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脊梁轻量化革命 唐钢镀铝板夺冠记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换道超车。
新能源汽车崛起。
背后是一场静悄悄的材料的革命。
车身轻量化成为关键战场。
谁能想到。
一块钢板的蜕变如此艰难又如此精彩。
◆ 市场霸主:低调的冠军
唐山开平区。
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厂。
亮银色镀铝板卷在生产线上不断下线。
今年1至7月。
唐钢镀铝板销量达16.8万吨。
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供应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
这不起眼的钢板。
却是汽车轻量化的核心材料。
不止是镀铝板。
唐钢全面掌握汽车用高强钢生产的核心技术。
具备1200MPa及以下高强钢的稳定量产能力。
超高强钢、镀铝板及锌铝镁镀层产品均已实现批量稳定供货。
技术成熟度与产能稳定性位居行业前列。
◆ 艰难转型:从“铁疙瘩”到“金娃娃”
时间回到2015年。
唐钢才建成投产高强汽车板生产线。
在国内汽车板领域只是新兵。
产品研发初期。
汽车板生产流程长、影响因素多。
质量控制始终不稳定。
技术团队对生产工艺不断改进。
仅镀层成分设计这一环节。
就做了上千次试验。
第一批汽车板下线后用于制造汽车门板。
但头部车企都有成熟的供应链。
新兵想要打入这一汽车链条何其困难。
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将产品送到客户那里。
经历一年多时间的各种测试。
“试供货”阶段充满挑战。
最大的难点在于钢材和汽车门板模具的匹配。
◆ 技术突破:660℃的铝液之战
高耐蚀镀铝板是攻关的重点品种。
镀铝过程中。
铝液温度高达660摄氏度。
高温铝液氧化速度太快。
同时容易对钢材腐蚀。
导致钢材表面缺陷多。
技术团队深入研究镀层产品生产速度、退火工艺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规律。
从成分配比、温度管理、氮气喷吹等方面入手。
经过一遍遍试验。
最终解决了技术难题。
唐钢开发的超厚镀层镀铝板等多项产品为国内首发。
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他们生产的0.35毫米极薄规格镀层锌铝镁板填补了国内空白。
锌铝镁板电机壳产品在国内唯一通过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的认证。
◆ 重量奇迹:减重7.7%的突破
轻量化是汽车行业的核心需求。
唐钢FD级高表面高强汽车外板近期下线。
帮助客户实现整车减重7.7%。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汽车外板要求表面质量优异成型性好。
传统主要使用超低碳钢、烘烤硬化钢等品种。
这些产品强度低、抗凹陷性差。
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
高强汽车外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唐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引领。
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
针对客户轻量化需求。
唐钢产销研团队根据零件形状及客户加工特点。
为客户推荐高强减薄材质的应用方案。
◆ 全面布局:从跟跑到领跑
河钢集团已全面掌握汽车用钢生产的核心技术。
实现汽车板产品的全覆盖。
其中超高强钢、镀铝板等产品实现批量稳定供货。
技术成熟度与产能稳定性居行业前列。
河钢集团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加快推动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
有30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国际市场空白。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基本保障。
河钢集团持续推进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
近年来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
去年研发投入超过125亿元。
唐钢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省高品质钢制造业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
研发的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烧结烟气循环技术、低成本高效转炉自动炼钢技术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未来之战:轻量化竞争刚刚开始
全球车用板材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增长。
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320亿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48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5%。
主要受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驱动。
高强度钢和铝合金材料渗透率不断提升。
分别达到45%和30%。
智能驾驶对安全性能要求也在推动行业发展。
唐钢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已经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中国汽车板产业的赶超故事。
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
从追随者到领跑者。
一块钢板的旅程印证了中国制造的蜕变。
这不是终点。
而是新起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