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三大自主包馆,合资阵营失势,技术生态成焦点

成都,那个曾经以麻辣火锅和闲适惬意出圈的大城,今年的车展竟然整出个新高度,说真的,展位图一出来,多少在车圈混的老炮都不淡定了。

你以为合资巨头依旧C位稳如老狗?

不不不,画风变了,自主选手们直接包馆,气场两米八。

有时候你会忍不住想,这背后搞不好藏着门天大的玄机?

合资那些老熟脸失势了,国产军团突然翻身做主人,这场地盘争夺战,到底谁在导演、主角是谁、路人又是哪个?

咱来从头捋一遍,保证让你看明白,今年成都车展的“剧本”到底怎么写的。

娃娃头先扔出来——三大自主品牌齐刷刷包下整馆的场面,你要说这只是高光时刻的摆拍,那未免也低估这帮国产汽车厂的心气和底气了。

成都车展三大自主包馆,合资阵营失势,技术生态成焦点-有驾

试想一哈,奇瑞,真的不是闹着玩的,上半年就给咱整了126万辆销量,这么会下饺子,还怕交不了场租吗?

碰上风云X3L预售和T11正式量产这种大动作,谁还想分场地和别人挤来挤去?

面子摆在台上,里子靠的是腰杆子。

再看比亚迪,简直是“壕无人性”那一挂。

人家预定的九号馆里面,干脆直接开起了科技盲盒,把“天神之眼”、兆瓦闪充、仰望、方程豹、腾势这些旗下的招牌通通凑在一起。

从辅助驾驶到黑科技,再到新能源矩阵,现场俨然变成了一场不是秀的新车,而是展“生态”的大趴体。

至于长安,背靠央企爸爸,手上资源信手拈来,直接包下十号馆,一口气把启源、深蓝、阿维塔搬上大堂。

给人感觉不是来凑热闹的,是要和合资谈人生理想的。

哎,说归说,反观合资部队,多少显得有点灰头土脸。

奔驰还在四号馆守着老窝子,奈何空空荡荡,“半壁江山”都跑路了。

往年那些高冷大佬,现在成了“局外人”。

再往三号馆一瞅,鸿蒙智行上演首秀。

对面奥迪、岚图像被请来凑人头的。

此消彼长,这戏剧张力真的快赶上美剧了。

很多人看展喜欢比配置、盯价格,殊不知车圈已经跨进下一个时代的门槛。

展台比拼不是拼的单点车型,讲真,今年你跑遍一圈,发现重点压根没摆在新车身上。

反而是硬刚技术、拉大旗做生态,才是各家关注的决赛圈。

说起今年的技术展示,比亚迪展区绝对是封神之作。

光仰望U8那个“水上漂”环节就戳中了不少人的DNA,现场演绎“暴雨救命车”场景,不吹牛,有点像大片实拍。

“天神之眼”这个名字就够唬人了,实际体验更是带点魔幻色彩,L3级辅助驾驶,别人还在论文里头,这家已经拉到车展遛了一圈。

云辇Z智能控制配合空气悬架,地上跑天上飞,灵鸢无人机协同上演空地一体,打出的格局彻底打开。

不是造车,是做“车的世界”。

技术秀有人领风骚,生态战就得华为这位“军师”出山。

鸿蒙智行搭载全套数字舱和智能驾驶,把软硬结合了一锅端,聊操作、谈体验、搞融合,硬生生开辟出一条自家的路子。

成都车展三大自主包馆,合资阵营失势,技术生态成焦点-有驾

奇瑞这边,也不落人后,风云系列的第三代混动持续抢镜。

量产落地的T11技术,狂按内卷加速器。

别忘了长安,阿维塔的AVATRUTH超算,数据吞吐量吓人。

以前拼马力、现在拼大脑,真的是“车不是你以为的那个车”。

至于越野这块场地,怎么能让长城缺席!

全家桶款WEY、坦克、哈弗,完全就是一场家族排队赛。

但最出乎意料的,是212品牌,也赶着来刷“军魂”。

T01检阅官升级版,虽然只是挂个独立展台,但隔壁硬派大佬们无不虎视眈眈,这场越野电动转型的小型内战,谁也不敢说下把钥匙给谁。

归根结底,技术的内卷,已经卷到了产品底层逻辑里。

你看今年的展台,不是谁新发布一部小车就能抢风头,必须有能撑起长线、放大生态圈的货色,才能让观众投来好奇和敬意的目光。

还有一个很多外地小伙伴未必注意到的门道,那就是——西南市场,今年被盯紧了。

车展的展台布局,分明就是一场针对地域细分的包饺子大赛。

咱就说奇瑞威麟,特意为西南市场搞什么“全球智能皮卡生态”。

你以为皮卡就只有美国老乡喜欢?

错,咱西南这边山地多、路野狠,皮卡正是妙用。

上汽这边,荣威M7DMH、名爵MG4,一看就是瞄准丘陵地形的混动车型,稳住了山城“老司机们”的心头好。

猛士科技则在四号馆门口高调发力,豪横一点也不少,多半瞄着四川那股根深蒂固的越野文化。

这种针对性输出,不仅是产品线扩充,背后更有市场部战术算盘的“老妖精”级微操。

毕竟,打局不能洒水式乱撒,得懂得下对重注,点对点输送能量。

这些年,车展不光在比性能和参数,文化符号也成了“核武”。

红旗“礼兵”大阵和金葵花“国耀”照进民心。

这哪是单纯推车?

明晃晃是在借“国潮”东风。

情怀杀也没放过,看看212检阅官,主攻老一代军粉,要的就是爷爷级回忆杀。

各种文化象征混搭,谁说汽车圈不懂流量密码?

每个自主品牌既拼智力、卷肌肉,还会玩文化认同感,这种三维度竞技,是传统车迷想不到的新赛道。

回头一想,媒体日这一趟走下来,咱们也算见证了某种意义上的分水岭时刻。

曾经,合资是主角,国产是陪衬,现在越来越反着来了。

展场尺寸等于市占份额,玩技术成了新的勇者“通关密码”,比新车数的那一套,老江湖估计得淘汰了。

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原地踏步的只能做观众,走进生态革命圈的才是真正玩家。

成都车展三大自主包馆,合资阵营失势,技术生态成焦点-有驾

而对于还沉迷于“单车对比”的车迷、媒体和观众,是不是也该跟上步伐,抬头看看自家品牌的破局和晋级?

不得不说,这场包馆大战,其实是自主品牌生态体系的全新“涅槃”。

不再是一锤子买卖,不再是拼单一爆款,而是用整体技术力、市场下沉力、文化共情力“攒局”,搞出一派车市新江湖。

有时候,讲故事不如讲现场。

今年的成都车展,算得上是国产汽车工业写给世界的一份新作业。

三年前你还在感叹“合资大牌风采依旧”,三年后“C位”轮到家门口的孩子上台,时代齿轮的转动,有时真就来得这么猝不及防。

那个老套问题抛出来:你觉得,这场自主品牌的集体逆袭,会不会重写汽车行业的江湖版图?

评论区等你爆料和神评,整点真心话给大伙涨涨见识呗!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