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猛龙燃油版探店记:硬派越野的日常与细节
上周末一大早,天还没全亮,我就拎着水杯往家附近那家哈弗4S店去了。其实也不是头一次进这家店,但说起来,这次是冲着猛龙燃油版去的。朋友群里有人刚提了PHEV,说什么动力强劲省心,可我还是更偏爱纯燃油,觉得那种机械感才带劲。
刚进门,就瞧见猛龙燃油版杵在展厅正中间,黑黢黢一块儿,看着比照片里有气势多了。我绕过去摸了下前脸,那格栅设计挺特别,有点像老家的山脊线条——销售小哥说这是他们特意搞的“山峦”灵感,还能让发动机呼吸顺畅些。车标缩小后反倒更显得前脸宽厚,他还神秘兮兮地补一句:“现在很多人认牌不认车,这样回头率高。”
灯组也是个看点,据说借鉴了榫卯工艺——这个词我听过但真没见过啥样。他按了一下开关,那圈LED灯带亮起来很有科技味道。我凑近瞧内部结构,还真挺精致。夜路上估计识别度贼高,小哥又开始夸自家的照明效果,说夜里郊区试驾的时候,一眼能看清沟沟坎坎。
底下那个银色饰板手感不错,不像某些品牌用塑料糊弄事儿。据他说耐磨抗冲击,用来蹭树枝石头都不怕。我想起隔壁老王以前开老SUV出去钓鱼,经常回来掉漆,这玩意可能就省心不少。
侧面走过去,线条跟PHEV差不多,不过新加的黑银装饰件确实提气。有点像给车安了一对翅膀似的,还有轮眉上的铆钉细节,我个人觉得比那些光溜溜的大白板好看不少。而且行李架中间刷成亮黑色,对喜欢自驾游的人来说确实方便装东西。这种小地方,其实蛮考验厂家诚意。
脚底下19寸轮辋搭配佳通AT胎,小哥边指边唠叨:“这种胎壁厚,你要是跑烂路或者偶尔压个石子,不容易鼓包。”他还举例子,说去年有客户冬天去东北冰雪路面跑了一圈回来,都没换备胎。“你可别学他啊,”他笑,“该换还是得换。”
尾部造型变化最大的是尾灯吧,据说里面塞了300颗超红光LED,我试着让他帮忙演示一下晚上的效果,可惜白天只能脑补。他顺便科普外挂储物箱和备胎两种方案,“你平时市区用可以选储物箱,要是真去户外玩,可以把备胎挂上。”还有拖挂资质啥的一顿介绍,他自己都忍不住插嘴:“我们售后师傅经常吐槽,有人买完一年也拖不了一次。”
尺寸方面,他递给我一张宣传单,上面写着4680/1950/1843毫米(外挂储物箱),轴距2738mm;如果挂备胎长度直接到4800mm。“空间肯定够用,你坐进去看看呗!”于是我钻进驾驶位调整座椅,180cm身高坐进去腿部、头顶都富裕——感觉比之前试过的一台同级SUV舒服些。
颜色这块儿五选一,我问销售哪个卖得快。他悄悄告诉我苔岩绿最抢手,因为只有这一款专属色。不过旁边一个阿姨插话,她喜欢云涧灰,说低调耐脏,也不用总洗车。这事吧,每个人口味不同,但确实灰色系容易忽略划痕,这是老司机经验之谈。
内饰部分,中控台12.3英寸仪表+14.6英寸大屏,很讨年轻人喜欢。我拿手机连WiFi试了会Coffee OS 3.0系统,比上一代流畅许多。语音导航反应快,一喊“回家”,地图立马弹出来路线规划。这功能对方向感差的人来说算救命稻草。另外怀挡设计让我想起小时候爸妈开的美系MPV,好多年没见到这种布局,现在倒流行回来了,也算潮流轮回?
副仪表台移出个旋钮,可以切9种驾驶模式——标准、运动、经济这些不用讲,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动档懒得切。但泥地沙地模式偶尔户外撒欢时能派上用场。据群友爆料,上个月有人真把它开到西北戈壁玩沙子,全程轻越野巡航模式,一键设定速度,不怕踩错油门刹车。“傻瓜式操作”,微信群里的原话,有图为证,就是满身土回来洗半天才干净……
座椅舒适性出乎预料,高强度骨架+双层发泡技术支撑足够,加热功能冬天尤其管用。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每次体验国产新SUV,总觉得后排空间做得越来越大。这次靠背还能27-32度调节,对于长途旅行太友好了。另外遮阳帘和Type-C接口这些配置,以前只在豪华品牌看到,现在国产也卷起来送齐全。邻居阿伟去年买的新款合资SUV,到现在还羡慕我们这些USB接口遍地都是……
冷门配置方面,其实220伏电源口蛮少见,在后备厢左侧藏着呢。一满箱油据师傅们测算可以连续供电12小时左右,对于短途露营或摆摊烧烤相当方便,而且防水盖板和散热孔都有考虑安全问题。有趣的是,上周售后的李师傅跟我们闲聊时提到,有客户曾经误以为这个220伏只能充手机,其实连咖啡机、电饭煲都带动过,只不过功率别太离谱就是。
动力部分,新2.0T发动机最大175kW、385牛米扭矩,从1800转就爆发出来。“城市超车完全够使,”销售拍胸脯保证,“低速爬坡30°斜坡一点压力没有。”变速箱是横置9DCT湿式双离合,据他说WLTC百公里综合8.65升左右。当然实际多少要看脚法,我们维修技师私底下打趣:夏天空调开足+堵城环路的话,再好的参数也保不准掉下来几毛钱……不过这套动力系统荣获60多个专利,包括1050℃增压器啥的,在行业里据说很罕见,当年参加环塔拉力赛成绩不错,也是靠它撑住场子的。
四驱系统属于第六代智能四驱,会根据传感器数据实时分配扭矩,应付湿滑雪地或者坑洼碎石道路问题不大。有意思的是,他们后台监控发现,大多数用户平时90%时间其实只在城市道路跑,所以四驱介入频率并没有想象那么高。不过碰上下雨积水、高速遇突发情况,它该顶还是顶住,该锁止差速锁绝不会含糊。在交叉轴现场演示的时候,一个技术员甚至特意放慢动作,让大家亲眼看到单侧悬空还能稳稳通过障碍,那画面至今印象深刻。(当然普通用户未必天天这么极限)
驾驶模式旋钮随便切,比如泥地会提高ESP阈值20%,允许一定打滑帮助脱困;沙地则保持持续输出防陷沙。如果嫌麻烦直接丢自动档,让电子控制帮你搞定所有琐事就完事啦……540°影像加透明底盘停车简直神器,对新司机极其友好。当初媳妇第一次倒库就是靠这个一步步练熟,如今她自信心倍增,每逢亲戚聚会必吹嘘自己“女司机无压力”。
价格方面,目前两个版本Pro和Ultra分别15万多16万多,根据地区优惠幅度浮动较大。本市暂时现金优惠有限,不过置换补贴力度尚可。有意思的是,同价位竞品虽然名声响,但配置堆砌程度远远赶不上猛龙燃油版,这是朋友圈老司机们一致公认的事实(当然各花入各眼)。
最后讲个八卦:售后技师赵叔曾接待一个外卖骑手兼职做汽车评测博主的小伙,人称“二狗”。二狗拿这辆猛龙出去折腾各种极端环境,包括暴雨涉水、市区暴晒一天再急加速,都折腾过一遍。目前唯一吐槽就是高速风噪稍微明显点,但考虑方盒子造型本来也不能指望静音如轿车嘛。他强调养护周期正规保养基本无忧,只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所谓添加剂,多数时候原厂标号机油最靠谱,否则赵叔修理厂生意又要火爆咯!
哦对,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小细节:据群友反馈,新上市批次有几辆副仪表台出现异响现象,不过官方已经召回免费处理,并升级垫片材质。从这一点来看厂家态度还挺积极,没有推诿扯皮那套套路,比某些进口品牌厚道不少……
总之哈弗猛龙燃油版从设计到底盘再到日常体验,各处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坚持。如果不是追求纯粹性能而是在城市与郊野之间找乐趣,这款硬派方盒子的确值得琢磨琢磨。而且谁知道呢,下个月可能楼下一排摩托党又冒出几个新晋越野玩家,到时候咱们再聚一起喝茶侃侃最新段子,也许哪位兄弟已经把备用钥匙借给女朋友练手去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已自然分布于正文及生活化描述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