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荣威M7 DMH正式上市后,这款插混轿车在"油改电"车主圈子里炸了锅!
评论区全是"开了20年油车,被M7 DMH打脸了""比纯油车还省,比纯电车还踏实"这种真香言论。要知道,这可是10万级家用轿车最卷的档口——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银河A7全在这个价位"贴身肉搏",荣威M7 DMH凭啥能让一群"油车老司机"集体倒戈?
这帮人以前可都是"混动黑",天天吐槽"插混麻烦""不如纯油稳",现在却说"真香"?
那问题来了:荣威M7 DMH到底有啥魔力,能让油车党"憋了一肚子话要说"?
2050公里不加油不充电?荣威M7 DMH这续航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吹牛",毕竟插混轿车能跑个一千来公里就不错了。但这事儿一上市就引爆了汽车圈,一堆油车车主开始关注:这玩意儿要是真能这么能跑,那我还买啥纯油车?
荣威D7 DMH(M7的兄弟车型)还在2025年10月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单次满油满电跑了2208公里,平均油耗只有2.49升!
这下油车老司机们坐不住了。
具体来说,M7 DMH这套"超长续航"背后藏着三个硬核技术:
一是大电池加高效发动机的"黄金搭档":荣威给M7 DMH塞了19.7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干到160公里。
这啥概念?
日常上下班通勤50公里每天,你能连续3天不用油!它搭载了上汽自研的1.5升混动专用发动机,指示热效率高达48点多,百公里亏电油耗只要2升级别。说白了,就算电池没电了,发动机也不像传统油车那样"喝油如喝水"。
我认识一哥们儿,每天上下班来回50公里,开这车愣是一个礼拜才充一次电,平时就当电动车开,一个月油费不到200块。
二是"智能能量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能根据路况实时切换"纯电、增程、混动"三种模式——市区堵车自动纯电(安静省油),高速巡航自动增程(发动机给电池充电加驱动车轮,效率最高),急加速自动混动(电机加发动机一起发力)。车主根本不用手动选模式,车机AI自己就能判断。
有次我从市区开到郊区再上高速,全程就踩油门踩刹车,车机自己在那儿切来切去,到目的地一看表显油耗,居然不到3升!
我那会儿就想,这要是开油车得烧多少钱?
三是"能量回收拉满":M7 DMH的动能回收系统有低中高加自适应四档可调,最高档模式下,松开油门就像踩了刹车,滑行、下坡的能量全被"吃"回电池。官方数据显示,长途高速跑几百公里,光靠能量回收就能"白捡"好几十公里续航。
你说这不是白捡钱是啥?
当时很多人觉得"2000多公里"是吹牛,结果荣威D7 DMH用吉尼斯世界纪录打脸了——2208公里真实续航,平均油耗2.49升!这下那些说"混动不靠谱"的油车老司机们彻底服了:敢情这车比我的2.0T燃油车还能跑?
而且油费能省一大半?
DMH6.0超级混动系统是啥黑科技?为啥比普通插混更"聪明"?
可能有人要问:市面上插混车一大堆,比亚迪DM-i、吉利银河都很能打,荣威这套"DMH6.0超级混动"到底牛在哪?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这么想,直到我深挖了一下技术细节,才发现这套系统的门道真不少。
先说说这套系统的底层架构。荣威DMH6.0用的是"P1加P3"双电机串并联构型,听着挺拗口对吧?
换大白话说就是:P1电机挂在发动机上,负责启停和发电;P3电机挂在变速箱上,负责驱动车轮。
俩电机既能单独干活,也能一起上。这好处可太明显了——低速纯电的时候P3电机推车轮,响应快得跟闪电似的,而且安安静静;高速巡航发动机驱动,效率高油耗低;急加速超车的时候电机和发动机一起发力,动力说来就来。有个开过秦PLUS DM-i的朋友跟我说,他那车高速上发动机介入会有点动静,但M7 DMH切换得特别顺滑,要不是看仪表盘,根本感觉不到模式在变。
再说说核心部件。那台1.5升混动专用发动机有讲究。
上汽花了好几年时间专门为混动调校的,采用深度阿特金森循环,说人话就是注重燃油经济性。配合高效快速燃烧技术,指示热效率干到48.1,这在行业里属于顶尖水平了。
对比一下,普通1.5升燃油发动机热效率也就38左右,这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有次我问上汽的工程师,他说这台发动机的进气道、燃烧室形状、喷油嘴角度都是重新设计的,就为了让燃油烧得更彻底。这种技术细节,不是随便堆硬件就能做到的。
电池部分也下了功夫。19.7千瓦时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通过了针刺、挤压、火烧等128项极端测试,安全性拉满。
最让我满意的是电池恒温系统——冬天零下20度,车辆会提前给电池加热到最佳工作温度;夏天40度,液冷系统自动降温。
我有个东北的朋友,去年冬天开插混车,续航腰斩,气得半死。但他今年换了M7 DMH,说冬天续航损失只有一成左右,跟夏天差不多。
这对于北方车主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最后说说那套"21合1混动管理系统PICU"。这玩意儿是行业首创的发动机自主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测路况、油门深度、电池电量、发动机温度等一百多个数据,然后智能分配油电资源。举个例子:你上高架桥踩油门,系统能瞬间判断出"当前坡度多少、电量多少、车速多少",然后调度"电机先发力爆发、发动机跟进持续输出、能量回收开启准备下坡充电"。
整个过程你完全无感,但效率已经拉到最高了。
业内专家评价说,荣威DMH6.0这套系统的技术复杂度,不亚于比亚迪DM-i,甚至在"多场景智能适配"上更胜一筹。难怪那些开惯油车的老司机会说"比油车还好开"——因为它把混动的"智能"属性发挥到极致了。
为啥油车老司机都说"真香"?M7 DMH到底解决了啥痛点?
现在问题来了:荣威M7 DMH技术确实厉害,但为啥偏偏能打动"油车党"?
这帮人可是最难伺候的群体——既不信纯电的续航,又嫌插混麻烦,凭啥这次集体"倒戈"?
说白了,还是因为M7 DMH把油车老司机最在乎的三件事全拿捏了:省钱、省心、有安全感。
先说省钱这笔账,我给你算算就明白了。假设一年跑两万公里,城市和高速各一半,M7 DMH和2.0T燃油轿车对比:油费方面,M7 DMH平均百公里2升级别(这还是亏电状态,城区纯电基本不用油),算下来一年油耗约400升,按92号汽油8块钱一升算,3200块钱;2.0T燃油轿车平均百公里8到9升,一年油耗1700升,13600块钱。
光油费一年就省一万多!
保养方面,M7 DMH因为发动机工作时间少,保养成本低,一年大概八九百块,燃油车一年至少1500起步,又省好几百!保险方面,M7 DMH是新能源车,车船税减免,保险也便宜,一年再省几百块。
合计一年省一万多,5年省五六万!
有车主算了笔账:买M7 DMH比同级燃油车也就贵一两万(限时价8.58万起),但开5年就把差价赚回来了,之后每年都是白赚!
这账谁算谁明白。
再说省心这件事。油车老司机最烦两个问题——限行限号和充电麻烦。
M7 DMH作为插混车,上的是绿牌,部分城市不限行不限号,早晚高峰随便开。而且它的二手保值率比纯电车高太多了,3年保值率在六成多,纯电车只有四成多。
为啥?
因为"有油有电"的属性让它不挑买家,纯电车二手市场认可度低,很多人担心电池衰减。充电不焦虑——很多油车司机不愿换纯电车,就是怕找桩麻烦。
M7 DMH把这个问题"物理消除"了:家里能装桩最好,没桩也无所谓,当油车开,百公里2升多照样省钱。
我有个朋友住老小区没法装桩,就把M7 DMH当油车开了半年,油费比原来的卡罗拉省一半,爽得不行。他跟我说,这车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焦虑",想充就充,不想充就加油,自由度特别高。
最后说说安全感。
油车老司机最怕"半路没电趴窝"。M7 DMH的2050公里综合续航,160公里纯电加1800多公里增程,基本告别了里程焦虑——正常上下班一周充一次电,偶尔跑长途也不慌,满油满电能从北京跑到广州。
而且它的电池安全做到了极致:通过了针刺测试后电池不冒烟不起火,还有"零自燃终身保障"承诺——要是因为电池自燃,20个工作日内赔付新车!
比某些"自燃频发"的纯电车让人放心太多。
有个段子说得好:油车党不是不愿意换新能源,是市面上的车要么"纯电续航焦虑",要么"插混不够省"。M7 DMH的出现,等于给他们递了个"台阶"——既能享受电车的安静和省钱,又能保留油车的续航和安全感,谁还纠结?
从深层次来看,M7 DMH之所以能打动油车党,还因为它没有试图"颠覆"用户习惯。
很多新能源车企喜欢搞"革命性创新",结果把用户搞得云里雾里。荣威反其道而行之,保留了油车用户最熟悉的"加油"这个动作,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了"充电"这个选项。
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油车老司机不会觉得"不适应",反而觉得"还是那个味儿,但更省钱了"。
这才是真正懂用户的产品思维。
M7 DMH火了之后,评论区的争论也没停过。
有人夸得天花乱坠,也有人提出各种质疑。咱挑几个"出镜率最高"的问题聊聊,看看这些疑问你中招了没有。
是电池衰减问题。很多人担心插混车电池衰减,几年后会不会变"油老虎"?
这个担心可以理解,毕竟电池是有寿命的。
但M7 DMH给出了"三重保障"——电池质保是8年或15万公里,电池容量衰减到一定程度免费换;其次,磷酸铁锂电池本身衰减就慢,5年衰减在一成五左右,影响不大;最后,就算电池真衰减了,这车还能当油车开,百公里2升多的油耗照样吊打传统燃油轿车。有个车主实测,他开了3年的荣威插混老款车,电池衰减不到一成,但因为油耗够低,根本不心疼。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太担心。
第二个问题是性价比对比。有人问M7 DMH对比秦PLUS DM-i、银河A7,性价比真的高吗?
从价格看,M7 DMH限时价8.58万起,秦PLUS DM-i 7.98万起,银河A7 10.87万起。
但配置上,M7 DMH标配全景沙发躺椅、mCDC智能悬架、豆包AI大模型,秦PLUS和银河A7中低配这些都没有或者是选装。空间上,M7 DMH轴距2820毫米,车长近5米,秦PLUS轴距2765毫米、车长4米7多,银河A7轴距2845毫米。
综合来看,M7 DMH的优势是"更大的车、更长的续航、更智能的交互",价格又适中,性价比确实不错。
第三个问题是保养成本。很多人以为"混动等于结构复杂等于保养贵",其实恰恰相反。
M7 DMH的保养周期是1.5万公里一次,比油车7500公里一次长一倍,而且因为发动机工作时间少,常规保养就是换机油机滤加检查电池,单次费用六七百块,比燃油车的一千多块便宜。至于维修,上汽在全国有3000多家授权服务站,三电系统享受8年质保,根本不用担心"修不起"或"没地方修"。
有个二线城市的车主跟我说,他那儿新势力只有一家门店,开车去得一个多小时,但荣威门店开了好几家,最近的离家才几公里,这服务便利性没法比。
第四个问题是纯电续航够不够用。160公里纯电续航,实际城市通勤能跑120公里左右,覆盖了绝大多数家庭的日常需求,上下班加接娃加买菜完全够用。
冬天确实会衰减——北方零下10度实测掉到100公里左右,但M7 DMH的电池预加热系统能提前把电池"暖"到最佳工作温度,衰减比同级少。
而且就算冬天纯电续航打折,这车还能无缝切换到增程模式,油耗依然只有2升多,比开油车暖风"狂烧油"强多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品牌力和服务。有人质疑上汽的品牌力能和比亚迪、吉利比吗?
坦白说,上汽在"品牌声量"上确实不如比亚迪和吉利响亮,毕竟人家天天营销造势。
但论"造车经验"和"服务网络",上汽不虚任何对手——上汽深耕汽车行业几十年,质量管控体系很成熟,M7 DMH下线前要经过600多项检测;服务网络是碾压级别,全国3000多家门店,二三线城市覆盖率比新势力高太多。
对于"图省心"的油车老司机来说,这点很重要。
结语:荣威M7 DMH 荣威M7 DMH给油车党上了生动一课——"省钱、省心、有安全感"才是王道!
从2025年9月M7 DMH上市后持续走红这件事就能看出:新能源车市场早就过了"拼噱头、拼智能"的阶段,现在拼的是"谁更懂用户真实需求"。
荣威这次没玩虚的——不搞浮夸的快充数字(对多数家庭用户意义不大),不堆用不上的智能配置,就死磕"续航长、油耗低、不焦虑"这三个油车老司机最在乎的点。结果呢?
一群嘴上说"混动不靠谱"的油车党,开了M7 DMH之后集体真香,憋了一肚子话就想安利给身边人!
说白了,荣威M7 DMH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件事:新能源车不是要"颠覆"油车用户的习惯,而是要在保留油车优点(长续航、不焦虑)的基础上,加上电车的好处(省钱、安静、动力强)。
这才是让油车党"无痛切换"的正确姿势!
那些天天喊着"革命性创新"的车企,真该好好学学荣威这套"务实路线"——用户要的不是你多么炫酷,而是你能帮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你是开了十几年油车的老司机,预算10万左右买家用轿车,现在会不会考虑M7 DMH?
还是继续守着"燃油信仰"不松口?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