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保有量超3亿,光看这个标题,赢麻了。感觉马上就要开着飞行汽车去外太空蹦迪了,三体人看了都得过来递根华子。
但你点开一看人均,好家伙,不装了,摊牌了,咱们是美国的四分之一。
这感觉就像你考试总分全班第一,结果一看平均分,刚过及-格-线。
这不叫遥遥领先,这叫虚胖。
这事儿的荒诞之处就在这里。一个数据,两种解读,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说它是天堂,是因为这个巨大的“人均差”,在资本市场的故事里,叫“增长潜力”,叫“广阔蓝海”,叫“未来可期”。翻译一下就是,还能卖,还能卷,还能让投资人接着画大饼。
但从另一个角度,一个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来看,这个数据简直就是一场大型黑色幽默的开场白。
美国汽车市场是什么?是一个吃饱了没事干,肌肉练到瓶颈的壮汉,每天在健身房里琢磨的,不是怎么多推10公斤,而是换个什么口味的蛋白粉,或者买条更骚的紧身裤。他们的汽车文化是长在腿上的,没车等于物理残疾,皮卡是他们的移动城堡,是信仰,是玄学。会买F150的人,你跟他聊油耗,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灵魂。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他们的人均保有量是864辆/千人。这是个什么概念?约等于除了婴儿和快飞升的老神仙,基本上人人都有一个铁壳子。他们的市场,是存量市场,是养老服,是和平模式。
我们呢?我们是235辆/千人。
我们不是在玩和平模式,我们这里是PVP服务器,而且是开了红名的那种。
这个巨大的人均差距,没有转化为车企的从容和耐心,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血腥的“增长蛊池”。所有人都看到了那块还没被啃过的肉,于是所有人都疯了。
如果说之前的市场竞争是大家在一个餐厅里抢蛋糕,小米是那个直接把整个蛋糕连盘子都端走的狠人。那现在,乐道这种新玩家入场,就不是端蛋糕了,那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甚至想把你的厨子也打包带走。
最好的手段不是抢到蛋糕,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所以你看到的所有“技术创新”,所有“智能座舱”,所有“自动驾驶”,都必须放在这个“掀桌子式竞争法则”里去理解。它们首先不是为了用户体验,而是为了在对手的脸上多踩几脚。
讲真,我作为一个也开过几年所谓智能汽车的中年人,对这些技术名词的祛魅过程,就是从不断当机和人工智障开始的。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什么?不是什么激光雷达和算法,是下一个路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姿势够标准,你车上一万个算力的芯片也得懵圈,责任直接就定给你了。
技术的高大上,在现实的草台班子面前,不堪一击。而我们的车企,正在用修仙的劲头,去解决一个老头乐就能干翻的难题。
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儿!
再看看欧洲和日本那些“老钱”国家。意大利人均保有量757辆,比我们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但他们满大街跑的是菲亚特500这种“压缩毛巾”。为什么?因为他们那些几百年的石头路,开个大车你连家门都拐不进去。他们的饱和,是一种精致的、认命的饱和。
日本就更是典中典了。一个K-car走天下,玩的就是一个极致的螺蛳壳里做道场。他们的市场不是饱和,是固化,是结晶。就像一个完美的艺术品,你多一笔都嫌乱。
他们是游戏里早就满级了,装备也毕业了的大佬,每天上线就是看看风景,换换皮肤。
而我们,是那个刚开服一年的新区。所有人都红着眼睛,爆着肝,嘴里喊着“加大加大加大”,想尽一切办法升级。别人的发布会是介绍产品,我们的发布会是斗法大会,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在展示他的最新电疗成果。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有时候晚上睡不着,就会想,这些车企老板是不是都偷偷买了对方的股票,所以才这么玩儿,不然逻辑上说不通啊。
所以,回头再看“中国汽车保有量世界第一”这个新闻,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个“第一”的头衔,和“四分之一”的人均,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张力场。它让所有身处其中的玩家,心态都爆了。它们必须用最极端的方式,去压榨成本,去堆砌配置,去讲最玄幻的故事。
奔驰最值钱的是它的三叉星标,那是品牌玄学。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本人,那是教主信仰。而我们这些新势力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种“我随时准备自爆,拉着你们一起死”的疯劲儿。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笑了,把卖车比作修仙,可能有点离谱。但你再看看现在发布会那个样子,是不是比修仙还玄幻?动不动就是“领先行业五年”、“开启新纪元”,太阳听了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这个数据背后真正的含义是:中国的汽车市场,在总量上已经是一个巨人,但在人均上还是个孩子。一个拥有巨人身体和孩子欲望的市场,必然会孕育出最不可理喻、最颠覆想象的“怪物”。
这些怪物,现在正以“汽车”的形态出现。
它们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去攻击那些讲操控讲底盘的“老师傅”。它们用不要钱一样的价格,去瓦解那些百年品牌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它们用互联网的黑话和烂梗,去解构汽车工业曾经无比神圣的殿堂。
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所以,别再纠结于那些枯燥的数字了。3亿也好,5亿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片土地上,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
它是一种武器,一种宣言,一种随时可能爆炸的“压缩饼干”。
而我们每个消费者,都是这场大型行为艺术的观众,甚至是演员。你以为你在买车,其实你是在为你支持的那个“修仙门派”投票。
所以,别看美国人均保有量高,他们已经心满意足地躺平了,而我们还在进化,或者说,在变异。真正决定未来的,不是你车库里有几辆车,而是你敢不敢为了卖车,把整个车库都点了。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赢定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