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高速充电乱象:3小时排队只为20km续航

五一假期,高速服务区充电桩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在高速服务区充电的遭遇:车辆续航仅剩20公里,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长队,每桩前至少有5辆车等待,有的司机非要充到90%才肯离开,预计排队时间至少3小时。

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移动电源供应车,即所谓的"电拉拉",120元只能充380公里,算下来每公里接近3角钱,价格堪比油车,而且充电过程中的焦虑感让人难以忍受。

这事儿让我想起了自己去年十一假期的经历。

当时也是在服务区充电,排了整整2小时才轮到,结果充电桩还坏了。

那种无奈和焦虑,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我差点就因为充电问题在高速上抛锚了。

这种情况其实暴露出几个问题:

首先,充电桩建设明显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

五一高速充电乱象:3小时排队只为20km续航-有驾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但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远远不够。

这就像在高速上建了很多加油站,但只有一两个油枪,怎么可能满足需求?

其次,充电桩分布不均也是一个大问题。

有些服务区充电桩多,有些却少得可怜。

这就导致了"扎堆充电"的现象,大家都往充电桩多的服务区挤,结果反而更堵。

再者,充电效率问题也不容忽视。

现在市面上的快充桩虽然标称是快充,但实际充电速度并不快。

而且,很多车主为了贪图便宜,非要充到90%才肯走,这不仅影响了充电效率,还增加了其他车主的等待时间。

最后,移动充电车这种"电拉拉"模式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价格实在太高。

1公里3角钱,这已经和油车差不多了,新能源车的经济性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

五一高速充电乱象:3小时排队只为20km续航-有驾

面对这种情况,我有几点建议:

1. 有关部门应该加快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建设,特别是在节假日前要提前做好准备。

2. 可以考虑在热门路线上设置临时充电站,就像临时加油站一样。

3. 对于充电价格,应该有统一的指导价,不能让"电拉拉"漫天要价。

4. 车主们也要提高充电效率意识,不要非要充到90%才肯走。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如果要开电动车跑长途,一定要提前规划好充电路线,最好选择有充电站的城市过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服务区的充电桩上。

毕竟,安全和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建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