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或将入股零跑,合作车型已落地推进
早上刚进车友群,就看到有人在转发“听说一汽要买零跑股份”的截图。群里那位常年修红旗的老张还特意艾特我:“你不是前阵子才试驾过零跑新款嘛,这下跟大厂搭上线,后面保养估计方便多了。”我笑着回他,“官方还没说死呢,说不予置评。”
其实两天前,翻财报的时候就注意到,零跑自己都写了:和中国一汽的第一个合作开发车型项目已经正式启动,现在正加紧推进。资本层面的事儿,也没藏着掖着,说是会继续探讨怎么深化合作,让资源能全链条打通。
有意思的是,这事刚传出来那会儿,有个朋友在香港炒港股,他下午喝茶时跟我嘀咕:“这几天零跑股票涨得挺猛,一度到了73.6港币一股(折合67块多人民币),五天涨了14%。”不过也别光盯数字,我去年换空调滤芯时遇到个开旧款S01的小哥,他说最近维修配件比以前好找多了,还怀疑是不是因为背后有国企帮忙——现在想想,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插一句,今年3月初,中国一汽和零跑汽车就在长春签过战略谅解备忘录。当时圈里流传小道消息,说双方不仅技术要一起搞,新能源乘用车、关键部件啥的都打算联合研发,而且资本上也准备更深一步。师傅们私下聊天,经常感慨“以后再修这些电动车,是不是又得考证升级?”
记得三月底还有段插曲。一汽电子招标采购平台突然冒出个红旗G117整车联合开发项目,中标方竟然是浙江那家做智能驾驶很激进的公司。我去问售后经理,人家只笑笑:“大品牌抱团,小品牌沾光呗。”后来七月份,有人又爆料说,一汽和零跑可能基于B平台造新车,要卖海外市场;国内的话,一汽大众好像也看中他们底盘架构。不过大众方面直接否认跟零跑有正式关系——这年头八卦真假难辨。
财报里的数据倒是真实: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比去年同期88.5亿翻了一倍还多点;净利润3000万,也是头一次半年扭亏为盈;毛利率更夸张,从1.1%飙到14.1%。销量22万台左右,据销售小赵吹牛皮,“新势力榜第一”。不过实际体验下来,不少老用户还是吐槽座椅包裹性一般,高速隔音比起合资差点意思,但动力响应快、OTA更新频繁确实省心。
顺便提一下,上个月市区暴雨,我楼下邻居家的C11泡水熄火,本以为要花大钱拖去4S店抢救。结果联系售后,对方第二天就派技师带原厂电脑来了,当场刷完程序还能开回家。这效率,以前可不敢想。我猜也是厂家服务体系扩容带来的变化吧。
再聊冷门一点配置。有些低配版居然把方向盘加热给砍掉了,可无线充电板倒一直留着。听群友调侃,“冬天手冷手机热”,用起来怪别扭。还有人反映APP远程控制偶尔失灵,但后台推送速度却越来越快,大概也是系统优化同步走起步阶段的小问题吧。
最后补句闲话。不管入股成不成,两家公司已经开始捆绑做事儿,这对行业生态多少算种范例。有次路边碰见出租司机,他指着新闻标题摇头道:“新能源玩命卷,都抱团取暖啦?”谁知道呢,也许等明年街上混动的新样子更多,到时候大家伙维修保养又该学新的套路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