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魏建军穿着那件著名的“300块外套”登上热搜时,长城汽车正在做一件事:投入50亿元建设全球领先的风洞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能让新车开发周期缩短30%,但公众的目光,却聚焦在了他的牛仔外套上。
“钱要花在刀刃上,我的衣服能穿就行,但技术的钱,一分不能省。”魏建军在内部会议上经常这样说。
这位河北首富的“抠门”与“大方”,构成了一个有趣的迷思——为什么一个对自己如此节俭的人,却愿意在技术和研发上一掷千金?
01 个人极致抠门:首富的“寒酸”日常
魏建军的“抠门”在圈内是出了名的。
除了那件300元的牛仔外套,他还有更多让人惊讶的“节俭”故事。
出差只住普通酒店,随身携带的行李箱已经用了十几年。员工们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在员工食堂排队打饭,餐盘里的饭菜和普通员工毫无二致。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掌控着年营收超千亿企业的董事长,出行常常选择经济舱。在一次行业论坛上,他笑着分享:“坐经济舱不仅能节约开支,还能听到消费者最真实的声音。”
他的办公室同样简单朴素,没有豪华装修,最显眼的是各种汽车模型和技术图纸。在这里,他经常和技术人员一起加班到深夜,讨论技术方案。
“魏总常说,把面子工程的钱省下来,可以多建一个实验室,多聘一位工程师。”一位跟随他多年的下属这样说。
02 技术极致大方:每年121亿的研发投入
与个人消费的“抠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建军在技术研发上的“大方”。
2023年,长城汽车研发总投入达到121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53%(来源:长城汽车2023年年度报告)。
这些钱花在了哪里?
森林生态体系是魏建军最引以为傲的布局。这个体系覆盖了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技术路线,实现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研发的全产业链自研。
在海外,长城汽车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其中,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专注电动化技术,美国洛杉矶研发中心专攻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
“我们要在每个关键技术领域都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魏建军在2024长城汽车科技节上这样表示。
更让人惊叹的是长城在氢能领域的布局。当很多企业还在观望时,长城已经投入30亿元用于氢能技术研发,构建了“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产业链。
03 人才极致投入:为工程师打造梦想舞台
魏建军的“大方”,更体现在对人才的投入上。
目前,长城汽车研发技术人员超过2.3万人,其中硕士、博士学历人员占比超过30%。公司每年投入数亿元用于员工培训和发展。
“我们要让最好的工程师,在这里实现最大的价值。”这是魏建军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长城技术中心,工程师们拥有业界顶尖的研发设备。从虚拟现实评审室到全天候环境仓,从NVH实验室到碰撞安全实验室,这里的硬件设施让很多国际同行都感到羡慕。
更值得一提的是长城的“专家培养计划”。该计划每年选拔优秀年轻技术人才,送到海外顶尖机构深造,所有费用由公司承担。
“魏总说过,培养一个顶尖专家比买一台顶级设备更重要。”长城汽车技术研究院负责人这样说。
04 全球布局大手笔:在海外扎根生长
魏建军的“大方”,还体现在全球战略的布局上。
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已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销售超过130万辆(来源:长城汽车2024年半年报)。
但魏建军要的不是简单出口,而是深度本土化。
在泰国罗勇府,长城汽车投资建设了智能化工厂,本地化率超过45%。在俄罗斯图拉,长城建成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的首个全工艺整车制造厂。
“我们要做的不是贸易出口,而是在当地扎根生长。”魏建军在考察海外市场时强调。
这种“扎根式”发展带来了显著成效。在泰国市场,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跻身市场前三;在澳大利亚,长城皮卡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品牌。
05 社会责任的担当:从产业扶贫到绿色发展
在个人层面极致“抠门”的魏建军,在社会责任领域却格外“大方”。
“鹤翔计划” 是长城汽车环保投入的代表作。这个计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碳中和目标,包括建设零碳工厂、推广绿色供应链、开发低碳产品等。
在产业扶贫方面,长城汽车在革命老区投资建设产业园,带动当地就业超过1万人。这些产业园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更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
教育投入是另一个重点。长城汽车多年来持续资助职业院校,设立奖学金,为贫困学生提供技能培训。仅在2023年,这方面的投入就超过5000万元。
“企业的价值不在于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魏建军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多次强调这一理念。
06 经营哲学:拒绝价格战,追求有质量的发展
在当下的汽车行业价格战中,长城汽车显得格外“另类”。
魏建军明确表示:“我们不打价格战,我们要打价值战。”(来源:魏建军在2024长城汽车年度股东大会上的发言)
这种表态背后,是长城汽车独特的经营哲学——把资源投向长期价值。
当竞争对手忙于降价促销时,长城在做什么?
他们在构建技术壁垒,在完善服务体系,在提升品牌价值。2024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4.6万元,同比提升1.2万元。
“短期看,价格战能换来销量;长期看,价值战才能赢得未来。”魏建军这样解释他的选择。
这种战略正在见效。在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坦克、魏牌都保持了良好的价格体系和市场口碑。
07 35年的坚守:钱要花在下一代身上
从1989年接手长城工业公司(长城汽车前身)至今,魏建军带领企业走过了35个年头。
35年来,他始终坚守着一个原则:把钱花在能够创造长期价值的地方。
“我们现在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下一代技术奠基。”在最近的技术评审会上,魏建军否决了一个形象工程方案,却批准了一个需要十年才能见效的基础研究项目。
这种长远眼光,让长城汽车在多个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从柠檬混动DHT到咖啡智能,从大禹电池到氢能技术,长城的每一次技术发布都在刷新着行业认知。
“企业家最重要的责任,不是给后代留下多少财富,而是给行业留下什么技术。”魏建军的这句话,或许解释了他所有的“抠门”与“大方”。
如今,当人们再次谈论起那件300元的外套时,更应该看到的是:一个把个人享受降到最低,把企业未来放到最高的企业家形象。
在魏建军看来,真正的奢侈不是穿多贵的衣服,而是有能力为行业未来投入;不是住多好的酒店,而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或许就是中国实业家最动人的特质——他们对自己很“抠”,但对未来很“大方”。
在这个追逐表象的时代,魏建军和他的长城汽车告诉我们:把资源投向哪里,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而35年的实践证明,他的“抠门”与“大方”,正是长城汽车能够穿越周期、持续成长的关键密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