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89!这是零跑汽车在2023年10月创下的月销量新高,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没料到,这家被认为“新势力中的小透明”的品牌,竟然在短短数月内杀出重围,一跃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耀眼的黑马。这个亮眼数字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零跑的年初销量目标曾被许多人看作是“痴人说梦”,结果却让人频频感慨现实的反转。那么:零跑是如何完成了堪称奇迹的逆袭?这种大跃进能否持续?更重要的是,它的崛起对中国汽车行业会带来多大的冲击?
从一开始,零跑汽车的销量目标就引发了一场“口水大战”。2024年,他们设定了全年25万台的销售目标,甚至声称要在2025年豪迈干到50万台!这番“豪言壮语”刚出来,就有人质疑:零跑的底气在哪?年初1月才卖了6358台、2月才8054台,别说年度目标,就这么点销量一看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人甚至说零跑是在“高估自己”。
但零跑创始人却不为所动,他们不只是对外表示对目标充满信心,甚至在内外都加速调集资源,开启“全面冲刺模式”。3月销量快速突破3.2万台,这直接打脸开年的那些质疑声音。但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从那之后,零跑的销量竟然每个月都在直线攀升,7月破5万、9月破6万,到了10月直接飙升到70289台!创始人在视频里兴奋地打出“感谢百万用户信任”的口号,情绪满满溢出屏幕。这波操作,彻底改变了不少人对零跑的预判。但不得不问一句:人家质疑的逻辑真的站不住脚吗?
零跑汽车的这一波销量狂飙,背后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跑得快的原因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剖。第一,车型布局精准。零跑的产品线分为高、中、低三档,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消费人群。要么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预算少但对颜值和智能化要求高;要么是家里有二孩三孩的家庭用户,对空间和性价比再敏感不过;还有高端市场的消费者,重视品牌和配置索要顶级体验。零跑的B系、C系、D系三大产品线,踩中了这些市场的核心消费痛点:8万元入门级代步款满足了年轻买家,15万-20万元区间的C系对家庭再友好高端的D系还给人以“走向世界高端场”的信号。
第二,相较于其他品牌,零跑还在用户需求上做得非常到位。以他们的C系列为例,专门为大家庭推出中大型六座SUV,甚至有家用MPV的设计。这一波操作不仅布局精准,还打破了那些认为“新能源车适合少人代步”的刻板印象。
第三,他们的市场营销策略玩得特别溜。既有互联网新人爱看的短视频营销,又有针对不同场景设计的小型活动,让车型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就像上面提到的创始人亲自上阵拍视频说感谢用户,既暖心又显得真实,赚足了好感。
可是在这场狂奔中,普通消费者的感受很复杂。许多人夸赞说,相比之前的高价电车,零跑的价格让新能源市场不至于只属于“有钱人”;但也有用户质疑,销量猛增背后的关键,是不是因为低价策略牺牲了产品品质?消费者对零跑的态度,其实还远远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既然问题出现,那零跑的这个疯狂销量又是不是说得过去呢?从表面上销量数据确实漂亮,可这背后却并非风平浪静。零跑的低价策略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自伤品牌层次的选择。一款B系列车动辄8万元起步,靠压低价格吸客固然能赢市场,但也让消费者对品牌的高档车型,以及质量问题多了几分疑虑。能坚持多长时间,还是个未知数。
尽管销量数字很好但个别用户体验却成为了“槽点”。网购零跑车型的年轻消费者中,有的投诉说自己的新车出现了智能中控死机的问题,也有报道质疑零跑家技术质量的耐久性。低价策略搭配高配硬件,是创新还是冒险?一时间舆论场上也出现不少不同的声音。
还有一点许多人认为零跑单靠销量来掩盖品牌在研发投入上的短板。新能源汽车这一行就像是竞技场,特斯拉、大众们正以极快速度掀起技术革命,然而零跑的研发支出却显得相对没那么高。这种投入模式之下,零跑的未来长期竞争力到底几何,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就在大家以为零跑正要靠销量维持稳步前进的时候,市场上被突然披露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零跑的技术发布会上,放出了它提前布局高端市场的重磅招——D19全尺寸旗舰SUV,让消费者直呼“不敢相信这是零跑的作品”。这款车不仅在设计上摆脱了以往的“低端影子”,被业内评价为彻头彻尾的跨级作品,其搭载的软件和硬件配置更是对标豪华品牌。这一下,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零跑这家企业:难道它不是单靠低价策略,而是已经悄悄准备好了全面升级?
但这种逆转也带来新问题。零跑试图在国内冲击高端市场,同时还疯狂扩展产能,这看似无可挑剔,却对供应链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另主导国内市场的高端玩家们可不会眼睁睁看着零跑抢走蛋糕,甚至部分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启动价格战以防零跑D系动摇自身阵地。这场竞争注定硝烟四起,而零跑是能笑到还是会中途烧断了卡链?
正当大家期待零跑在高端市场再下一城时,它的品牌“扩张红利”似乎出现了瓶颈。零跑在10月销量亮眼,但11月以来,多个地方的线下店里却出现了消费者排队退订问题。有人吐槽说自己经历了修多次智能故障;也有人反映提车后才发现配置仅是纸面数据,与真实体验差距不小。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开始显现裂痕,而每个负面评价背后,其实都可能影响潜在客户的决策。这些问题绕不开,成为零跑当前发展路上的“危险旗帜”。
竞争对手的研发频率似乎又把压力成功传导给了零跑。一家企业要稳健发展,真正的技术能力才是底层基石,而零跑目前在技术输入与研发投入能否和销量增速匹配,依然是隐藏在华丽成绩背后的一根刺。
更令人担忧的是,零跑的目标虽然提前完成,但面对2025年50万台的高调宣言,这个数字又是否真的具备完成的基础?在汽车行业,一个企业能否靠销量完成飞跃,从来不只是一个简单规则。这一路究竟低价能支撑多远,还得拭目以待。
零跑的崛起确实震撼,但也不必急于夸赞它“创造了新势力的奇迹”。提前完成目标确实是一种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真正跑在前列的赢家。销量的本质终究是一个表象,能持续赢得用户心智,才是长期的制胜关键。那些期待50万目标实现的声音,倒不如先来好好谈谈:在技术与品牌共进的时代,仅靠高性价比能否成为企业永远的护身符?
零跑今年干了“奇迹”,但你觉得明年的目标50万台,有希望变成现实吗?你是支持高歌猛进,还是觉得零跑该稍稍放慢脚步巩固口碑?怎么在爆款路径上持续走得更远?欢迎来谈谈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