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数据,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宝马X5在4月第三周卖了0.12万辆。这是单周销量。单周。一个起售价超过60万的中大型燃油SUV,在一周时间里,卖出了1200辆。听上去是不是有点不对劲?而且它还不是唯一的“猛人”,途昂居然也拿下了0.07万辆,揽巡、普拉多更是紧跟其后。国内的哈弗H9也冲进了前五,单周销量接近0.05万辆。等于说,光这一周,中大型燃油SUV总共加起来卖了上万辆。而且注意了,这可不是新能源车或者价格亲民的紧凑级SUV,这是中大型燃油SUV,妥妥的高端市场,动不动就是几十万起步。乍看之下,这个市场应该是小众的,但销量数据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所以问题来了:这个看起来“离谱”的火热背后,到底是市场需求的真实反映,还是说某些品牌埋了什么坑?或者更直接点问,这个销量数据背后,利润和可持续性撑得住吗?
我们先把数据捋一捋。宝马X5的0.12万辆摆在那,但它的价格在所有上榜车型里算是顶端的,这大概是它销量最吓人的地方。别忘了,X5是国产化后的版本,这个动作直接拉低了它的生产成本和售价门槛——它的入门车型起售价从进口时代的70万+降到了现在的60万左右。再算上终端的优惠,有些地区裸车价甚至能砍到不到55万。一个豪华品牌的中大型SUV,能卖到这个价位,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直接跨过了心理门槛。你想想,原本预算只有40-50万的人,咬咬牙再加点,或者贷款稍微多贷一些,就能摸到宝马的门槛了,谁顶得住?销量爆发也就不奇怪了。
再看途昂和揽巡,它们的定价就更有意思了。途昂全系指导价在30-50万区间,揽巡稍微贵一些,但也顶天到了40多万。注意这个价格区间,它正好填补了豪华品牌和普通合资品牌之间的“空档地带”。换句话说,想买豪华品牌的人如果觉得预算不够,可能就会退而求其次,看看途昂、揽巡这些车;而预算在30万左右的消费者,被国产品牌的“高端化”车型卷怕了,也可能会抬头看看这些传统合资的中大型SUV。再加上最近这俩车的终端优惠力度又挺猛,市场反应好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从利润角度看,画风就有点变了。宝马X5的销量虽然漂亮,但它的终端价格压得低,利润空间肯定被挤掉了一部分。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下降,确实让它能在价格战里多撑一会儿,但与此同时,宝马在推广X5国产化过程中投入的研发、生产线改造成本,什么时候能赚回来?这是个问号。再看途昂和揽巡,它们近几年的市场策略就是靠性价比打市场,但性价比高意味着毛利率低。尤其是途昂,作为上汽大众的主力车型之一,它的营销和渠道费用分摊到车价里,利润能剩多少其实很难讲。
那接下来,我们得看看这个销量火爆的现象,到底是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说中大型燃油SUV特别“特殊”。
先说同行业对比,新能源车在高端市场的表现也不差,但模式完全不一样。比如说蔚来的ES8或者理想L9,它们的单车定价跟这些燃油SUV差不多,但卖的逻辑是“硬件不赚钱,靠服务盈利”。换句话说,新能源车企的账面亏损可能看着吓人,但核心是战略性亏损,目的是抢占市场份额,未来靠用户粘性来赚钱。反观这些燃油SUV,起码它们目前的生意模型还是传统的“卖车赚钱”,如果利润空间被过度压缩,那对品牌的长期发展肯定是有风险的。
再看外资品牌,比如雷克萨斯的RX或者英菲尼迪的QX60,这两年在国内的存在感明显弱了很多。表面上看,这些品牌没降价是因为坚持品牌溢价,但其实更大的问题在于,它们的国产化程度不高,成本天然比不上那些已经“本土化”的车型。所以短期内,像宝马X5这种通过国产化拉低价格、冲销量的打法,确实更有胜算。
最后说国产品牌。哈弗H9、坦克500这些车能上榜,说明国产品牌在中大型SUV领域确实已经站稳脚跟了,但同样的问题在于,它们的销量主要靠性价比驱动。像哈弗H9,指导价虽然30万左右,但终端优惠能直接拉到接近20万。这种情况下,单车利润基本就是贴着成本线走,甚至可能还要倒贴研发费用。国产品牌能靠这种打法抢市场,但长期可持续性还是个问号。
那问题来了,这种销量爆发是企业的“乱花钱”行为吗?其实也不完全是。宝马X5的国产化,途昂的价格战,哈弗H9的性价比策略,本质上都是在“抓机会”。它们看准了高端燃油SUV市场还没有完全被新能源抢占,消费者对燃油车的需求依然强劲,所以集中火力冲量。但要注意,这种策略是有时间窗口的。一旦电动车技术更成熟,政策进一步收紧,这些燃油SUV的市场空间可能会迅速被压缩。到那个时候,品牌要么转型新能源,要么就只能放弃部分市场了。
所以,现在看到的销量数据确实挺吓人,但背后其实是各家车企在打一场“时间差”的战争。它们在抓住燃油车最后的红利窗口,同时也在为后续转型做准备。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个捡漏的好时机,但对于行业来说,这场“看起来很热闹”的销量战,其实有点像一场“提前的告别”。
总结一下,看着吓人的数据背后,其实并不那么危险。它们有章法,有逻辑。但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这些车企现在赚了多少钱,而是它们在为未来留了多少路。这才是决定它们能不能活下去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