹏是把饭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起亚嘉华V6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抱着煤气罐冲进了后厨,高喊一声“德玛西亚”,说最好的竞争手段,就是直接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同行看了都得傻,心说大哥你这是哪个修仙门派出来的,飞升渡劫也不带这么玩的啊。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主打一个刺激。

我们必须解构一下这个V6。在今天,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不是技术,它是一种玄学,一种信仰图腾。买这玩意儿的人,他真的在乎百公里多几个油吗?他在乎那点购置税吗?他不在乎。就像那些坚持买奔驰的人,他们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我觉得我很牛逼”的幻觉。V6的用户,买的也不是那两个额外的气缸,他们买的是一种正在消失的仪式感,一种“世界都变了而我没变”的固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过老皇冠3.0的中年人,我特别理解这种感觉。电车那个提速,快,确实快,一脚下去人直接贴在座椅上,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但那个感觉,是“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很空虚,像渣男的承诺。而大排量自吸的感觉,是“呜——”的一声,浑厚、绵密、源源不断,像一个中年人的脂肪,虽然没啥爆发力,但胜在底蕴深厚,安全感十足。起亚现在做的,就是把这种近乎于“前朝遗老”的奢侈品,重新包装一下,卖给那些心里还住着一个老灵魂的现代人。

年度头号精神分裂车企:一边搞混动求生,一边复活V6作死-有驾

但问题来了,这种老灵魂能有几个?所以起亚这步棋,就显得非常精神分裂。它一边搞了1.6T混动,非常诚实地向市场低头,说“大哥我错了,我也省油”;另一边又把V6这个雷电法王请了回来,好像在跟全世界说“你们这帮搞电动爹的都是异端”。它车里给你配了龙椅,配了足底按摩,甚至还有个鞋柜,把KTV的果盘都给你端上来了,把伺候人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但在最核心的动力上,它却玩起了左右互搏。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无奈和鸡贼。起亚的电动车,在中国市场,讲真,声量约等于无。它看着比亚迪、蔚小理这些本土玩家杀得天昏地暗,自己想插一脚,发现连门都摸不到。怎么办?只能整点花活了。这个V6版本,本质上就不是用来走量的,它是一个“金钟罩铁布衫”,一个精神图腾。它的潜台词是:“你们别看我现在混得不咋地,想当年我祖上也是阔过的,我还有V6的技术底蕴,我不是那些只会堆电池的暴发户。”

年度头号精神分裂车企:一边搞混动求生,一边复活V6作死-有驾
年度头号精神分裂车企:一边搞混动求生,一边复活V6作死-有驾

这就像一个没落的武林世家,打不过现代的枪炮,只能在自家院子里耍一套祖传的拳法,告诉路过的人:看见没,这才是正宗的。至于有没有人看,看不看得懂,不重要。重要的是,姿势得帅。

年度头号精神分裂车企:一边搞混动求生,一边复活V6作死-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拿修仙来比喻一台韩国MPV,三体人看了可能都要气活了。但你仔细想想,这事儿内核就是这么个内核。

所以,这台车到底是在赌什么?它在赌市场的多样性,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愿意为情怀和稀缺性买单。它也在赌一种品牌形象的提升,用一个几乎不可能盈利的产品,去拉高整个品牌的调性。这操作骚不骚?很骚。但有没有用?我持悲观态度。

因为当下的环境太残酷了。双积分政策就像一个紧箍咒,每卖一台V6,起亚就得卖好几台纯电车才能把账平了。这成本最终会加到谁头上?肯定是消费者。一台V6嘉华的价格,注定会非常美丽,美丽到足以劝退99%的潜在客户。剩下那1%,可能扭头就去买了同样是V6的二手阿尔法,毕竟那个标更硬。

年度头号精神分裂车企:一边搞混动求生,一边复活V6作死-有驾

坏了菜了。

所以,起亚嘉华的V6回归,它不是什么盛宴,更像是一场告别。它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去致敬一个正在被快速遗忘的时代。它告诉我们,在那个时代,车是有性格的,有脾气的,是有灵魂的。而现在,车越来越像一个冰冷的、高效的、但毫无区别的电子产品。

写到一半我突然有点饿,想起了楼下那家快倒闭的兰州拉面,老板的手法就很有V6的平顺感。

最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推广大排量V6的MPV,究竟是坚守还是固执?答案是,它既是坚守,也是固执,更是一种行为艺术。它注定不会成功,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它的意义,不在于卖了多少台,而在于它来过。

年度头号精神分裂车企:一边搞混动求生,一边复活V6作死-有驾

它用自己的不合时宜,反衬出这个时代的荒诞。这简直就是疯了!就问你怕不怕?能过,就是能过。这才是它最大的价值。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