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碰撞闹剧 东风乘龙为何拒绝复测真相

#高铁2小时直达旅游圈#

一场碰撞闹剧 东风乘龙为何拒绝复测真相

卡车四轮腾空。驾驶室如纸盒般折叠。理想i8的A柱纹丝不动——

7月29日。理想新车发布会的大屏幕上。2.6吨的i8与8吨东风乘龙卡车对撞的慢镜头。引发全场惊呼。

东风柳汽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三天后。官方声明直指理想“自定义碰撞条件”:

卡扣是否锁死?

卡车是否改装?

车速参数是否人为调高?

关键问题如刀锋般劈向理想。

理想产品负责人却在社交平台强硬喊话:

“相信权威机构。要不来复测一把?”

更提议:“直播都行!”

全网屏息等待东风迎战。

东风沉默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营销组合拳:

“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品牌文案直戳痛点;

“龙骨结构驾驶室”技术解析视频刷屏抖音;

两场直播涌入超2万观众。评论区沸腾如节日。

数据揭露了真相:

七天。东风乘龙抖音涨粉6万。

那条侵权声明。

27.7万点赞。是日常视频的百倍。

流量洪水中。卡车司机们的质疑声被彻底淹没。

行业暗流早已涌动。

一场碰撞闹剧 东风乘龙为何拒绝复测真相-有驾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专家纪雪洪点破核心:

“乘用车撞重卡。全球无标准!”

中国汽研的声明更坦白:

测试仅验证i8安全性。

不构成对卡车品质的评价。

8月6日。三方联合声明突然落地。

理想低头道歉。承认“对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

东风柳汽高举“反内卷”大旗。呼吁回归技术本质。

和解背后。藏着更残酷的行业现实:

乘用车碰撞测试本是秀场。商用车世界却始终沉默。

当重卡司机在青藏高原搏命驰骋。

当冷链车厢在零下25度冰封千里。

真实的钢铁较量。

从不发生在实验室的镁光灯下。

流量狂欢散场。

东风乘龙抖音主页仍挂着那句标语:

“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

而37万到43万的粉丝增长数字。

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这场闹剧里。

没有车企受损。

只有看客的注意力被收割。

当卡车的龙骨结构在直播间反复展示。

当“军工品质”成为新晋热搜词。

谁还记得那场未发生的复测?

商业战场。

真相往往不如流量重要。

东风深知。

沉默。有时是最犀利的反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