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变招聘现场,汽车零件成堆,众泰旧梦散场

你有没有过一种感觉,你一脚踏进某个地方,就像是走进了时间的废墟?重庆璧山众泰路1号,原来的江南汽车工厂,现在变成了别人家的招聘现场,可一地的汽车零件、招工广告、法院查封公告,和雨里发霉的“工程竣工标志牌”混在一起,怎么看都像是拍《流浪地球》布景现场。这场面,说实话,看上一眼就够唏嘘的。

众泰,你还记得吗?中国车市有那么几年,就像是仿品的大横扫时代,众泰站出来,号称“山寨豪车鼻祖”。你想要保时捷、奥迪、大众,通通能给你做出个样,就算配置动力不行,外形已经把你先拿下了。这事儿,说好听点,是普通老百姓对梦的短路;说难听点,就是把创新和技术搁在一边,主打“你要面子我给你面子”,这面子还给得特别痛快。

但风光有多盛,黄昏就有多惨。现在走到厂区,最显眼的不是人车来往、机器轰鸣,而是风雨中招工广告和堆成小山的汽车零件。这些零件明明崭新,却像坟场一样堆在一起,等着被遗忘。谁还记得当年生产线上工人一板一眼装配出每一辆“保时泰”,现在厂房铁门紧紧锁住,九号门那会儿估计还拥挤着笑声和汗水,如今只剩下一堆没用成的座椅、方向盘和安全带,泡在雨水里发霉掉色。听说法拍没人要,法院查封直接贴门上了——谁还会来抢这种烫手山芋?

问题其实早就藏在骨子里了。中国过去造车,很多时候是赶潮流,模仿大牌,拼外形、不讲性能。众泰靠非法好看、极致平价一举成了小城镇和农村的“保时泰”,可是这样搞几年后,真到了要拼新能源技术、拼智能化、拼平台化的时候,众泰的短板就全摊在桌面上了。核心技术积累,研发能力,供应链管控——这些年大家都听腻了的词,众泰一样都没摸到实处。你还靠“借壳”江南汽车拿下造车资质。风声一变,你还想硬撑,“持续亏损”,负债爆表,六年亏损超250亿,已经亏到只剩下壳,一屁股债,资产都快抵不上公司的负债。

我就想问,山寨到底能让一个企业走多远?是不是刚刚够老百姓买一辆便宜车,又能撑几年?最后,市场绝对不会放过靠模仿活着的人。你缺技术,没创新,市场风向一变,你的价值就缩水得比纸还快。你看众泰,“保时泰”这名字如今是讽刺还是真情?你以为自己卖的是豪华感,结果最后买家发现山寨货自己用着也不太舒服。那些年哪有豪车下沉到县城和村镇?都是老百姓凑合买个“保时泰”溜达一下罢了,真正要用技术和口碑续命的时候,这条路根本没法接着走。

现在厂子转手了,进驻的全是做新能源的企业。博源电驱动,豪能传动这些新主来了,进门就是招人,贴得巨大,哪个工种要多少人都写得明明白白。厂区本来都是为汽油车配套的,现在全变成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你不得不佩服资本的嗅觉比老鼠还灵,这才半年不到,厂房盘了一批新企业,连投资合同都谈好,一期项目砸大钱直接造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说白了就是要搞电驱动系统,把定子、转子、核心冲压线都做智能化、新能源。人家不是继续在你众泰造的泥潭里打水漂,人家玩的是新赛道。

厂房变招聘现场,汽车零件成堆,众泰旧梦散场-有驾
厂房变招聘现场,汽车零件成堆,众泰旧梦散场-有驾

大家看到了吗?新旧交替,有些东西真的不是光靠情怀能保住的。厂区前堆著的那些零件还特别新,几乎都没装过车,就像考场上没答完题就被老师收走卷子一样。坐地等命,零部件还在风雨里淋着,期待着有人来给它“续命”。但现实是人家都换新赛道了,你这些“老伙计”还想怎么翻身?

我搞不懂,一个企业真的能靠“山寨”活到多久。便宜就有市场这没错,但你抢的是谁的市场?你抢的是大众消费的底盘,这个盘又能容下几家只会跟风模仿的公司?把整个行业都往低水平重复拉,最后谁还出头?所有人都不创新,都拼外观,拼噱头,大家都成了骗子和被骗者的循环。众泰活着的时候,拼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大家图便宜,都买仿款。可一旦技术换代,智能网联来了,电驱动、电池、模块、软件全都要真本事,模仿根本淘汰得比谁都快。

厂房变招聘现场,汽车零件成堆,众泰旧梦散场-有驾
厂房变招聘现场,汽车零件成堆,众泰旧梦散场-有驾

这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速度比你手机升级还狠,外观再怎么模仿,技术卡脖子根本过不了关。你以为蓝图很好,结果一地废零件就是现实。重庆这座工厂,几年前可能是流水线上一片繁忙,现在冷冷清清只剩下招工的广告和一地的零件。还那句话,“零件坟场”,听起来难受,但也是一句实在话:有的厂只能活在回忆里,被市面淘汰之后,等的不是重生,而是清盘。

厂房变招聘现场,汽车零件成堆,众泰旧梦散场-有驾

你说这是不是很讽刺?别人正拿你旧厂房搞新能源项目,扩规模、赶新赛道,旧东家还在抄袭的路上迷茫不知所措。新主一套操作流水线就砸巨资搞“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分期投资,冲智能制造,要拼技术、拼研发、要拿高端市场。这才是真正的未来方向。连招聘广告都透露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但你仔细看看新招聘的工种,绝大多数都已经和汽油机没半毛钱关系。

这就像是在众泰的坟头上,直接开始新产业革命。这过程里你会发现,技术才是硬通货,企业不能靠一时的模仿糊弄消费市场,真要逆风翻盘,只能靠创新和技术。再牛的营销故事,再漂亮的外形,都撑不起没底子的企业。

回过头来大家还得想一个问题:“中国汽车下一步怎么走?”如果都靠众泰那一套过日子,哪天又来一个市场巨变,谁能撑到最后?如果我们还在拼速度,不拼质量,只要销量不要服务,你看那些还在风雨里泡着的新零件,就是每一个短视决策的墓碑。这不是谁的锅,是整个行业“赶潮流、重模仿、轻研发”病态思维下的烂摊子。

厂房变招聘现场,汽车零件成堆,众泰旧梦散场-有驾
厂房变招聘现场,汽车零件成堆,众泰旧梦散场-有驾

现在往前看,重庆这个工厂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零件坟场”。下一个会是谁?哪个城市、哪个品牌还在靠模仿活着?哪个又准备翻篇走技术路线搏一搏?其实每一个厂区的成败,就是中国制造业的缩影。你想靠山寨挣快钱,捞一票走人,最后死得比谁都快。要是早先把技术和产品做实了,哪怕风向变了,企业还有反转的余地。技术才是真正的护城河,创新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你坐在厂区前,看着雨水泡烂的零件、招工的人群,想想那“保时泰”的光辉,和现在的冷清,可能还是会有点不舍。但行业的轮换,从来不留情面。创新、技术,市场倒逼转型,笑到最后的是刚柔并济的人。众泰的故事,不过是中国汽车产业一次“自我修正”的注解。下次再有人说“山寨也是本事”,你记得看看这座重庆的工厂,看看这片“零件坟场”,想想未来你真正该买的是哪种车、投的是哪门路。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