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的T台上又添新宠,不过这次不是Prada的包包,而是吉利银河M9。4.5秒破百、1500公里续航、激光雷达加持,这辆"AI科技大六座旗舰"在时尚之都的镁光灯下闪亮登场。看着新闻里那些西装革履的高管们举杯相庆,我突然想起上周在小区门口看见的那辆网约车——车门关不严实,空调时好时坏,司机老张说这车贷款还有三年没还完。
这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魔幻现实。一边是车企们在高喊着"颠覆""重构",把新车发布会办成科技春晚;另一边是无数普通家庭还在为购置税优惠那几千块钱精打细算。当吉利把M9的发布会搬到米兰,我猜他们想说的是:看,我们也能玩高端局了。可问题是,高端局的门票,到底是谁在买单?
那些参数表上令人目眩的数字,4.5秒的零百加速,30英寸的大联屏,11合1的智能电驱,像极了手机厂商的军备竞赛。还记得十年前我们买手机看的是能不能用两年不卡,现在倒好,车企们开始比谁的屏幕更大、谁的雷达更多。某新势力创始人说过:"智能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一部iPhone。"这话听着时髦,可仔细想想,我们真的需要一辆会说话的iPhone吗?老张的网约车要是能省点油钱,比什么智能语音不强?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个"M"的含义——Master大师品质、Mountain巅峰科技、Moment美好时光。多么精致的文字游戏啊,把工业产品包装成奢侈品,把技术参数翻译成生活哲学。这让我想起某豪华品牌那句著名的"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结果被网友扒出来发动机漏油。当车企都在忙着讲故事的时候,谁还记得汽车最本质的功能是把人从A点安全舒适地送到B点?
看看M9的竞品名单:深蓝S09、传祺向往S9,清一色的"9系"旗舰。这就像班级里突然流行起限量版球鞋,你不穿就out了。但问题是,当所有车企都在往高处走,中低端市场谁来守?去年某自主品牌停产了最走量的入门车型,理由是"品牌向上"。向上固然好,可别把基本盘给忘了。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轻松掏出三十万换车,那些还在开十年前老捷达的普通家庭,他们的出行需求就不值得被重视吗?
发布会现场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吉利说M9采用了"星环式贯穿灯组",能营造"璀璨星河的感觉"。这让我想起小区里刚装的太阳能路灯,因为预算有限,亮度调得特别低。物业说这是"营造温馨氛围",业主们却在群里吐槽晚上看不清路。你看,同样是玩灯光,有人看见的是银河,有人只关心脚下有没有坑。
当然我不是说技术进步不好。激光雷达确实能提升安全,长续航也能缓解焦虑。但把这些技术突破都堆在旗舰车型上,然后定个让人咋舌的价格,这是真创新还是炫技?去年某品牌把空气悬架下放到二十万级别车型,立刻卖爆。消费者用脚投票告诉我们:他们要的不是天花乱坠的黑科技,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普惠。
记得有次打网约车,司机师傅指着中控屏说:"这大屏除了让我多交两百块车险,屁用没有。"话糙理不糙。当我们在米兰的秀场上为智能座舱鼓掌时,别忘了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他们不需要知道NOA是什么,只关心油耗能不能再低点。车企们总说"以用户为中心",可用户是分三六九等的,不是吗?
说到底,汽车终究是个交通工具,不是奢侈品,更不是科技展览。把发布会开到米兰固然风光,但风光过后,还是要回到尘土飞扬的中国马路上接受检验。那些买不起M9的普通人,他们的出行需求同样值得被认真对待。毕竟,再璀璨的银河,也照亮不了坑洼的路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