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最近锣鼓喧天,比亚迪这厢,新丁们四月份的“战绩”也揭榜了。
拢共卖了40784台,海狮05EV、秦L EV、腾势N9 DM这仨,抢占了C位。
数据这玩意儿,初看平平无奇,细细咂摸,却能品出些门道。
先说这海狮05EV,扛回了8971台。
身板儿不大,紧凑型SUV,价钱也亲民,十万出头,纯电驱动,续航也凑合。
三月才崭露头角,四月头一个完整的“交卷”月,就这成绩,说明啥?
说明这届后浪们,嘴上喊着理性消费,实则还是逃不过真香定律。
想想也是,一线城市车牌千金难买,油价又水涨船高,兜里揣着十来万,能遮风挡雨,还能省银子的纯电小车,谁不心动?
当然,也有持币观望的,觉得这价格还能再探底,毕竟“等等党”永不言败。
再看秦L EV,斩获7665台。
这车更有意思,它还有个孪生兄弟——插混版本,五月已先行探路。
纯电版四月才姗姗来迟。
车身尺寸比海狮05EV大了半号,定位中型轿车,价格也八九不离十。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说明比亚迪现在玩的是“组合打法”。
你嫌油贵,有插混;你拥抱零排放,纯电伺候。
而且,这价格卡得也相当鸡贼,正好狙击那些合资品牌A级车的腹地。
然后是腾势N9 DM,收割5018台。
这可不是善茬,身价三十多万起,妥妥的大型SUV。
能在这个价位段,力压群雄,位列大型SUV第二,仅逊于问界M9,着实不简单。
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手头宽裕的主儿,也开始对国货刮目相看了。
早些年,提起国产车,总离不开“草根”二字,现在看来,这刻板印象得翻篇了。
当然,这车也并非毫无槽点,有人质疑,这价位都能任选合资豪华SUV了,何必“委屈”自己?
这就上升到品牌认同感的玄学层面了。
末了,捎带脚说说方程豹钛3,虽然没挤进前三甲,但首月就拿下3048台,也算可圈可点。
把这些数据拼凑起来,一个颇为有趣的图景便跃然纸上:比亚迪这架势,是要在各个细分市场“遍地开花”。
微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SUV、MPV,甚至还有硬派越野车,它都想来分一杯羹。
这跟以往那个给人印象是“物美价廉”的比亚迪,简直判若两车。
现在的比亚迪,野心勃勃,它想要玩的是“品牌溢价”,是“技术立身”。
但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比亚迪这摊子铺得这么大,会不会出现“同室操戈”?
会不会让消费者陷入选择困难症?
这还真不好妄下定论。
毕竟,选择的悖论告诉我们,过多的选项,反而会钝化购买欲。
与大众的惯性思维相悖的是,中国车市如今已是刺刀见红的修罗场。
各家车企都在刺刀见红地拼价格、堆配置、卷服务。
比亚迪若想从中突围,仅靠“性价比”这把旧船票,显然是行不通的。
它亟需锻造更强的品牌号召力,更具前瞻性的技术储备,以及更精准的市场锚定。
当我们条件反射般地将矛头指向比亚迪的“价格战”时,是否忽略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正水涨船高?
是否忽略了中国汽车产业链的羽翼渐丰?
这些潜移默化的因素,或许才是比亚迪得以开疆拓土的底层逻辑。
说到底,比亚迪的崛起,远不止是一家车企的孤军奋战,更是中国智造浴火重生的一个剪影。
它昭示着,只要矢志不渝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只要敢于打破陈规,中国品牌也能在全球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
至于比亚迪这艘巨轮,未来将驶向何方?
这还真不好盖棺定论。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它定会持续为我们带来“彩蛋”。
正如它的口号那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