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腐蚀引发万辆召回!理想汽车深夜公告背后,藏着新能源车的致命软肋

就在上海一辆理想MEGA起火后第12天,11411辆售价超过50万的电动车要被连夜召回。这个数字几乎等同于理想MEGA在2024年全年的销量。

冷却液腐蚀引发万辆召回!理想汽车深夜公告背后,藏着新能源车的致命软肋-有驾

10月23日晚上,上海街头一辆行驶中的2024款理想MEGA突然冒烟起火。车主幸运地打开车门逃生,但这场事故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监控画面里,橙红色的火焰吞噬了这辆刚上市不到一年的旗舰车型。

事故发生后第13天,理想汽车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从2025年11月7日开始,所有在2024年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生产的MEGA都要回厂检修。这不是小打小闹的修补,而是整车关键部件的全面更换。

理想汽车在公告里说得明白,问题出在冷却液身上。这批车的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达标,时间一长就把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给腐蚀穿了。冷却液渗漏可不是小事,车子会先亮故障灯,然后动力受限,最吓人的是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说白了就是自燃。

冷却液腐蚀引发万辆召回!理想汽车深夜公告背后,藏着新能源车的致命软肋-有驾

这事儿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出问题的不是电池本身。理想汽车特意强调,事故车的电芯参数一切正常。问题恰恰出在保护电池的系统上。MEGA搭载的理想和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5C电池,用的就是充电飞快的三元锂材料。但这种材料有个天生弱点,热稳定性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设计了一套超强的液冷系统。他们把液冷板像三明治一样插进每排电芯中间,换热面积比传统底部冷却方案整整大了5倍。

没想到,这套为了安全而加码的设计,反而成了安全隐患的源头。一位电池行业的老师傅透露,冷却液本身腐蚀性不强,液冷管也做得挺厚实,但长期下来还是没扛住腐蚀。

理想汽车的反应速度值得注意。事故调查的最终结论还没出来,他们就先动手召回了。CEO李想在社交媒体上说了句大实话,“我们已经发现了事故的隐患,面对万分之一的风险我们不能等。事故可能是万分之一,但生命只有一次,是百分之百。”

冷却液腐蚀引发万辆召回!理想汽车深夜公告背后,藏着新能源车的致命软肋-有驾

召回方案很干脆,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这三样换下来,成本可不低。但对于花了五十多万买车的消费者来说,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理想汽车给车主吃了颗定心丸,要是冷却液真的渗漏,云端预警系统会提前报警,客服会主动联系车主安排救援。车子出现故障时,车机系统会通过故障灯,文字和报警音三重提醒。他们特别叮嘱车主,看到警示就得赶紧靠边停车等救援。

这次召回暴露出超快充技术的一个尴尬现状。这项技术近几年才真正落地,研发阶段更多依赖仿真数据,毕竟路上没那么多实车跑过几十万公里。理想MEGA作为首批量产5C超充的车型,某种意义上成了技术验证的先行者。

冷却液腐蚀引发万辆召回!理想汽车深夜公告背后,藏着新能源车的致命软肋-有驾

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电池,电控,冷却系统……每个部件都得严丝合缝地配合。有时候最危险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之间的衔接处。就像这次,冷却液和铝板这两个看似普通的材料,差点酿成大祸。

现在,11411辆理想MEGA正陆续开回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要打开发动机舱,拆下电池包,把那些可能被腐蚀的部件一个个换掉。车间里堆满了崭新的冷却液桶和待更换的零部件,这场规模浩大的“手术”要持续好几个月。

冷却液腐蚀引发万辆召回!理想汽车深夜公告背后,藏着新能源车的致命软肋-有驾

对于已经接到召回通知的车主来说,心里可能七上八下。但换个角度想,能提前发现隐患总比路上出事儿强。理想汽车这次砸重金全面召回,至少说明他们把安全摆在了利润前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