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会发现,车市的热闹就像楼市一样戏剧性,昨天还在夸合资品牌牛,今年就轮到自主老大哥搅局了。比亚迪这次刚放出来的新车,价格直接砸到 14万起,而且是家用混动旗舰,搞得一堆竞品措手不及。这到底是良心还是杀手锏?会不会重写规则?谁能顶住?
首先问问大家,混动车到底值不值得买?以前混动车摆在那儿,你看看牌子,合资的,动辄十八九万、二十好几万,有点技术,配置还不见得跟纯油差多少。混动车说白了,就是多一颗电池,多点续航,你多花好几万,合不合算?很多人就犹豫着,油价涨了想省钱,怕充电麻烦。这就是广大群众的心声。
现在比亚迪的这个价格出来,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得琢磨。这车块头不小,快五米的长,大空间,家用上下班拉孩子老婆老人都不挤。纯电续航能跑到230公里,就算你每天通勤五十公里,五天不充电都没事。家里搞个充电桩,白天通勤用电,晚上插着充,周末出远门油电混着烧,省心还省钱。再看看这个终身保修,谁家保修敢做到天荒地老?你就算想不了十年之后,光安全感这一条,也够让人心动了。
很多合资品牌混动车,还在那儿吹“技术沈淀”。但说实话,现在老百姓买车,更看成本实惠和配置良心,谁还盯着你几十年前造的发动机?你要真有技术,为啥不让价格下来?比亚迪这价格一出,其他家怎么跟?让消费者真看到希望,这才叫市场正循环。
再说说驾乘体验。很多车友就吐槽,空间不够、配置太“抠搜”、用起来有点将就。现在你看看这新车,座椅最低配就搞全套通风和加热,四辐方向盘平底,扶手台还能无线快充,副驾水杯都能搁个保温壶,顶配再给丹拿音响开后排加热。当你开长途,坐一群人,谁说不舒服?家用车其实最怕就是让家里人觉得“买贵了还没享受”,比亚迪这次算是把这些需求都考虑全面了。
关键是动力表现不拉胯。普通版1.5L已经够大多数家庭用了,偶尔需要点激情1.5T也有,最大200kw功率,起步、超车都很带劲。这不比同价位合资、国产燃油车强?纯电续航和油混搭,既满足城市零排放“绿色出行”,又让你远途没焦虑。电池保修终身,电机也终身,老百姓最怕大修和换配件花大钱,现在连后顾之忧都不需要操心。
再说智能驾驶。顶配给激光雷达、天神之眼,城区代驾、高配自主驾驶,能自己开车,解放双手。低配也不是白板,高速可以自动辅助,又不用多花几万。现在智能化成了家用车的标配,比亚迪涨技术不是嘴上说说。跟合资品牌比,你去看看大众、丰田,卖插混还在“掉门槛”、少配置,谁还为面子多花钱?
换句话说,价格才是市场最硬的锚。以前自主品牌混动车想和合资插混比,差距不只是技术,主要是“售价高”。你砸下去第一刀,大家才敢动。现在比亚迪把混动轿车定价摁到14万,你让吉利、长城这些同类型厂家咋办?自己技术刚跟上,成本又高,还敢比比亚迪再便宜点?要便宜,利润吃掉了,还不敢终身保修,谁敢先动?所以才说这价格如同地震,谁敢先接招,谁家得出新对策。
其实大家还有个疑问,现在纯电动是不是还不太适合家用?充电难,里程焦虑,电池寿命担忧。混动正好成了过渡方案,比亚迪把这桥搭得又快又稳。电池技术升级,比亚迪有自己的刀片电池、成本控制得死死的,你才敢终身保修。电池能跑,技术靠谱,一家三四口出门不用每周就担心电池老化、电机坏了,根本不存在焦虑。
那现在竞品怎么应对?你不降价,客户都往比亚迪跑,你要跟降,利润没了还得保证售后。配置还不能太差,否则老百姓比一比就知道谁划算。之前合资混动凭着品牌和小差异在市场上挺得住,现在短板全都暴露了。一旦家庭用户转向自主混动车,那还轮到合资混动卖高价吗?一夜之间,平衡就快被打破了。
其实技术的更替不决定一切,市场规则还是被价格锚定。谁家最早敢“登高一呼”,谁就能切走最大蛋糕。比亚迪这几年混动技术滚雪球似地发展,现在又敢终身保修,估计下半年别家都得被迫跟进。这样一来,15万到20万这个价位再想走捷径全靠配置和售后拼真本事。这不是躺赢,是杀出一条血路。
从另一个角度想,插电混动也不是没有缺点。充电桩在小区、商场还不是很普及,国家政策支持没那么快落实到每个家庭。买了插混,家里没地方充电,就得常用油,基本和油车差不多,省钱就变成了“理论上的省钱”。但这一点比亚迪也考虑得比较透,你要不充电就油混开,油耗也不高,优点就在于“双保险”、“双方案”。所以说这车买给家里老人用也合适,不会卡死在技术迭代环节。
回头看,车企们其实都明白一件事,用户最怕“买了亏了”,花冤枉钱。比亚迪直接亮出性价比、技术底线和终身售后,把门槛拉到老百姓接受的区间,一时间市场风云色变。你看吉利、长城、奇瑞,还有日系欧系插混,估计都得重新做定价方案,否则等着用户用脚投票。“谁敢接招”?说是挑战,其实就是比拼谁更有胆量走“薄利多销”这一步。
其实人人都明白,厂家说什么技术、什么品牌,都是用来给利润找理由。只要有一个行业领头羊不走传统老路,敢于把降价和终身承诺带头,这市场就会在短期内被重塑。过去二十万的混动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现在你只要有十四万预算,加点贷款,分分钟买到配置不输合资的四米九大轿车,还能享受顶流保修和智能配置。
当然,销量的关键还是看市场和优惠。4S店会不会再给补贴?地方政策充电桩是否普及?这些关系到车能不能卖爆。现在很多网友就觉得,这车看起来“干碎合资”,但实际卖得好不好,还得看地方资源和市场环境。充电条件不好,很多人还是宁愿买油车。毕竟买车不只是省油,还有“用车安心”的诉求。
最后再深入一点想,价格战其实是良性竞争。老百姓用脚投票,厂家为了拉新客,技术和服务拼起来,市场才能越来越规范。比亚迪这次把插混价格砍到骨头,倒逼竞品跟进,无形中给市场带来了新活力。未来可能插电混动轿车会成为大家买车的主流选择,谁家能先吃到红利,就看谁敢接第一招。
总之,技术进步、价格下探、服务升级,谁能坚持下来谁就是赢家。有时候市场规则并不复杂,敢为人先的才是真赢家。比亚迪这次14万混动新车放出来,估计不少人要重新考虑买车计划了。竞品们想要接招,不是嘴皮子一动,也不是宣传一喊,而是要敢赌未来、真降价、给用户实实在在的福利。这就看谁心够大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