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身边的“途虎养车”工场店越来越多了。无论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甚至县域市场,都能看到那只熟悉的黄色小老虎。而就在刚刚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中,途虎再次用数据证明了自己在中国汽车后市场中的“领头虎”地位——上半年收入78.8亿元,增速重新回到双位数,工场店规模突破7205家,稳居行业第一。
这份成绩单之所以亮眼,不仅仅是因为数字本身,更因为它背后所反映出的增长质量和战略前瞻性。在汽车服务这样一个传统且高度分散的行业里,途虎通过“标准化服务+数字化运营+智能化技术”的组合拳,成功跑出了一条高质量增长的道路。
用户规模与黏性双双提升,是途虎业绩持续向好的核心动力。截至今年6月,途虎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5亿,同比增长18.8%;过去12个月的交易用户数突破2650万,增速高达23.8%。更难得的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用户复购率提升至64%,服务满意度持续超过95%。这说明途虎不仅仅是在“拉新”,更是在“留存”和“提频”上做足了功夫,真正把用户做成了“自己人”。
线下服务网络是汽车服务的基石。途虎目前7205家工场店,覆盖了全国320个地级行政区和1855个县级行政区,甚至对乘用车保有量2万以上的县域市场覆盖率也提升到了70%。这意味着,不管你是在城市还是县城,都能享受到途虎标准化的养车服务。而“十亿补贴 万店同行”、“途虎新青年”等加盟商扶持计划,则让门店不仅仅有数量,更有质量——盈利门店比例稳定在90%左右,同店履约用户数还实现了超7%的同比增长。
如果说门店规模和服务体验是途虎的“硬件”,那么技术就是其不断进化的“软件”。途虎是国内汽车后市场较早全面应用AI大模型的企业,智能客服系统已在售前咨询、选品推荐、服务质检等环节深度融入。效果怎么样?数据显示,AI帮助售前转化率提升了200%,客服满意度提升7%,还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
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上半年,行业首个全自动化零售仓——广州自动化标杆仓正式投入使用。通过高位立体库、自动堆垛机、机械臂分拣和AGV搬运等技术,这座仓库的效率达到传统仓的2.5倍,人工成本降低60%。这也让途虎的物流当日/次日达率提升至83%,履约费用率下降0.5个百分点。甚至无人配送车也已在南京、成都等城市试点运行,为“最后一公里”的智能化配送打下基础。
业务创新方面,途虎也抓准了市场趋势。随着国内乘用车平均车龄增长,快修业务迎来爆发,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60%,部分类目增速甚至超过100%。新能源布局同样进入收获期,新能源交易用户数攀升至340万,同比增长83.5%,占平台总交易用户比例已超12%。目前,途虎已建立起近千人的持证新能源技师团队,超100家门店具备动力电池维修资质,还在54个城市推出新能源车专修服务,相关订单同比增长超200%。
稳健的财务表现和技术投入背后,是途虎充足的资金储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量现金超过75亿元,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32.2%,为未来持续创新和战略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途虎养车的创始人陈敏表示,公司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聚焦服务本质,通过标准化网络、数字化能力和精准政策响应实现高质量增长。CFO张志嵩也强调,未来将在精细化运营和前沿技术方面持续投入,不断提升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
从一家专注于轮胎电商的企业,成长为如今覆盖汽车服务全链条的行业龙头,途虎的路径清晰而扎实。它不仅仅是在开店、做营收,更是在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转型。如果你是一位车主,下次保养不妨去看看;如果你关注科技赋能传统行业,途虎或许能给你一个优质的样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