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新闻,说的是日产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一款改款的新车,名叫Roox。
这车一亮相,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为啥呢?
因为它实在是太特别了。
咱们先说价格,这台新车在日本的起售价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7万7千块钱。
听到这个价格,大家可能心里就开始盘算,七万多块钱,在国内能买到什么样的车?
可能是一台入门级别的国产轿车,也可能是一台小型的SUV,配置上基本就是够用就行,不会有太多惊喜。
但是,这台在日本卖七万多的日产Roox,却好像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产品,它把很多我们觉得应该在十几万甚至二十万车上才有的东西,都塞进了这个小小的身躯里。
这台Roox到底是一台什么样的车呢?
它在日本属于一个特殊的分类,叫做K-Car,也就是“轻自动车”。
这种车在日本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长、宽、高和排量都有限制,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日本拥挤的城市街道和紧张的停车位,同时还能享受税收上的优惠。
所以,你看这台Roox的外形,方方正正的,就像一个能跑的火柴盒。
这次改款,它把前脸给重新设计了,换上了一个面积很大、黑乎乎的格栅,再配上新设计的车灯,整个车头看起来比老款精神多了,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像我们现在流行的新能源车。
这种方盒子的设计,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不好看,觉得太卡通了,但这恰恰是它最大的智慧所在。
正因为车身四角都做得尽可能垂直,才能在有限的外部尺寸里,把车内的空间利用到极致,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设计思路。
除了普通版本,日产还很贴心地推出了几个特别版。
比如一个叫AUTECH LINE的版本,在细节上做了一些装饰,换了更漂亮的轮毂和银色的后视镜外壳,内饰也用了专属的黑色搭配,看起来更精致,更适合追求个性的年轻人。
还有一个版本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叫福祉版。
这个版本的车,主要是为了方便家里的老人或者行动不方便的家人。
它的副驾驶座椅可以旋转伸出车外,这样人上下车就不用费劲地钻进去了,可以直接坐好再转进去。
A柱上还加了扶手,后备厢里有专门用来固定轮椅的网兜。
这些设计看起来不起眼,但却体现了对人最细致的关怀。
这不仅仅是在造一台交通工具,更是在创造一个能融入家庭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的伙伴。
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国内的汽车厂家好好学习,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些真正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
如果说外观的改变只是开胃菜,那坐进车里,你才会被真正地惊艳到。
老款车型的内饰虽然实用,但塑料感比较强,看起来也比较朴素。
这次新款Roox的内饰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了。
中控台重新设计,最显眼的就是中间那块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幕,尺寸达到了12.3英寸,清晰度和反应速度都相当不错。
更厉害的是,它还第一次给这个系列配上了全液晶的仪表盘。
你想想看,两块大屏幕组成的科技驾驶舱,出现在一台起售价不到8万块钱的小车上,这是什么概念?
在我们国内,是比亚迪、吉利这些自主品牌,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才把这种“大屏彩电”普及到了十万以内的车型上。
没想到,在以保守和实用著称的日本K-Car上,也看到了这样的配置,说明全球汽车的智能化潮流确实是不可阻挡的。
而且,它的功能也很强大,比如它的全景影像系统,不仅能显示车辆周围的3D模拟图像,还增加了一个叫“透明机舱盖”的功能。
说白了,就是通过摄像头和算法,让你能看到车头底下路面的情况,这对于在狭窄的地方停车、倒车,或者通过一些复杂路况时,简直是神器,能极大地避免剐蹭。
当然,对于这种小车来说,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空间。
这可以说是K-Car的看家本领,它们就像是空间魔术师。
新款Roox在这方面又有了进步,官方数据显示,它的车内长度比老款增加了115毫米,这在本身尺寸就很小的车里是个非常可观的提升。
它的后排膝部空间达到了一个很夸张的数字,795毫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算一个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的靠背还有超过两拳的距离,甚至可以轻松地跷起二郎腿,完全不会觉得憋屈。
更绝的是,它的后排座椅还可以像火车座位一样,在导轨上前后滑动,滑动的范围足足有320毫米。
这就让空间变得非常灵活,后排坐人的时候,把座椅调到最靠后,就能享受到媲美中型轿车的腿部空间;如果需要拉一些大件行李,比如折叠自行车、婴儿车之类的,就可以把后排座椅推到最前面,后备厢的容积瞬间就变得巨大。
再加上后排座椅靠背上的小桌板,可以放水杯、放零食,长途旅行时孩子还能在上面看看动画片,实用性直接拉满。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有一个疑问:既然这车这么实用,配置这么高,空间还这么大,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是两国国情和政策的不同。
日本有专门的K-Car法规,买这种车能省下不少税费,所以大家愿意买。
但在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政策支持。
其次,是消费观念的差异。
咱们很多人买车,还是会考虑到“面子”问题,觉得车子越大越气派,开一台方方正正的小车出门,总觉得不够有分量。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我们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
在七八万这个价位,我们能买到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吉利的帝豪、长安的逸动,这些都是尺寸更大、空间更宽敞的紧凑型轿车。
还有像奇瑞瑞虎系列、长安CS系列的小型SUV,它们不仅看起来更大气,而且搭载的1.5升左右的发动机,动力也比Roox的0.66升发动机强得多。
中国的用车环境也更多样,除了城市代步,很多人还需要经常跑高速、回老家,这种情况下,K-Car那种小排量发动机在高速上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最后再聊聊它的动力系统,这次改款,日产做了一个让很多人有点意外的决定,就是把老款车型上的那套0.66升油电混动系统给取消了,现在只提供纯粹的0.66升三缸自然吸气或者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个排量,甚至比很多大排量的摩托车还要小。
日产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为了控制成本,毕竟新款车的起售价比老款还要低一些。
在他们看来,那套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省下的油钱,可能并不足以让精打细算的日本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多掏那部分成本。
这也恰好反映出,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但可能更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
在我们国内,三缸发动机基本已经被市场淘汰了,大家更追求驾驶的平顺和安静。
而面对节能减排的趋势,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更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技术。
像比亚迪的DM-i技术,不仅做到了极低的油耗,还能提供远超传统燃油车的强劲动力和静谧体验。
所以,虽然日产Roox这台小车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巧妙设计和人文关怀,但在核心的技术路线上,我们已经有了更自信、更符合未来趋势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