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76.99万元的特斯拉Model S,现在只要52.4万就能开走? 你没听错,特斯拉直接砍掉了24.59万,这降价比许多家庭一整年的收入还高!
这可不是什么限时促销,是特斯拉对旗下顶级车型试驾车的清仓处理,一刀下去,直接把百万电动豪车砍进了50万区间。
特斯拉这波操作来得突然却毫不手软。 2025年10月,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调整了Model S和Model X试驾车的价格。
Model S试驾车从原来的76.99万元降至52.4万元,Model X则从86.29万元降至70.89万元。 如此幅度的降价,在高端汽车市场堪称罕见,相当于白送了一辆Model Y。
表面上看,特斯拉只是在清理老款试驾车库存,为海外已经上市的新款Model S/X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清仓行动。
特斯拉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降价,背后有着深层的市场考量。 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3.48%,仅38.41万辆,是自2022年以来的最低季度表现。
在中国市场,形势更为严峻,2025年2月,特斯拉在华销量同比暴跌49%,Model Y销量更是骤降77%。 面对小米、比亚迪、小鹏等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强势崛起,特斯拉不得不采取行动。
降价背后的底气,来自于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 特斯拉采用的4680电池比老电池节省15%成本,一体化压铸技术使车底从70个零件变为1个,每辆车节省3000元。 这些技术创新让特斯拉有了降价的资本,而不是简单的“减配”或“让利”。
特斯拉这一降价举动,立刻在汽车行业引发了连锁反应。 在美国市场,现代汽车迅速跟进,将2026年款Ioniq 5最高降价9800美元,2025年款则提供7500美元现金回扣。 现代汽车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Randy Parker表示,这是为了确保Ioniq 5始终是电动车消费者的首选。
不仅是现代,统计显示已有超过12家车企加入了这轮价格调整。 奔驰CLA新能源的预售起步价为25.9万元,相比燃油CLA的30.92万元入门指导价下探5万元左右;理想i8上市后很快精简了SKU并将价格下调至33.98万元;吉利银河M9和风云T11将大6座新能源家用SUV的价格拉低至22万元左右。
这场价格战不仅波及新车市场,二手车商更是叫苦不迭。 一位二手车商坦言:“前年的老款准新车,收车价格反而高过了新款现在的市场价。 ”
在台州二手车市场,里程8000公里的大众ID.4贬值5万元;上牌一年的蔚来ES8,贬值10万元;威马的准新车也贬值了3万元。
新能源汽车使用一年,贬值率要超过30%已成为常态。 具体来看,2023款特斯拉Model 3新车价格为25万,开一年后剩余价值仅18万出头,两年后价格直接腰斩;比亚迪汉EV新车25万,一年后市场价仅剩下16万左右;30多万的特斯拉Model Y新车,一年后21万都难以出手。
对于已购车的车主来说,这种快速贬值无疑是个打击。 一位车主坦言:“买新车不到一年,价格已经降了5万,这让我心里很不平衡。 ”更让她郁闷的是,当时为了早点提车还加价买了现车,现在看看很不值当。
面对这波降价潮,消费者的心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许多潜在买家开始持币观望,等待进一步降价。
有汽车论坛的调查显示,68%的潜在购车者表示会因降价延迟购车计划,等待更低价格。 这种观望心态使得消费者购车决策周期延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特斯拉的降价策略看似激进,实则是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精准把握。 通过降价,特斯拉不仅清理了库存,更重要的是重新定义了高端电动车的价格基准,将百万级别的Model S拉低至50万出头区间,直接杀入宝马5系、奔驰E级的高配战场。
这种降维打击策略不仅对传统豪华品牌形成挤压,也为特斯拉未来新车的定价拓展了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特斯拉此举旨在为后续车型定价铺路,打破高端电动车“溢价高”的魔咒。
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特斯拉掀起的降价潮正在推动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随着补贴政策逐步退出,车企必须通过真正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赢得市场。 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将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在20-25万元价格区间,竞争尤为激烈。 特斯拉廉价版Model Y预计售价将下探至23万元以内,甚至可能冲击20万元出头区间。
这一价格区间正是国产新能源车的“核心腹地”,与小鹏G9、理想L6等车型形成直接竞争。
这场价格战不仅发生在中国市场,美国市场的竞争同样白热化。 2025年10月7日,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为Model 3轿车与Model Y SUV新增了“标准版”车型。
标准版Model 3的起售价为36,990美元,较此前版本降低约5,500美元;标准版Model Y起售价为39,990美元,降价幅度约为5,000美元。
特斯拉新款标准版车型的降价源于生产流程优化。 电池组容量缩减10%,座椅材质从真皮改为织物,取消了通风座椅配置,配备更小轮毂,方向盘与外后视镜采用手动调节设计。
核心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并未打折扣,HW4.0辅助驾驶硬件获得保留,支持FSD选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