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2000公里福特探险者,我被疯狂打脸!这些体验车企绝不敢提

【正文】

上个月开着朋友那辆福特探险者去了一趟川西自驾,原本只是想着帮人跑磨合期,没想到这车彻底刷新了我对美系车的认知。说实话,以前我总觉得美系车就是"油老虎"的代名词,结果这一趟2000公里跑下来,我直接对着后视镜给自己竖了个"真香"大拇指。

记得刚拿到钥匙时,我还跟朋友开玩笑:"你这铁疙瘩要是半路抛锚了,可别指望我给你扛回来。"结果这车硬是让我在海拔四千多米的折多山垭口上啪啪打脸——当时前面有辆挂着绿牌的插混SUV正趴窝喘气,我这台探险者挂着S档,发动机的声浪浑厚得像男低音歌手,硬是踩着碎石路就冲上了观景台。同行的摄影师老张都看呆了:"你这车是吃牦牛肉长大的吧?"

开了2000公里福特探险者,我被疯狂打脸!这些体验车企绝不敢提-有驾

说到动力,这车简直就是个"西装暴徒"。那次在318国道上超车,我特意试了试传说中的野马同款2.3T发动机。油门刚踩到三分之二,推背感就让人肾上腺素狂飙,后视镜里的车流瞬间变成芝麻粒。朋友说这车零百加速官方数据7.6秒,我实测在高原环境下还能跑进8秒,要知道很多电车上了高原都像得了高原反应呢。

最让我惊艳的是这车的"灵活大块头"属性。有次在康定城区找民宿,导航把我导进条比车身宽不了多少的巷子。手心都攥出汗了,结果这5米长的大家伙居然能一把方向调过头来,当时就想起车友群里说的"转弯半径比卡罗拉还小",还真不是吹牛。后来查数据才知道,这车轴距3025mm还能有这灵活度,设计师怕不是个空间魔术师。

开了2000公里福特探险者,我被疯狂打脸!这些体验车企绝不敢提-有驾

说到空间布局,必须给六座版点个赞。同行的六个人里有两个1米85的壮汉,第三排那位摄影师居然还能把三脚架支在过道上。回程时我们装了两台无人机、三个28寸行李箱,后备箱还能塞下四箱车厘子。更绝的是第三排头枕刚好在D柱保护范围内,这安全设计可比某些把第三排贴着后窗的车型靠谱多了。

这车的内饰绝对是个"反差萌"。记得第一次坐进驾驶舱,整块27英寸的4K大屏亮起来时,同车的95后小姑娘直呼像进了科幻片片场。座椅通风功能在理塘40度的高温里简直就是救命神器,后排独立空调更是让怕热的老张全程笑成眯眯眼。要说最实用的还是那个带路况显示的导航,在手机信号全无的塔公草原上,愣是带着我们找到藏民家的星空帐篷。

开了2000公里福特探险者,我被疯狂打脸!这些体验车企绝不敢提-有驾

跑长途最怕的就是犯困,但这车的驾驶辅助系统堪比"电子咖啡"。车道保持+全速域巡航一开,在绵延几十公里的直道上能让人轻松哼起小曲。有段路遇到暴雨,自动雨刷虽然启动慢半拍,但配合着245mm的宽胎,整车稳得就像磁悬浮列车。朋友说他三万公里只换过雨刷片,看来这车的耐用性真不是键盘侠说的那样。

说到油耗这事我得说句公道话,从成都到新都桥全程开空调,表显油耗才9.2L。有次在康定加油站碰到开汉兰达的驴友,听说我们油耗比他还低,眼珠子差点掉油箱里。不过要是在市区堵车确实能上12个油,但想想这2吨多的车重,总不能指望它喝露水吧?

开了2000公里福特探险者,我被疯狂打脸!这些体验车企绝不敢提-有驾

这四驱系统也是个隐藏彩蛋。有次抄近道误入牧民草场,泥地里四个轮子像装了智能分配器,愣是没让我下去推车。后来查配置表才发现,这车带的是智能可分离四驱,平时后驱省油,需要时秒变四驱,这操作比某些全程四驱的车型聪明多了。

要说最意外的收获,还得数这车的"社交属性"。在稻城亚丁停车场,前后三拨人来打听车型;服务区加油时,隔壁宝马X5车主围着车转了三圈,最后憋出一句:"这车看着比照片霸气多了。"更夸张的是在折多山观景台,有位藏族大哥非要站在车头合影,说这前脸像他家的牦牛一样威武。

开了2000公里福特探险者,我被疯狂打脸!这些体验车企绝不敢提-有驾

回程时走雅康高速,特意试了把运动模式。时速160时车身稳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装了隐形平衡翼,变道超车时方向精准得像手术刀。同车的老司机王哥感叹:"现在三十多万能买到纵置后驱平台,我们那会儿这配置得百万豪车才有。"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现在的消费者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这一路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千万别被固有印象带节奏。以前总觉得美系车粗糙费油,现在看着仪表盘上"平均时速58km/h,油耗9.8L"的数据,再看看后视镜里安然入睡的伙伴们,突然明白什么叫"实践出真知"。朋友说得对,车就像人,得处久了才知道深浅,那些光看参数就下结论的,永远不知道318国道上纵置后驱平台过发卡弯有多爽。

回城后我把行车记录仪视频剪成vlog发到车友群,没想到炸出一堆真实车主。有位开探险者跑了十万公里的新疆大哥留言:"这车就跟胡杨树似的,越折腾越精神。"现在每次路过小区停车场,看着那霸气的前脸就想笑——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对美系车嗤之以鼻的我,现在成了行走的安利机器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