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汽车产业靠稀土续命,结果搞得自己头都大了
你知道,咱们这边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德国的宝马、奥迪、奔驰啥的
那是欧洲车的代表,品质高、技术先进,可真正地,这些车子能跑得动
靠的可是个叫“镨钕合金”的玩意儿
这个玩意,实在就是德国汽车产业的“救命稻草”,没有它,宝马和大众的电动车电机就像没油的汽车一样
你想,车厂的生产线一旦缺了这个玩意,马上就得停工
等于说他们的电动车战略就会瞬间崩盘
最近,咱们听说的那批从汉堡港卸下来的稀土
真是紧要关头的“救命粮”
你知道,德国眼下库存大概还能坚持45天前后,别说,时间一到
整个德国的电动车产业就得跟着“熄火”了
这事儿挺荒唐的,你说他们嘴上喊着要搞自主
结果还不是得靠中国的稀土供应来续命
你想,这稀土可是中国把控着的,德国尽管在制造工艺上也有点技术,但从资源到深加工
★ 德国的“矛盾操作”,真让人忍不住摇头叹气
你说这德国
一这块,他们在汉堡港的码头上把稀土卸下来,觉得这是“国家安全”的关键物资,不能让中国掌握技术;另一这块,车企们却又靠着这些稀土制造出来的永磁体,生产电机
这不就跟“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似么
一边怕中国技术会泄露,一边又不得不用中国的稀土
其实,这种心态挺奇怪的
我记得,前两年,德国还挺自豪地说要搞“自主创新”,结果,关键技术都还在中国手里,自己连最基础的分离提纯技术都没有,想绕过中国
你想想,欧洲那边,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像咱们中国,能做到从矿石到永磁体一条龙的产业链,欧洲还在“摸索”阶段
要是没有中国的稀土供应,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就像“光屁股穿衣服”
★ 德国的“怕丢失主动权”,其实早就稀土锁住了
你知道,德国这次叫停中企收购Elmos芯片厂,真正地
折射出他们对未来产业的深深担忧
这个芯片厂,主要用的还是350纳米的“古董级别”工艺,技术已经很落后了,可就是在这落后技术上
德国都要拼命守住不让中国插手
中国的晶圆厂早就搞到7纳米工艺了,德国还死守在350纳米的“老古董”上
我跟你讲,2016年那会儿,中国美集团收购德国的机器人巨头库卡,尽管当时德国还算淡定,可到2022年,德国突然又要把库卡的关键技术部门剥离
说是“可能被用在军事上”
你说这翻脸比翻书还快,完全是“政治凌驾于经济”
企业和工人都成了牺牲品
要不是那次收购,库卡还能继续发展一把
眼下不就变成“政治工具”了么
其实也在“自我设限” 讲真的,其实整个欧盟对中国也是又爱又恨
2024年,欧盟还专门通过了个“关键原材料法案”,要到2030年,把对某些国家的依赖降低到60多点儿
目标就是面对中国的“去依赖”战略
可你瞧瞧,欧盟自己都搞不定,90%的稀土加工能力还都在中国手里,连最基础的镨钕分离技术都没有
所谓“自主”实在就像个笑话
他们还想搞“无稀土永磁体”,投入了15亿欧元研究,结果,试验出来的材料成本高得离谱,三倍于传统的稀土永磁体,车企一听
你说这不是“走火入魔”么
德国一这块喊着要摆脱中国的控制,一这块还得乖乖从汉堡港进口稀土
★ 普通工人受伤最深,德国的“政策游戏”太残忍
你说到这里
Elmos那个芯片厂,原本就是个快要倒闭的公司,靠中国投资能救一救,不仅能注入8500万欧元
还能保住300个工人的饭碗
这么好的事,德国经济部一句“国家安全”就把这梦给打碎了
多特蒙德市长都气得直跺脚,说这是“杀鸡取卵”
可是,官僚们觉得工人命都不如“战略安全”重要
德国官员还振振有词:“我们不能让中国掌握任何半导体技术”
德国的半导体产业早就美国和亚洲厂商甩在后头了,守着350纳米的“古董级”工艺
反倒是跟中国合作,能有点共同发展的空间
这整个德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既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又不愿意让中国资本插手
还用政治手段阻止产业发展
结果,磨叽到最后破坏的不是谁
工人、企业、技术,像个“被设局”的棋盘,谁都看得出这场游戏,磨叽到最后受苦的还不是中国
德国自己把自己卡死了 你说这德国,一边嘴上说要“自主创新”,一边又死死抱着老旧的技术不放
他们靠中国的稀土续命,却又不愿和中国合作投资
搞得自己像个“矛盾体”
你再看看,德国的工业命脉早就被稀土这个“锁链”绑得死死的
关键的钥匙还在中国手里
其实,越是拼命防范中国
越是暴露出自己对中国的依赖
这种“自掘坟墓”的感觉,真让人感慨:德国
能不能别这么折腾自己了
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自己
你说,未来德国还能不能摆脱这个死局
恐怕得看他们自己愿不愿意放下“偏执”和“矛盾”了
侬说这事儿,真是“让人唏嘘”,德国的汽车产业、科技未来
可能就这场“自我设限”给绑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