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辆车,不就是图个舒服、实用、还得性价比高。那这些年不是总在吹什么“科技感”、“旗舰豪华”,可真掏钱的时候,我发现身边人关心的东西其实很朴实:空间大不大,开着顺不顺手,上车是不是就觉得“哎,这钱花得值”。所以吉利这次上新车,说实话也没整太多花里胡哨的噱头,直接上了个6座插电混动SUV,尺寸一米多高,长度直接往五米二奔,这配置和体型,你不得不说,有点意思。
但话说回来,有意思归有意思,咱们得问问,这车出来砸在咱老百姓需求上了吗?首先5230毫米的车长,那是真的大,家里要有停车场,都不一定能停进去。但你让一个四口之家、或者偶尔爸妈来凑桌饭的上下班通勤家庭,能装人能装货还不显得拥挤,这事儿一下就抓住了部分家庭的痛点:都说车要大,但真大起来能不能用得舒服才是重点。可你要问,车大了有没有啥难受的,有!你市区挪车,车位不好找,停车费贵点,遇到窄路掉头真不是开玩笑。这个问题它解决不了,只能说各有利弊。
再说配置和价格,这车顶着“旗舰”名号,价格却下探到17万到23万之间,限时还要便宜2万。现在的人买东西越来越精,旗舰价格做亲民定价,到底是良心还是套路?到底吉利算不算打了个行业价格战?你细想,预售价再降,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好事,可这背后是不是吉利也在憋大招,先养用户口碑,再来升级升价挣钱,这套路其实咱都懂。但实际开上路,真觉得值了,才苦等降价才有人愿意多花。关键这价格,咱拿出来和它隔壁的大型合资SUV一对比,那差距肉眼可见,不买个国产是不是都觉得自己亏大了?
说到6座布局,这几年车企都在往头等舱、航空座椅方向凑,比如二排独立带按摩、通风加热,再弄个17.3寸屏。你说吧,这其实也是给“家庭用户”画的大饼。老一辈买车,最多就是大点好装货。咱们现在,车坐着能摸屏刷剧、躺着按摩,这生活水平不是一点点提高。但我换个思路问问,大家真的会经常用吗?这按摩座椅和巨屏,头三个月新鲜,过阵子是不是就沦为“吃灰神器”?就像智能冰箱那个大屏,你一年还能点几回外卖?所以,真要买这车的,还是得多琢磨琢磨,哪些配置是“必须用”,哪些是“用完就忘”。
再琢磨动力,这车插电混动,把三台电机和1.5T发动机装在一起,百公里加速4.5秒,那真不算慢。纯电续航85到185公里,综合跑下来超1500公里,这数据给的不小气。你天天城市里跑,这纯电够用了;要是出去自驾,这加油续航也踏实。油耗掉到百公里4.8L,其实就是告诉你,“电使劲用,油最后兜底”,不怕突然缺电。这个模式不光为省钱,也为心理安心。
但,辅助驾驶也是个关键词。这车整了什么“千里浩瀚高阶辅助驾驶”,什么车位到车位自动开,听起来高大上。可是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你真敢放手让车自己开吗?万一出点纰漏,责任归谁?现在路况这么复杂,哪那么容易就“自动泊车”一路到家门口。我觉得,厂商可以吹牛,但这功能真不能盲信,只能算个“辅助”,能帮忙,但绝对不能代替老百姓自己瞪着眼睛开着车。
说到底,空间大,配置高,价格还厚道,这是吉利银河M9的杀手锏,可这玩意儿还只是第一步。别忘了车圈里最重要的东西两个:口碑和售后。你豪华配置堆一堆,价格一压到底,大家第一年买着高兴,第二年是不是各种“小毛病”找上门?4S店爱理不理,售后提配件慢半拍,这对“旗舰”车型来说,比什么空间座椅都重要。吉利能杀出一条路,得靠这车开三五年以后还让人放心。我还是认为,买新车的人最担心的其实不是“有没有按摩座椅”,而是“出故障能不能第一时间修好”,这才是旗舰该做的。
说回来,吉利这次还做了啥?保留了传统门把手,一看就是知道咱们有时不信那些隐藏式的,冬天卡住了,老人家摸不着。很多新势力都火力全开玩隐藏门把手,结果用户开个两年吐槽太多。吉利继续保留这个设计,其实是接地气,懂人啥需要。产品再新潮,都要有点基础的实用性。
你看吉利这么推车,其实是老套路套上点新瓶装新酒。“旗舰”之前,得先大众化,得让人用着不慌。配置和价格一旦把握了,剩下的就是品牌力。大家都知道吉利这些年冲高端,银河这个旗号算是自己给自己加持了新身份。可是你开旗舰车,没点品牌认知,容易被当“小白鼠”,配件和服务跟不上,用户就麻烦了。
所以问题来了,吉利银河M9这台车真正目标用户是谁?真的是二孩三孩、开大车、家里人多的家庭,还是那种“有点钱,但还不至于上豪华品牌”的那拨人?其实这两种都顾及了一些,但凡大家留意,“价格厚道但牌子够用”,这才是当下国产车想达到的心理。
大家再问了,国产车价格“卷”,会不会影响整体行业?当然有可能,合资品牌都眼瞅着中国市场份额被一点点蚕食,连自家配置都升级了不止一层。吉利这一降价,还真能把一批没那么高预算但想升级用车的人拉回来。但最后买的人多不多,看的是“车子耐不耐造”,而不是一堆参数能不能拉高噱头。
买大车还有个事儿要说说——驾驶技术问题。车大了,视野好是好,路上挤车、窄巷穿梭,新手其实增加了压力。你别看辅助驾驶吹得响,真遇上海口、深圳、京城那些老城区的小路和早高峰,这玩意儿帮不了你啥。这又说回性价比和实际体验,到底买大车是跟风,还是对生活质量有新需求?我觉得这波热议其实是咱们消费能力逐步提升的写照,本质上每个人都希望在有限预算里“多拿一点”,哪怕是一寸空间、一个功能。
最后问个问题:一台车越堆越多高科技、人性化设计、空间、动力,这到底是价格战还是升级战?国产品牌想要走上高端路线,最终看的还得是用户的真实体验和售后支撑。参数、宣传语、功能堆满天,没法体现在长远用车品质和服务里,就成了镜花水月。所以,银河M9现在这个定价和配置,看起来给了用户好多好处,但真正能不能走进千家万户,还得看吉利下的功夫是不是“全链条到位”。否则,旗舰到最后成了高开低走,用户最后买单的是“售后体验”。
总的来看,这车有大格局也有小细节。厂家想吃大市场,用户想要高性价,最后拼的还是谁能把产品做扎实,品牌做得让人信得过。一辆车能做到让人“闭着眼买”,那才是最顶级的竞争力。你说这未来中国SUV市场谁能站稳脚跟?不见得是谁会吹、谁会降价,而是谁能把买车这件事变成用户省心的事儿。这一点,吉利银河M9能不能做到,还真值得我们继续看下去。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