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全新的沃尔沃XC60出现在街头,换上了XC90同款的前脸,悬浮式中控台闪闪发亮。这辆车标价五十万起步,顶配轻松突破七十万。看着这辆豪华SUV,我突然想起昨天在菜市场门口看到的那个外卖小哥——他骑着一辆破旧的电动车,后座的外卖箱用胶带缠了又缠,在雨中艰难地穿行。
多么讽刺的画面啊!一边是豪华汽车厂商在炫耀他们的"北欧简约美学",一边是普通劳动者在为生计奔波。沃尔沃的新闻稿里写着"将北欧简约美学与豪华质感完美融合",可他们永远不会告诉你,这种"完美融合"需要普通工薪阶层多少年的血汗钱才能换来。
看看这些豪华车的配置吧:天然木纹饰板、水晶电子挡把、宝华韦健音响系统......每一项都在诉说着阶级的差距。那个外卖小哥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摸一下真皮方向盘,更别说体验什么"殿堂级的听觉享受"了。在这个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时代,豪车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赤裸裸的阶级符号。
汽车厂商们总爱吹嘘他们的"人性化设计",可他们设计的时候考虑过普通人的需求吗?一个普通家庭可能需要的是耐用、省油、维修便宜的车,而不是什么"双色花瓣式轮毂"或者"松湖绿"的限量配色。但资本才不在乎这些,他们要的是利润,要的是让中产们为所谓的"身份象征"买单。
更可笑的是,这些豪车广告总喜欢标榜"环保"。一台2.0T发动机的SUV,再怎么轻混也改变不了它是个油老虎的事实。那些买得起T8插混版的有钱人,真的在乎那90公里的纯电续航吗?不过是又多了一个炫耀的资本罢了。真正的环保应该是发展普惠的公共交通,而不是让少数人享受所谓的"绿色豪华"。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消费主义绑架的时代。资本用各种营销话术给我们洗脑,让我们相信买更贵的车就是过更好的生活。但看看那些贷款买豪车的年轻人,他们真的快乐吗?每个月的车贷压得喘不过气,就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面子"。而那些真正的有钱人,可能早就转向更低调的出行方式了。
当我们的社会把一个人开什么车当作评判标准时,这个社会就已经病了。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用他开的车来衡量,而应该看他为社会创造了什么。那个外卖小哥送出的每一份餐食,都比豪车展厅里的任何一辆车都更有温度。
豪车的本质是什么?是四个轮子加一个铁壳子。它本不该成为划分阶层的工具,但在资本的精心包装下,它变成了收割中产的利器。下次当你被4S店的销售忽悠得晕头转向时,不妨想想:你需要的真的是一辆豪车,还是被资本制造出来的虚荣心?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务实的精神,少一些浮夸的炫耀。与其追求什么"雷神之锤"大灯,不如多关注一下普通人的出行需求。毕竟,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维京战斧"的奢华,而应该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出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