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的增程式争议与转型思考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又说了:“我们坚决不做增程式!”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说得更直白了:“长城汽车打死也不碰增程式!”话里透着一股硬气。
长城一直坚持不搞所谓的“落后技术”,比如增程式。他们自己搞了个Hi4技术,觉得这玩意儿是独一无二的。2024年那会儿,长城赚得盆满钵满,可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就栽了跟头,利润少了近一半(减少了45.6%)。魏建军虽然没在技术上妥协,但也明白了个道理:价格定太高,根本撑不住长远发展啊!
魏牌MPV新车“雪藏”高山7?
4月21号啊,魏牌旗下的MPV新车——高山,开始预售了。当时高山8的预售价是32.98万,高山9是37.98万,但高山7呢?预售价直接给了个“????”的悬念。到了5月13号,新车正式上市,结果高山8卖30.98万,高山9卖35.38万,比之前的预售价便宜了不少。不过那个高山7还是没公布价格,这事儿就变得有点悬了。
说到“雪藏高山7”这个事,我觉得吧,可能是魏牌“留了一手”,专门用来对付竞争对手可能会有的反击呢。
魏牌高层换帅新车上市命运多舛
回顾这款命运多舛的车型,2023年10月,魏牌的高山车型终于上市了。就在新车上市前,魏牌高层突然发生了变动,陈思英留下了一封“离别信”,说是“家庭原因”离开了魏牌,辞去了魏牌CEO的职位。你说巧不巧,这么重要的新车上市之前,一把手居然连夜走了。这种剧情,本来也就只能在电视剧里看到吧。但后来想想,这不就是现实生活嘛,真的让人感慨“艺术源于生活”。所以呢,大家心里就有数了,这辆新车高山,估计是没什么好结果了。
魏牌高山销量低迷的背后
数据显示啊,自从魏牌的高山这款车上市以来,卖得那叫一个惨哪。最高的时候一个月才卖一千辆,大多数时候都不到五百辆,这销量真是让人提不起劲儿来。为啥卖这么差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嘛,魏牌成立这么多年了,领导层换得太勤啦,一年换个一把手,简直就是家常便饭。第二个嘛,这车的配置(就是那个SKU)太不合理了,车子本身的实力也不够强,根本就顶不住像腾势D9这些对手的竞争压力。
结果呢,一年半之后,全新的高山来了,摇身一变,不仅车身加长了,还用上了新的Hi4技术,价格也降下来了。从一开始的高高在上,到现在放低姿态,长城汽车终于明白了,光靠高价是没法打长久战的。
长城汽车的高端化之路挑战与机遇
2024年,长城汽车全年赚了126.9亿人民币,比上一年一下子涨了80.76%。这一年,哈弗、皮卡和欧拉这三大块卖得少了,但魏牌和坦克卖得多。分析一下,长城这几年一直在往高端市场发展,虽然卖得少点,但赚的钱利润率很高,所以整体利润还是涨了不少。
不过到了2025年,情况就不一样了。今年第一季度,长城总共卖得少了6.73%。哈弗和欧拉还在往下掉,魏牌虽然涨了一点,但规模太小,起不了大作用。长城主打高端市场的坦克品牌,销量也掉了14.63%。受这个影响,第一季度长城只赚了17.51亿人民币,比去年少了整整45.6%。
情况越来越不好,到了4月份以及前4个月,长城的销量还在下降,坦克品牌的上升势头也被打断了,彻底没了之前那种猛涨的感觉。
燃油车打价格战成风潮
从理论上讲,“高价撑不了太久”这句话还挺靠谱的。首先呢,今年开始,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啥的,都在疯狂搞“一口价”,自己先把价格里的虚高部分挤掉,主要是为了应对现在不太景气的燃油车市场。你看,连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豪华品牌都把价格降了不少。这么一来,整个汽车行业以前那种赚大钱的好日子算是结束了。
长城汽车利润下滑探因
第二点呢,2024年长城汽车靠着卖高端车,净利润一下子涨了80.76%,毛利也达到了19.51%。你想想啊,长城旗下有好几个品牌,既有便宜的也有贵的,能有这样的毛利可不容易。不过呢,高利润的好日子可能要结束了,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竞品冒出来了,这些车跟长城的车差不多,但价格更便宜,消费者一比较,就可能不选长城那些贵的车了。
今年第一季度,长城的毛利降到了17.84%。为啥降了呢?主要是哈弗好几款车搞了个“一口价”的销售政策,还有坦克品牌的销量也下滑了,所以才出现了这种情况。
长城汽车的高价策略教训
不管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还是看自己家的财务数据,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卖太贵的东西是打不了持久战的。
以前大家总说长城不妥协,不搞那种“拼到流血”的价格战,但也并没有完全否认会参与到价格战里去。就像前面提到的,老款的高山车型在定价上有点问题,价格定得太高了,而它采取的那种“反着来”的价格战策略,实际上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还不小呢。
长城汽车价格调整势在必行
今年来,长城旗下的车价正在慢慢恢复正常啦,魏牌的高山不是第一个调价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虽然不搞落后的增程式技术,坚持用Hi4插混是对的,但是哈弗、魏牌,连坦克品牌的车价都得赶紧调整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儿了。
最后嘛,大家就想问一句,这次全新的高山能不能跟腾势D9拼一拼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