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

说起来,这比亚迪到底有多大,你或许会好奇,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最关键的一步到底藏在哪,掰手指一数,这背后的盘棋可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河南铁了心要搞工业,说白了,谁家城市没把产业基础当命脉,高楼再多,没活水的工厂撑着,城市就是个漂亮的空盒子。

你别说,这车这一行,谁都知道,老大难——市场格局像石板一样死沉。

你看那欧洲厂,守在东北多年,韩国的车企,每次提起北京都像谈自家后院,美国只愿和上海玩,至于日本,跑去广州蹲点,剩下的零零散散合资厂,有点像餐桌边落下的面包屑。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以前河南也试过蹭这口“汽车饭”,燃油时代引进过东风日产、海马、奇瑞这些老牌大佬。

甚至郑州那块地冒出来个“海马公园”,听名字都觉得炒鸡潮。

奇瑞在开封弄了个唯一的双基地,乘用车和商用车一起搞,还顺手搞了KD出口研发,可惜这份野心,没让河南一炮而红,反而总是像个备胎。

本地品牌里,宇通算牛的了,客车做得像样,后来靠新能源转型,算是摸到点门路。

宇通的新能源产品,那可是有点意思,不光公交车,还什么卡车、环卫车、工程机械,连国外都卖得风生水起。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2023年出口突破万辆,2024年又出了个84.6%的同比增幅,有那么点意思。

但你要说车圈最后聚光灯在哪里,乘用车才是王道,咱都知道,谁家里要买车,是不是选个客车带娃?

瞅瞅历史,钱老1992年那会儿就给出建议,文件递上去,9天就回了,就这效率,不服不行。

河南等到了电动汽车大爆发的历史窗口,机会终于摆在桌上。

决心这东西,河南不缺。

2021年9月,和比亚迪一拍即合,签个协议,37天就开工,17个月完工投产,这速度,堪比下楼吃个麻辣烫。

2023年,比亚迪郑州航空港产能最大,用工也多,整车生产基地上线,等于把河南新能源产业拉到了全国版图上的C位。

可不仅仅是比亚迪,宁德时代也挪了窝,到洛阳一扎根,把当地直接推到新能源产业链的重心。

别忘了多氟多、许继电气、信大捷安这些本土零部件公司,人家组了个“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整车-配套设备-物联网”全产业链,标准答案全都有。

以比亚迪当龙头,郑州航空港直接定格出31.4平方公里的汽车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是密。

郑开汽车产业带里,十来家知名车企,百余家配件企业挤着,90%河南车型和产品都能在这儿找到,一年整车产能两百万台,“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是夸张,是真格的。

郑州的存在感也翻了倍,上汽出口基地就在这,2024年郑州制造的出口车型就咔咔上了31万台,你说牛不牛。

出口数据也不低,2024年河南汽车出口电动款式达88.5亿元,涨了91.4%,国际陆港这平台一用,河南的车能“直接开出国”,不是嘴上说说。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这还没完,全国首家新能源科普馆“迪空间”2024年10月就开张了,想学习的,一票直达。

2025年8月,还有全球首家全地形新能源专业赛车场,听名字就有点炸,谁能不心动。

来看看全国数据,2024年1到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一出,有点惊。

安徽那边,合肥硬是干翻了85.53万辆,全国第一名,河南也在后头稳稳地站着,37.51万辆,进了前十,这步够坚实。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回头看港区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新材料并列成“大三千亿”,一区之内,聚了百余配件企业,十来家整车品牌,像比亚迪、创维、上汽、启辰、极力、海马,外加佛吉亚、法国埃顿,挺国际范。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河南的布局,还真不是乱枪打鸟。

整车产业大本营在郑州、开封,比亚迪、上汽、宇通、奇瑞都在列。

洛阳专攻关键零部件,宁德时代就是旗杆。

南阳、鹤壁、焦作、新乡等点儿管汽车配件,各地分工,各吃各碗饭。

新的官方数据到了,2025年7月,说河南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涨了25.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幅直接389%,锂离子电池产量99.3%的涨幅,整个产业进步比坐火箭还快。

说到底,为啥么要拼了命搞新能源汽车,造大飞机?

乖乖,其实就是把一整条产业链拉得足够长,创造桶底的就业与竞争力,让“一个企业的成就”变成“众人的盛宴”,上下游企业统统带动,谁会拒绝?

咱郑州比亚迪工厂东边,还搁着郑州国际陆港,占地50平方公里,物流玩得溜,工厂到集装箱免板车,整车直达欧洲只需15天,100万辆新能源车和配件仓储都能坐稳。

这产业需求不是闹着玩的,并不是等产能井喷后才布局,真等到“爆发点”,那真的是“黄花菜都凉了”,机会总是留给提前动手的人。

现在转头问一句,比亚迪究竟有多大?

老话说得好,看一个企业有多大,不能只盯着它自己卖了多少,还得数一数,周围的池子有多宽,这个产业里连锁反应到底够不够劲爆。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比亚迪之于河南,其实像是给这片土地装了个“发动机”,带动的不仅仅是工厂流水线,还有上下游数十万人就业,还有那些正在被激活的创新和研发团队。

但话说回来,河南的突破点到底在哪?

同样还是那个产业链。

在老一代工业里,布局总是靠“和尚头”出家,每家只管自家工厂,零部件和原材料东拼西凑,效率低下。

新能源汽车赛道不一样,原材料、核心零件、智能设备、整车制造、销售物流、海外市场,像串串糖葫芦,一环扣一环。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比亚迪、宁德时代、多氟多、许继电气……你数数这阵容,各自为战?

不,是合力拉动,产业集群效应全开。

31.4平方公里汽车城,港区产业带,郑州国际陆港,物流能力拉满——货不是造出来就堆仓库,是连着火车、轮船,全球送达,搞得不像给河南造车,更像在世界舞台摆摊。

搞新能源汽车,成功不是“有一家大工厂”就够了,得有全链条协同,高效对接国际标准,才能不被“卡脖子”。

现在的趋势就是,新能源风口一来,哪些地方敢快动作,提前布局,从原材料到产品,再到销售,这一溜都得踩点。

河南这一步够稳,提前押注,比亚迪作为领军者,把各路关键环节都带上车,光是比亚迪工厂周边,相关配件公司、物流企业、上下游服务商,比赛谁能蹭到热点。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再说物流,郑州国际陆港和贾鲁河航道的打通,让河南不仅能境内运作,还能“通江达海”,直接面向世界级市场。

随便一查,15天新能源汽车就能运到欧洲,别人还在让场港装箱,这边已经把车开到了“大西洋”岸边,拼的不是一辆两辆,是百万辆配件的链式出海。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当然了,新能源说白了也不是什么万能药。

每个地方都想抢这个风口,可如果没有完整产业链,没有把控住核心技术,那点风潮很快就变成风中残烛。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但河南这次没偷懒,从产业链到就业、到出口、到科普馆,甚至赛车场,变着法地延展出新可能。

这些布局,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一步都踩在产业发展的脉门上,你慢一步,就可能被甩在身后,这年头连数据都能看出优劣势。

总结下来,比亚迪的体量,是“河南制造”升级的发动机,是让整个产业链都转动起来的齿轮。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破口,就在于提早构筑起完整生态,把各类资源统筹,把上下游衔接,把出口通道提前铺好。

“搞一颗螺丝不是难事,难的是把整个发动机装起来,把湖北弄得像小卖部那叫巧,把河南做成产业集群,那才是真本事。”

从工厂到陆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何领跑全国新赛道-有驾

现实告诫我们,产业升级就是赛跑,抢时间就是抢未来,“早布局早收益”,不是段子,是活生生的河南样本。

到这里,你问一句,新能源车会不会让河南一跃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产业重地?

那就看布局之后,谁能真正把技术、人才、物流、市场和生态链全压在车轮下,跑得比别人快。

互动一下,现在你觉得,河南未来的汽车产业,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你最期待看到哪个环节再爆一次?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