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

最近汽车圈有个大新闻,三天时间卖出去一万多台新车,这数字放在哪个品牌都得乐开花。事情发生在哈弗身上,他们家新出的二代枭龙MAX刚开预售72小时,大订订单直接冲到10636台。要知道,这可是要交2000块钱真金白银的“大订”,不是随便点个预约按钮就能算数的。一辆中型SUV,预售价格13.88万起,能吸引这么多人抢着下单,背后肯定藏着点真本事。

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有驾

咱们先来聊聊这车到底“新”在哪。老车主可能还记得,第一代枭龙MAX去年5月才上市,结果今年年初销量突然掉到一个月只卖14台,简直像坐过山车。但这次二代车型一出来,直接把前脸和车尾重新设计了一遍,装上了贯穿式大灯,车标还能发光,乍一看跟新势力那些电动车似的。更绝的是,车头大面积封闭,连发动机舱的散热口都藏得严严实实,这招明显是在向新能源车的审美靠拢。有网友调侃:“以前觉得哈弗是硬汉风格,现在居然学会‘化妆’了!

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有驾

加量不加价,四驱成了标配

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有驾

要说最让老车主眼红的,肯定是二代枭龙MAX的配置升级。上代车型的轴距2800mm,这次直接拉到2810mm,后排乘客的腿终于不用憋屈了。后备箱平时能装540升的东西,放倒座椅直接扩容到1366升,相当于把双人床塞进了车里。但最狠的还在后头——全系标配四驱,入门款就给配了Hi4电混系统,综合功率238千瓦,扭矩595牛·米。这是什么概念?隔壁某品牌顶配四驱版卖到20万,这车入门款才13.88万,价格砍掉三分之一,动力反而更强了。有网友实测,这车满电状态下百公里加速6.8秒,馈电油耗居然只有5.3升,比某些号称省油的轿车还低。

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有驾

“智驾版”藏着黑科技,停车比老司机还稳

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有驾

这次预售卖得最火的要数智驾版,多花两万块就能买到长城最新的Coffee Pilot Plus系统。上个月有个博主做了测试,在地下车库让车子自己找车位,结果这车愣是在柱子之间绕了三个弯,一把倒进窄得连后视镜都快蹭墙的车位。更夸张的是“记忆领航”功能,每天上下班走过同一条路,车机自己记住路线,下次再开就能自动跟车、变道,连红绿灯都能识别。有车主在论坛里晒视频:“以前开燃油车总得盯着仪表盘,现在上下班路上能腾出手吃煎饼果子了!

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有驾

价格战里的“技术流”,长城这次押对宝了?

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有驾

别看现在销量火爆,其实哈弗枭龙MAX年初还惨到月销14台。这次换代直接把入门价砍了2万,顶配还比老款便宜。但长城明显没打算只打价格战,他们搞了个“技术全家桶”——智驾系统是纯视觉方案,不依赖激光雷达;四驱系统能自动解耦后桥,减少能耗;连电池都用了新型磷酸铁锂,冬天续航打折的问题改善了不少。这些技术名词听着玄乎,但落实到日常用车就是实实在在的省油、省心。难怪有网友说:“以前觉得国产车只会堆配置,现在连技术底子都硬气了。”

二代哈弗枭龙MAX预售72小时大订10636台,技术升级获认可?-有驾

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但用户用钱包投了票

当然,混动SUV市场从来都是修罗场。比亚迪宋L DM-i、奇瑞风云T9早就虎视眈眈,但这次枭龙MAX预售数据一出,对手们估计得重新做PPT了。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这车全系标配18.74度电池,纯电续航110公里,而竞品很多入门款只给8度电,纯电跑50公里就得启动发动机。对于每天通勤30公里的上班族来说,枭龙MAX能真正做到“一周充两次电,完全不用油”,光省下的油费一年就够买两部旗舰手机。

结尾留个悬念

现在最大的疑问是,这一万多个订单到底能不能转化成真金白银的销量?毕竟今年车市太卷,前有比亚迪降价,后有小米汽车搅局。但至少从预售数据来看,消费者已经用钱包证明了一件事:在价格屠夫和技术狂人之间,他们更愿意给认真造车的“技术派”投上一票。至于二代枭龙MAX能不能改写混动SUV的江湖格局,咱们不妨等第一批车主提车后再看——要是连最挑剔的东北老铁都能在零下20℃夸它四驱稳当,那这车可真要封神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