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用车社要揭个汽车圈里的黑幕!
最近鸿蒙智行那3000元补贴的事儿,像个罗生门,各说各的理,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背后究竟是哪路神仙在兴风作浪,咱得抽丝剥茧,好好说道说道。
话说盛夏七月,眼瞅着各家车企都勒紧裤腰带,促销活动也趋于平静。
突然,一则“地方府院力挺鸿蒙智行”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点燃了舆论场。
先是豫州大地,紧随其后,星城长沙、北国春城、皖地江淮、彩云之南,相继宣告:凡购买鸿蒙智行的座驾,立享三千元补贴!
三千大洋,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在这个精打细算的年代,能省则省,老百姓自然乐开了花。
不少人觉得,这华为就是“根正苗红”,地方鼎力支持,还犹豫什么,买它!
各位且慢!事情绝非表面这般简单。
这“府院力挺”的说法,很快便遭受质疑。
那些没捞着补贴的地区,鸿蒙智行的经销商家人们率先表达不满,其他品牌的销售更是群情激愤,凭啥就它鸿蒙智行独享恩泽?
难道我们卖的车,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更有甚者,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的掌舵人直接爆出内幕:“地方衙门压根没参与,全是华为自导自演!”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闹了半天,这出戏是华为自己唱的?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为了探寻真相,我用车社的兄弟们日夜兼程,软磨硬泡,最终发现,这三千元补贴,的的确确是鸿蒙智行自掏腰包。
只是这银子的给法,颇费心思。
明面上,豫州汽车行业协会与工程学会联合发文,宣称补贴将通过“云闪付”平台进行,先交定金,后抵尾款。
可实际操作中呢?
“直接车价立减,无需领券,更没有繁琐的报销流程。”郑州鸿蒙智行门店的销售人员,一语道破天机。
这…莫非是障眼法?
那么,华为为何要舍近求远,大费周章呢?
关键之处在于,这纸通知是由“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的名义发布的。
凭借这些机构的“公信力”,便能让消费者误以为这是“府院的关怀”,从而提升销量,可谓一箭双雕。
“这实为一种新型商业乱象!”某吉利汽车驻豫经销商的负责人一针见血。
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企业为促销,本无可厚非,但若借“府院补贴”之名,行“暗度陈仓”之实,不仅对其他品牌构成不公,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瞒与误导。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豫州的鸿蒙智行补贴活动,由于声势浩大,过于招摇,最终引来了监管部门的关注,落得个被紧急叫停的下场!
真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如今,豫州汽车行业协会与工程学会,以及星城、岳阳等地府院发布的鸿蒙智行限时补贴通知,均已悄然下线。
可问题接踵而至,华为鸿蒙智行缘何出此下策?
归根结底,还是销售业绩压力山大!
坊间传闻,鸿蒙智行立下豪言壮语,誓在2025年达成百万销量,可今年上半年,实际销量仅为二十万辆,距离目标相去甚远。
为达成目标,除推出更多新款车型,加速渠道铺设,便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求“非常规”手段。
而河南、安徽等地,人稠物穰,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自然就成了华为眼中的“必争之地”。
这些地方还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汽车以旧换新扶持政策已暂停”。
这意味着,消费者购车成本将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弥补这部分损失,华为便适时推出了三千元的购车福利。
这区区三千,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诱使那些原本举棋不定的消费者,最终选择鸿蒙智行。
然而,这种“选择性”的优惠,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譬如,湖北省未享受此项补贴,且置换补贴也早已终止,那么,湖北的消费者,是否会为了这区区三千元,而舍近求远,前往河南、安徽等地购车呢?
如此一来,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对未享受补贴地区的销售商造成了巨大冲击。
更甚的是,鸿蒙智行的补贴,还附加了诸多限制条件,仅限于“搭载鸿蒙车机系统与华为途灵平台的车型”。
这意味着,即使你的爱车也搭载了鸿蒙车机系统,但若未配备华为途灵平台,便无缘享受这三千元的优惠。
这…是否涉嫌技术上的差别对待?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攘攘熙熙,皆为利往”,司马迁早就把人世间的利害关系,看得通通透透。
话说回来,商海浮沉,竞争无可避免,但必须坚守公平公正的底线。
企业进行促销,无可厚非,但绝不应假借“府院”之名,更不可利用行业协会的“背书”来欺瞒消费者。
这不仅会损害其他品牌的利益,更会透支自身的信用。
那么,未来的车企又将何去何从?
我坚信,唯有回归产品,精益求精,方能赢得市场。
遵守市场规则,公平博弈,杜绝不正当竞争,更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
尊重消费者,以诚相待,拒绝虚假宣传,更不可玩弄消费者于股掌之间。
唯有如此,方能赢得用户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历经此番“补贴风波”,鸿蒙智行是否还能重拾消费者信任?
这三千元,究竟是甘之如饴的蜜糖,还是暗藏杀机的砒霜?
各位车友,你们对此有何高见?
经过此事,你还会考虑鸿蒙智行的产品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