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蛟龙EV上市了,21.98万起,纯电续航400公里。
这消息一出来,我脑袋里嗡嗡的。
不是说这车不好,而是这价格和定位,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你想啊,这年头,电动皮卡,听起来就很朋克。
全尺寸电动皮卡,更是朋克中的战斗机。
问题是,谁会花二十多万买一辆纯电全尺寸皮卡?
难道真的是为了环保?
咱们先捋捋,皮卡是干啥的?
拉货,越野,干粗活累活的。
电动车呢?
平时代步,追求平顺省钱的。
把这俩放一起,就像把西装革履的精英丢到工地搬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就像是,你辛辛苦苦攒了点钱,想买辆车改善生活,结果发现只有豪华游艇能满足你的需求。
问题是,你家住内陆,连条河都没有。
黄海·蛟龙EV这车,外观挺唬人,大面积黑色格栅,看着就硬朗。
内饰也还行,该有的都有,甚至还带语音识别。
但是,这价格摆在这儿,直接对标江铃大道EV和长城炮EV。
这两位,一个性价比高,一个口碑好,蛟龙EV想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知道为啥吗?
因为它挑战的是用户的固有认知。
皮卡,在咱们的印象里,就是烧柴油、轰隆隆响的糙汉子。
现在突然告诉你,这汉子要改吃电,而且还卖这么贵,你接受得了?
这就好比,你一直觉得隔壁老王是个抠门鬼,突然有一天,他跟你说他中了五百万彩票,还请你吃大餐。
你第一反应肯定是,这老王是不是脑子瓦特了?
更何况,电动皮卡的实用性,真的有待商榷。
400公里的续航,听起来还行,但是别忘了,皮卡是要拉货的。
拉重货跑长途,这续航打个对折都是轻的。
到时候,你可能就得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车没电了,货还堵在半路上。
这种情况,就好比你买了一双跑鞋,结果发现只能在健身房跑步机上用。
想出去跑个马拉松?
算了吧,半路就得趴窝。
所以说,蛟龙EV的出现,与其说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如说是车企在探索新的可能性。
他们想告诉大家,电动皮卡也是可以的,只是价格嘛……可能还需要再商榷商榷。
但这真的合理吗?
难道真的是市场需要这样一款车?
还是说,车企只是想在新能源的大潮中,分一杯羹?
记住:商业的本质是满足需求。如果市场没有需求,再好的产品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当然,话说回来,也许有人就是喜欢这种“反差萌”。
喜欢电动车的安静平顺,又喜欢皮卡的硬朗造型。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蛟龙EV可能就是他们的dream car。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辆车可能只是一个“概念车”般的存在。
看看就好,真要掏钱买,还得好好掂量掂量。
这种操作相当于,你花大价钱买了一件限量版的潮牌,结果发现只能放在衣柜里供着,根本不敢穿出门。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黄海·蛟龙EV的上市,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不是车不好,而是市场定位太尴尬。
它既想抓住新能源的风口,又想保留皮卡的硬朗形象,结果两头都没讨好。
人真的是太难了,车企也是太难了。
想造一辆大家都喜欢的车,简直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