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用“热闹”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了,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各大汽车品牌为了争夺市场,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其中最直接、也最让消费者心动的,无疑就是价格。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场价格战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荼。
过去我们总觉得,买一辆技术先进、设计时髦的新能源车,怎么也得十万起步,但现在,这个门槛正在被不断拉低。
就连一直稳坐新能源销量头把交椅的比亚迪,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加入这场“内卷”之中,用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元UP家族迎来了一位新成员——2025款 301KM 领航型,官方指导价直接定在了7.48万元。
这个价格一公布,立刻在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很多人都在问,七万多块钱买一台比亚迪品牌的纯电SUV,听起来确实很诱人,但这会不会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了太多东西?
这台车到底是物超所值的选择,还是一个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才能看清的“配置陷阱”呢?
今天,我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仔仔细细地审视一下这款车,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掏腰包。
首先,我们得承认,比亚迪在打造这台入门版元UP时,非常懂得消费者的心理。
对于很多人来说,买车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子”问题。
在这方面,这台7.48万的元UP做得相当到位。
它和那些售价接近十万元的高配版本,在外观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区别。
你开着它上路,外人很难一眼就分辨出这是一台最低配车型。
它沿用了比亚迪最新的“潮趣龙颜美学”设计,车头部分通过黑色的饰板将两侧大灯连接起来,营造出一种贯穿式的视觉效果,看起来既时尚又有科技感。
作为纯电动车,封闭式的前脸设计让整个车头显得非常简洁、大气。
车身侧面的设计也紧跟潮流,比如悬浮式的车顶、可以自动收缩的隐藏式门把手,这些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设计元素,让这台小车看起来一点也不廉价。
车尾部分,比亚迪标志性的贯穿式尾灯依然是视觉焦点,夜晚点亮后辨识度非常高。
从尺寸上来看,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310毫米、1830毫米、1675毫米,轴距达到了2620毫米,在小型SUV这个级别里,这样的尺寸数据算是中上水平,也为车内空间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
所以单从外观设计来看,比亚迪没有搞区别对待,让预算有限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和高配车型一样的视觉体验,这一点确实值得肯定。
然而,当我们拉开车门,坐进车内之后,就会发现情况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为了控制成本,这台入门版车型在内饰的用料和配置上,做出了不少取舍。
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我们每天开车都要接触的方向盘。
高配车型上使用的是手感更好的皮质方向盘,而在这台车上,则换成了塑料材质。
这种手感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会直接影响到驾驶时的心情。
再看座椅,虽然表面依然是仿皮材质包裹,看起来还算不错,但是所有能提升舒适性的功能,比如座椅的电动调节、加热、通风,全部都被取消了。
这意味着在寒冷的冬天或者炎热的夏天,驾驶者和乘客就无法享受到这些非常实用的功能了。
中控台上的那块悬浮式大屏幕,尺寸也从高配版本的12.8英寸缩小到了10.1英寸。
虽然内置的智能车机系统在功能上和高配版保持一致,但屏幕变小了,视觉效果和操作便利性自然会打一些折扣。
更重要的是,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上,这台车做了非常大的简化。
现在很多十万级别的车型都已经配备了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它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自动跟车、车道保持等功能,能极大地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但是在这台7.48万的元UP上,这些高级功能全都没有了,只保留了基础的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功能。
这些功能在停车、挪车时确实很有用,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剐蹭,但在日常行驶过程中,它无法为驾驶者提供更多的辅助和便利。
说完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配置,我们再来看看一台电动车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它的动力和续航表现。
这台入门版的元UP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70千瓦的电动机,峰值扭矩180牛·米,这个动力参数和之前售价9.98万元的低配版是完全一样的。
对于一台主要在城市里使用的小型SUV来说,这样的动力水平是完全够用的,日常起步、超车都不会感到吃力。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电池。
为了降低成本,它只配备了一个容量为32千瓦时的电池包,官方公布的CLTC工况续航里程是301公里。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CLTC续航是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测试出来的,在实际使用中,续航里程肯定会打折扣。
比如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风,或者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都会明显增加电耗。
综合下来,这台车在实际生活中的续航里程,可能也就维持在200公里出头的水平。
这就意味着,它的活动范围基本上被限制在了城市内部,主要用于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去超市购物等短途出行。
如果你想开着它来一次跨城市的周末自驾游,那就必须提前规划好沿途的充电站,并且时刻关注剩余电量,那种续航焦虑感会一直伴随着你。
对于那些希望购买一辆车作为家庭唯一用车,并且有长途出行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这一点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短板。
最后我们再聊聊底盘悬挂,这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舒适性。
这台元UP的前悬挂采用了同级别车型中非常普遍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挂,这没有问题。
但是它的后悬挂,采用的是成本更低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
通俗点说,这种悬挂在经过减速带或者不平整路面时,车身后部的颠簸感会比较明显,后排乘客的舒适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虽然元UP全系车型都采用的是这种后悬挂,算不上是针对入门版的减配,但在7-8万元这个价位区间,已经有一些竞争对手的车型提供了舒适性更好的四轮独立悬挂。
当你的配置和续航都不占优势的时候,底盘上的这一点不足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总的来看,比亚迪推出这款7.48万元的元UP,其市场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它就是一款为特定消费群体量身打造的车型。
它主要面向那些购车预算非常有限,可能家里已经有一台燃油车,只是需要一台电车作为补充,用于城市短途代步,并且家里有方便的充电条件,对续航里程要求不高的消费者。
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能用不到八万的价格买到一台设计新潮、品牌响亮的比亚迪SUV,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如果这是你的第一辆车,或者唯一的车,那么在做出选择时就需要更加慎重。
它的续航短板和配置上的妥协,可能会在未来的日常使用中带来诸多不便。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同样的预算其实也有其他的选择,或许可以看看其他品牌续航更长的车型,或者是一些优惠力度很大的传统燃油车,它们可能会提供一个更加均衡、全面的用车体验。
说到底,比亚迪的这一步棋,是市场激烈竞争下的产物,它用一款“面子”十足但“里子”简化的产品,去精准地切入入门级市场。
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在眼花缭乱的选择面前保持清醒,想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不要仅仅被低价所吸引,毕竟买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实用和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