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被交警拦停,才发现车脱审3个月了,罚了200块扣1分!”后台有粉丝分享自己的糟心事。每年都有不少车主因为忙工作、忘日期等原因错过车辆年审,殊不知脱审车上路风险极大,不仅要面临处罚,出了事故还可能拒赔。今天就用大白话讲透“车辆未年审”的所有关键问题:处罚标准、补救步骤、免检政策,新手车主建议收藏备用!
一、先划重点:未年审车上路,这3种处罚躲不掉
很多车主觉得“脱审几天没事”,但交通法规对未年审车辆有明确处罚规定,不同场景处罚力度不同,最常见的有这3种:
1. 现场被查:罚款+扣分,扣车风险 如果你开着未年审的车在路上被交警查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会被处以200元罚款,同时记1分(2022年记分规则调整后,从原来的3分降为1分)。如果脱审时间超过3个月,或者车辆存在其他违法记录,交警有权扣留车辆,直到你办完年审手续才能领回。
2. 电子眼抓拍:隐性处罚别忽视 除了现场查处,电子眼也会抓拍未年审车辆。一旦被抓拍,系统会自动记录车辆信息,车主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处理罚款和扣分。如果累计未处理的违法记录过多,车辆在办理年审、过户等业务时会被卡住,必须缴清罚款才能继续办理。
3. 出事故:保险拒赔,自行承担损失 这是最严重的后果!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未年审的车辆属于“不合格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有权拒绝理赔。无论是全责还是次责,所有的维修费用、医疗费用等都需要车主自行承担,要是造成重大事故,经济损失可能高达几十万。
二、补救指南:脱审后别慌,分3步就能补审
万一真的忘了年审,别着急上火,只要没超过3个检验周期,都能正常补审,具体步骤分3步走:
1. 先处理违法,带齐资料 补审前先检查车辆是否有未处理的违法记录,比如闯红灯、违停等,必须先缴清罚款、处理完扣分。然后带齐身份证、行驶证、交强险保单(电子保单也可),如果是代办,还需要提供代办人的身份证和委托书。
2. 上线检测(或申请免检) 根据车辆类型和年限选择检测方式:如果车辆属于“6年免检”范围(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6年内不用上线检测),直接在“交管12123”APP上申请免检标志即可,不用跑检测站;如果超过6年需要上线检测,就开车到就近的机动车检测站,完成尾气检测、安全性能检测等项目,检测合格后拿到检测报告。
3. 领取检验合格标志 检测合格后,在检测站提交资料,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会发放检验合格标志(现在大多是电子标志,可在“交管12123”APP上查看)。如果是补审脱审车辆,需要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确保信息同步更新,避免后续再出现异常记录。
这里要注意:如果脱审超过3个检验周期(比如小型私家车每2年一检,3个周期就是6年),车辆会被车管所强制报废,无法再补审,只能办理注销手续。
三、避坑提醒:这些误区要避开,年审其实很简单
很多车主对年审存在误解,导致错过年审时间,这些常见误区一定要避开:
1. 误区一:“年审只能在到期当天办” 其实年审可以提前3个月办理,比如车辆9月30日到期,7月1日就能去办年审了。提前办理能避开到期前的检测站高峰期,也能防止因为突发情况错过时间。建议设置手机日历提醒,提前1个月准备。
2. 误区二:“6年免检就是不用管” 6年免检不是“6年不用审”,而是不用上线检测,但需要每2年申请一次免检标志。如果忘了申请,依然属于脱审,会面临同样的处罚。可以在“交管12123”APP上直接申请,几分钟就能搞定,还能邮寄到家。
3. 误区三:“过户车不用管原年审时间” 购买二手车后,一定要确认车辆的年审时间,即使刚过户不久,只要没到年审时间,依然需要按时办理。如果原车主脱审,新车主需要先补审才能办理过户手续,避免接手“问题车”。
最后提醒大家:车辆年审不仅是法规要求,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建议大家定期检查车辆状况,提前办理年审手续,别因为一时疏忽付出更大的代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