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讴歌RSX即将重出江湖,这在车圈够炸裂吧,有点像失联多年的“老朋友”突然打电话:喂,还记得我吗?很多人第一反应:诶?RSX不是早就成为车迷回忆杀了?现在居然要以一台纯电动跨界的身份站出来,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让人好奇。以前那台青春热血的溜背小跑车,摇身一变成了新能源大军的一员,人设转得比国产偶像剧还快。光这设定就够让一众老粉琢磨半天,毕竟老东西新玩法,真的谁都能吃得下这口吗?
咱们不着急下结论,先得从头扒一扒背后的门道。首先啊,RSX的回归其实关系到一个当前行业的大趋势——电动化。燃油车混个熟脸可以,排队要等着慢慢消失,在北美、欧洲很多地方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所以说,讴歌拉RSX出来溜达,就像是用经典老瓶装点“新能源的小酒”,一边冲着怀旧党点头微笑,一边对着下一个消费主力递眼神,谁说不是一场精明得不能再精明的布局呢?
再说这次平台,绝不是之前跟着通用混的平台。这车据媒体透露,是本田自家新电动平台头一台量产车。换句话说,就是讴歌要硬生生用一身新装备,换个思路,从里到外露一把“自己才是真家底”的实诚劲儿。你想啊,别的合资品牌,有的还跟着国际大佬拼拼凑凑造电车,讴歌这回直接祭出本土原创平台,加分的意思都不用明说。还有,和本田0系那个新概念车同框首发,靠谱劲儿一整个写脸上,比“新晋流量”都更敢露脸。哦,对了,生产线还是和Integra并肩作业,工艺和配套设施不用愁,这里头多少还是有本田以往造车硬功夫加持。
其实每当“原型车”三个字出来,吃瓜群众都会想:这下又是一道“悬念大菜”。但,讴歌这招老把戏,压根不用太担心设计会砍一刀。媒体不是早就分析了,本田自家“Prototype”往往和最终市售版本没啥太大差别,基本就是等着上路卖车,改都懒得再改。也就难怪从之前曝光的细节来看,溜背造型、割线饱满、轮廓年轻化,全盘气质就两字——新潮。很多懂行的分析师看到腰线和轮廓直呼,这哪是什么油改电,分明就是朝着零电专属平台疯狂输出。
再往里掏一掏,这车标配双电机四驱,别小瞧“四驱”二字,放新能源里头就是“打鸡血般升级”。老一代RSX可不敢这么玩。再加上还有双横臂前悬挂,以及大名鼎鼎的Brembo刹车,这配置就差没明着喊:我能跑、能刹、还能稳住你,妥妥给高性能选手递刀。21英寸鋁圈直接摆出来,外观气场瞬间加分,看惯了小轮毂的朋友估计要咽口口水。值得一提的是,据说尾部灵感还借鉴自经典的第二代NSX,有没有觉得“情怀”和“性能”的牌一起打,官方只差一张“家族DNA红包”没发。
说完了机械,还得琢磨琢磨它的“大脑”到底灵不灵。本田家的ASIMO,是全球不少粉丝的机器人白月光,这会儿它的名字竟然寄托给新款RSX身上成为信息娱乐操作系统。什么意思呢?讴歌想让车子不光会跑,还会“混社会”,AI助手、用户偏好学习、OTA远程升级这些统统标配,车在进化,软件也在成长,这种软硬结合的“软件定义汽车”概念,瞬间把RSX推向跟蔚小理们掰手腕的档次。甚至,连北美最热的特斯拉NACS快充标准都直接打通,休想充电桩难倒本田亲儿子。关键是,这车还有Vehicle-to-Load(V2L)功能,简单来说,下雨天你要烤串,拉个RSX能给大棚照明、野炊用电充电,这不活脱脱的“能上山、能下海、还能搞自家智能家电联动”吗?
但这么说,别以为这全是优点。说白了,讴歌对这车的数据捂得比黄鳝还紧。性能参数、电池容量、续航里程、具体售价,一概没影,媒体都只能瞎琢磨。唯一能敲定的,RSX体型比ZDX小,怎么也应该便宜点。但到底能“便宜”多少呢?老实说,这里头变数大着呢。造车新势力、丰田大众还有不少同行,新能源市场真是杀红了眼,只要随便冒出来一台性价比拉满的小钢炮,谁也保不齐RSX能否站稳高端之列。
还有一桩挺妙的,RSX这次选在蒙特雷汽车周上首次登场,明显奔着极致曝光度而去。就像歌手都抢在跨年舞台露脸,一个都不能少,讴歌这出是“等你们看够了法拉利宾利的流量,突然给你一台酷酷的RSX,让现场的眼球集体转弯”。就冲着这点“敢和豪门掰手腕”的气势,也算赌上了不少C端粉丝的情怀。但说到底,新能源这行当,单靠“露个脸”远远不够,比的是后劲儿——用户体验、售后服务、智能软件、价格策略样样都拼。
其实话说回来,现在新势力玩得风生水起,传统豪车巨头被撬得东倒西歪。讴歌顶着“本田亲儿子”身份杀回一线,高喊着“智能、豪华、跑得快、价格友好”,光听就唱得挺溜,但是不是嘴上说着香,自己心里也有点打鼓?毕竟,消费者早不吃广告那一套,好用不好用才有发言权。软件不卡,功能全开,空间舒坦,电池靠谱,这些都得自己拿成绩单说话。
老实说,我猜设计师下笔的时候没少想,怎么让RSX既不遗忘当年那点燃油味情结,又能踩住智能与性能的潮头。能不能成功,光看设计和硬件就武断没啥意思——还得看那些曾经的本田粉、讴歌粉能不能真心接纳RSX的新身份。再说了,新能源就是卷,“情怀”要是绑定太死,只能被人笑话一句“换汤不换药”。可要是新思路走得太猛,又招来一句“飘得没谱、走偏了路”,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写的试金石事件。
有意思的是,业内流行一句话:新能源不是你想躺就能躺赢的赛道。你说,本田家的电动平台第一枪,就让RSX打头阵,是“棋高一着”,还是“冒险一搏”?有人担心,这样的产品,想划拉老用户心头好,但新势力崛起、技术共识逐步拉齐的时候,谁还肯多为一份情怀和外观埋单?但站在旁观者角度,都认同一条:该来的总归要来,这波传统汽车品牌彻底拥抱电气化转型,RSX就是拿命在试水。
退一步讲,即使现在参数半遮半掩,讴歌还有机会“慢撒糖”。反正,智能座舱、四驱、豪华悬架,看着吸粉,最后到底卖多少钱、续航多猛、软件有多顺手,相信等真车上市,一切都会变成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曾经的RSX在90年代陪着一波北美年轻人狂飙青春,现在变身新势力电车,算是把情怀、性能和互联网基因全给打包了。这算不算是车圈版的“你好,李焕英”?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老朋友会以AI形式登陆年轻人的世界,高光闪回!
你怎么想?你愿意尝鲜这样一台“混搭风”RSX吗?还是“情怀归情怀,钱包得精打细算”?欢迎下方留言,一起聊聊你的期待,或者槽点。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