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花十多万买辆国产车,能不能一口气从北京开到广州?能不能带着一家老小翻山越岭去西藏?前些年,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想法太天真,但现在身边越来越多朋友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去年春节,我邻居小王开着刚买的吉利星瑞,带着怀孕的媳妇和三条狗,硬是从哈尔滨开到了三亚;上个月同事老张更猛,用五菱星光PHEV载着四个同事穿越了川藏线。这些真实故事,正在刷新我们对国产车的认知。
说到跑长途,发动机就像人的心脏。去年试驾过奇瑞艾瑞泽8的老司机老李跟我说了个段子:"在高速上超车,油门踩到三分之二,前车后视镜里看到奇瑞标都懵了。"这话虽然夸张,但艾瑞泽8的1.6T发动机确实能给到197匹马力,跟某些二十多万的合资车比起来都不虚。上次去4S店试车,销售小哥当场表演了个百米加速,推背感强得让我手机都甩到后排座椅底下。
要说最颠覆认知的,当属去年海马组织的西藏试驾。媒体人小林说起那次经历眼睛都放光:"海拔5000米的山口,我们开的S5运动版挂三档就冲上去了,隔壁某合资车还在二档喘粗气。"他特意强调,这一路可不是光走柏油路,泥浆路、碎石路、连续发夹弯全试了个遍。回来后查资料才知道,这车后悬挂用的多连杆结构,过炮弹坑时颠簸过滤得比想象中好得多。
空间这事儿还真得看设计功力。朋友阿强去年买了辆五菱星光PHEV,有次搬家愣是把1米8的冰箱塞进去了。他给我演示的时候,先把后排座椅放倒,再把副驾座椅调到最前,活生生造出个2米长的"货舱"。这车轴距2800mm,比某些B级车还长,后排坐三个成年人膝盖前还能塞下两瓶矿泉水。最绝的是后备箱底板掀开还有暗格,阿强说他平时钓鱼工具全藏里面。
油耗绝对是跑长途的硬指标。表弟去年开吉利星瑞从成都到乌鲁木齐,全程2800公里只加了四次油。他给我算过账:"2.0T发动机听着吓人,实际上高速巡航转速不到2000转,算下来每公里才6毛钱。"更夸张的是五菱星光PHEV,有车主晒出满油满电跑出1100公里的记录。我特意观察过这车的能量管理系统,发现它能把刹车时的动能转化成电能,下长坡时电量反而越开越多。
要说跑长途最怕什么?十个人有九个会说座椅不舒服。但去年试驾某款国产车时,我发现了新大陆——他们的座椅居然是根据中国人体型数据库设计的。坐上去就像被两只大手托着腰,连续开四小时服务区都不用下车伸懒腰。还有个细节很贴心,很多车型现在都给主驾配了腰托调节,胖瘦高矮都能找到最舒服的姿势。
智能配置现在成了救命神器。上个月亲眼见过惊险一幕:朋友开新买的国产SUV在高速上犯困,车道保持系统硬是把他从应急车道拽了回来。现在的国产车基本都标配了自适应巡航,遇到前车突然减速,系统反应比人还快。有次开朋友的车去秦皇岛,设定好跟车距离后,右脚三个小时没碰过油门刹车,到地方反而比平时更精神。
当然也有人担心质量可靠性,但数据最有说服力。某自主品牌4S店经理跟我说,现在十万级国产车的故障率已经比五年前降了60%。他们店里有个跑了30万公里的老帝豪,除了换过轮胎刹车片,发动机舱盖都没打开过几次。更让人意外的是,现在国产车的保养成本反而比合资车低,常规保养三百块就能搞定,用的还是全合成机油。
说到底,十多万的国产车能不能跑长途,答案早就藏在车主们的朋友圈里。有人开着它在可可西里追过藏羚羊,有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拍过星空,更有人完成过环中国边境线的壮举。这些车轮印迹不仅碾压过崎岖山路,更碾碎了人们对国产车的陈旧认知。下次有人再问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反问:您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