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续航缩水,天气影响大,驾驶习惯也重要

你说电动车续航缩水,这事儿多多少少让人有点郁闷。尤其是刚买新车的时候,心里盘算着,官方说能跑六百公里,心里一阵激动,想着周末能去趟远路,高速、高铁都靠边站。结果一通操作下来,大概还没跑远,好家伙,续航一看,电量直接红了。这时候心里就咯噔一下:官方说六百公里,我怎么四百多就差点出事儿了?

续航缩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厂家是不是坑人?咱们今天笼统算一算,也不跟官方较真,咱就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琢磨。

其实啊,你问厂家,他们会跟你说那是测试标准的原因:测的时候什么都关了,空调关,大灯关,音响关,人坐在台架上模拟路况,空气也温和得很,天气跟春天一样。但是你自己开车,别说不开空调,夏天热得快冒烟,冬天不烧暖风人都冻成狗了。生活不是实验室,更不是春天的奥特曼。

所以第一层问题就在于:“标准和现实脱节”。厂家说的那个续航,属于“理想人生”,但实际用车属于“生活本来面目”,这两者的距离,比你和你理想中的爱情还远。

再说温度这家伙对电池的影响。别看电池是硬邦邦一块,实际上特别娇气,跟玻璃心一样。气温高了低了,它都不开心。夏天二三十度是它最舒服的温度,剩下的都不是它的主场,尤其冬天北方,零下十度,电池一脸“你别为难我了”,直接掉电厉害。为什么?本身工作原理靠化学反应,温度低了反应慢,电池能量没法顺溜地释放,续航肯定缩水。一部分电量还要用来给自己“捂被子”,自己不暖和续航就更少。这就是电动车“遇冷容易发烧,遇热容易缺电”。

你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平时开车踩电门就像打仗似的。很多人一开上电车,心里膨胀,一脚下去“嗖”地就窜出去,红绿灯见了就急踩刹车。其实这是拿自己的电池在赌气。你要是每次都是平稳启动,慢慢加速,车本身就更省电,但你一通玩漂移,电池根本顶不住。你都拿它当赛车用,续航不掉才见鬼了。驾驶习惯在这方面才是续航的“命门”,很多时候不是厂家坑人,是自己心急火燎,不把电车当人用。

说到这,有人要问了:“难道不是我家的空调太耗电?”没错啊,我跟你讲,电车的暖风空调就是个“电老虎”,夏天还能克制点,冬天你要是开着暖风,那电量比水还流得快。因为燃油车的暖风是发动机余热,压根不费多少油,但电动车得靠电池直接取暖,这就很拧。你能想象以前烧煤取暖那种速度?那就是电池。还有什么大灯,音响,座椅加热,都跟电池扒拉瓜分。你晚上开车,不开这些还成吗?所以电车的电不光是跑路,还是在被生活用掉一步步削减。

别以为风阻是那么玄的事。其实它才是真凶之一。你正常开六十迈还成,往上一踩到一百二,那风阻直接上天。速度翻倍,风阻直接乘四,等于在高速上你跟风在对抗。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开得快,实际电都在跟空气斗,跑了一半不见了。厂家费尽心机做线条流畅、把手隐藏、后视镜都减少,就是要在高速路上省电。你自己开车,横冲直撞,从没想过,每多开一点速度,电就消耗得不是一点点。其实日常巡航速度八十迈最合适,“慢就是快”,你以为自己耍酷,电池其实在哭。

电动车续航缩水,天气影响大,驾驶习惯也重要-有驾

所以说,“缩水”不是一种偶发的生产事故,是电动车*无法避免*的普遍现象。电车的尺寸、路况、环境、用电设备、驾驶习惯,每一样都在影射一个真相——现实从来就不是厂家宣传的那种梦境。厂家不会在测试环节里,给你模拟冬天东北飘雪、开着暖风从哈尔滨到沈阳、一路手机充电、娃在后座嗑瓜子听歌。实验室里只有理性,没有生活。

电动车续航缩水,天气影响大,驾驶习惯也重要-有驾

那么换个角度看,这种缩水值是不是厂家坑人呢?大多数时候其实不是,因为全球都一样。国外也用类似的测试,不管美国、日本,还是德国,都是在台架上测理想状态,不同的不过是名字谁叫NEDC,谁叫CLTC,谁又叫EPA。而且消费者会主动把“官方续航”当实际续航去看,心里其实都是明镜。厂家也担心买卖不成仁义在能不能做得下去,所以标准是大家约定俗成的“美好愿望”,你买车的时候想到的都是“最好不可能不差太多”,但一落地就撞上现实了。

有人说买燃油车就不会缩水。但你燃油车开高速去城市堵车,一样得多加油。只是加油时候你不琢磨公里数,也不心疼;电车一显示剩多少电,车主立刻焦虑起来,仿佛电量不是数字,是在炫耀自己的储蓄宝。

那怎么办?能躲开这些缩水吗?答案也很简单:不了解没法防,了解了就能少损失。比如知道气温低,续航就差,那冬天就提前给电池预加热;知道老开暖风会掉电,那就多穿点衣服顶一会儿,路上少开点“小太阳”;知道急加速费电,那就慢慢开节省;能跑八十公里的就别非得开到一百二。还有什么关掉不用的设备,减少用电负担,都能让你多跑几公里。有的人说跑长途不够用,那就提前规划好路线,有快充桩的地方就绕过去,也没那么难。

电动车续航缩水,天气影响大,驾驶习惯也重要-有驾

未来科技进步,电池会越来越牛,测试标准也可能会修正,更近实际路况,甚至将来续航虚标的问题能更好解决。谁都想做“你想的就是你得到的”,但现在没法。什么“自适应续航”、“高效能回收”、“新能源黑科技”,都在路上,等着你尝尝。但在那之前,还是得自己“抠门”,该节省节省。其实想明白了,买电车不光是为了更省钱和环保,更是图个科技感跟新鲜感。电多电少,关键在于心态,别事事都跟“官方数据”死磕,生活一点点让步,你的出行可能也就从“没电恐惧症”变成“电量杠杠的”。

电动车续航缩水,天气影响大,驾驶习惯也重要-有驾

开车这事,就像做人,别光听梦想和口号,关键还是脚踏实地。当你发现生活和理想差距并不是厂家要坑人的时候,心态也就好很多了。毕竟,谁不是在“一步步丢失幻想”里,慢慢学会接受真实世界。等那天大家都开电车出门,再没人问“为什么电量总缩水”的时候,说明这个世界规矩又进步了一点点。

电动车续航缩水,天气影响大,驾驶习惯也重要-有驾

不信你看看,你身边那些老司机,谁还为续航发愁吗?有些事想明白了,其实就是看习惯和知识,不是做选择和怀疑。你要是觉得续航还有别的“丢电方式”,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琢磨。说到底,电车的实际续航,总是在路上等着你去发现,“省电的方法”,不就是生活里的“智慧积累”吗?

电动车续航缩水,天气影响大,驾驶习惯也重要-有驾

你开你的车,它跑它的的路,剩下的,交给时间和技术慢慢解决。至于官方续航跟实际续航,愿你早点明白这不是谎言,而是生活的“套路”。电量丢失,何尝不是提醒你,电车也是你的“生活老师”。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