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任女士学车,本想开启一段新生活,却跌入了驾校精心编织的陷阱。两次科目二败北,教练的“笨”字羞辱,像尖刀一样刺痛着她的自尊。3200元学费,买来的不是娴熟的驾驶技能,而是屈指可数的上车机会、凭空出现的学时记录,以及教练恶劣的态度和驾校负责人的互相推诿。这哪里是学车,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欺诈”!
让我们仔细回放这出荒诞剧。任女士联系王教练,却被“北岸驾校”的幌子蒙蔽。王教练收钱后,竟然将她的学籍报到其他驾校,后虽转回北岸,但时间精力已悄然流逝。更令人气愤的是,练车时间少得可怜,而“浙里学车”平台上,她的学时却早已“功德圆满”。这如同曹植《七步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平台和驾校本应服务学员,如今却联手欺骗,岂不令人齿冷?
教练的素质更是令人咋舌。学员操作失误,不是耐心指导,而是厉声斥责“一群笨人学什么车”。这哪是一位教练该有的样子?分明是失德的市侩!驾校负责人的态度更是火上浇油。先是否认收到学费,将责任推卸给“私自招生”的教练,后又称教练“不老实”,要将其“清掉”。这如同《水浒传》中欺压百姓的官吏,出了事就甩锅,学员的权益谁来保障?
任女士的遭遇,不过是驾培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黑教练、黑驾校横行,虚假宣传、乱收费、吃拿卡要,各种套路令人眼花缭乱。学员如同待宰的羔羊,任人宰割。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学员的权益,就这样被无情吞噬。
一位年近五十的女性,鼓起勇气学车,是为了提升自己,方便生活,何错之有?然而,她得到的却是无尽的委屈和伤害。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不公,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嘲弄!
要根治这一顽疾,必须多管齐下。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惩黑教练、黑驾校,净化驾培市场环境。驾校需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教练素质,切实保障学员权益。学员也要增强维权意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莫让“学车难”成为压垮普通人的又一座大山!愿每一个想要学习驾驶的人都能够在一个公平、透明、友善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掉进一个又一个“陷阱”。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应当携手共建一个充满关怀和正义的社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