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云编辑部
编辑||小黄同学
供稿联系人||孙小军:18621617141(微信同号)
本文由车后风云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言
说起润滑油,普通消费者是盲目的,我曾经也是。甚至有车主把润滑油理解为汽油,加油认知为去油站加燃油。
一个小而又专业的润滑油市场引领车后市场便是必然,因为,润滑油依靠润滑,冷却,防锈和抗磨功能不仅保护汽车的心脏发动机,而且保护水箱,保障刹车系统的安全, 加上5000公里或季度换油的周期性保养。
少有人知道,制造高性能润滑油需要芯片,即高科技含量的添加剂。
中国八成以上的添加剂依赖进口,由路博润,润英联,雅夫顿和雪弗龙供给,壳牌的配方也不例外,润滑油的配方都是由专业的添加剂公司提供。
接下来,我们将用连载的方式,介绍壳牌车用润滑油,如何在中国市场由零做到No.1的。
艰苦创业,长远规划,几代壳牌人努力的结果,战略正确,战术执行,持之以恒,点点滴滴,颗颗明珠,串成壳牌润滑油,现在的地位。
第一篇:太阳升起,回归中国市场
基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壳牌曾经短暂离开中国大陆市场,随着中国宣布对外改革开放,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壳牌又重回中国大陆。
1980年,在北京设立国内第一家办公室
1983年,搬迁至和平门烤鸭店
图片取自网络
备注:壳牌车用润滑油业务,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之后,正式回归中国大陆。
1990年,壳牌中国总部,搬迁至北京朝阳区国贸大厦办公,后在2017年,搬迁至现今的国贸大厦B座30楼的新总部办公室。
每一次的搬迁,都预示着,壳牌在中国国内的业务,在加速发展。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起,壳牌在整个大中华区的业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之中,除了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加速落地和实施之外,壳牌自身的业务架构、市场策略的及时准确调整和部署,也有着很强的关联。
香港青衣油库-图片取自网络
1991年,随着香港青衣岛油库在的投入及使用,整个南中国地区,甚至中国其它更广泛区域内的壳牌产品供应,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即使对壳牌来说,青衣油库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投资项目。而更为重要的是,当即将走完第一个百年的时候,壳牌通过青衣油库,再次切实地表明了,壳牌对中国市场的长远承诺及看好。
但是,在青衣油库投产之前,壳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业务拓展,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基于当时的政策限制,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地区的所有外资企业,只能在国内开设一般性的办事处,并没有任何的进出口及贸易经营权限。
所以,在早期,壳牌和其他它外资企业一样,只能和一些有国家许可的贸易公司合作,例如供销社、物资公司等,通过在海外进口的方式,把壳牌的产品,进口到中国国内,以批发或贸易的方式,销售给客户。
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畅顺的年代,早期的壳牌销售,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电话邀约、陌拜、扫街),来寻找客户。经过不懈的努力,在1987年,壳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个代理商,东莞长安镇供销社贸易行,正式成立,并对外营业。
长安供销社旧址
长安供销社业务团队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个人:
东莞李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作为最早的壳牌代理商,或者说第一代壳牌业务员,强哥为早期壳牌车用润滑油的业务发展,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姚正星,壳牌广州办事处经理,也正是因为他,才有了第一个壳牌车用润滑油代理商。
早期壳牌订货会图片-右三为姚正星本人
至此,壳牌车用润滑油,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由于,当时国内的机动车数量并不是很多,且型号单一。因此,早期壳牌在中国大陆销售的润滑油产品,主要还是以摩托车机油及低级别汽柴机油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工业用油。
早期的壳牌产品—图片取自网络
1995年,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车用润滑油消费需求,壳牌与香港香港叶氏化工集团合作,在广东省湛江市共同投资成立湛江凌志润滑油有限公司,在国内正式生产壳牌车用润滑油产品。
随着湛江凌志厂的投产,壳牌在国内的代理商布局,也开始加快!截止到2000年,壳牌车用润滑油在中国的代理商数量,已经发展到近70家。
时至今日,这些早期加入壳牌润滑油的代理商,绝大部分,还在继续经营着壳牌车用润滑油,例如广东泰兴隆、以及现在的宁波佳贝涵、福州顺丰等。
壳牌上海商务中心-图片取自网络
经过接近15年的时间,及前后两代壳牌销售的共同努力下,壳牌公司的团队人数,也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
最具代表性的数字就是,广州办事处的员工,从早期的数名,发展到2000年的六十多人。
而其中,仅仅是车用润滑油部门的销售及内勤人员,就有三十多人,占了整个广州办事处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
文末
由于年代久远,文中所陈述的人物及事件经过,以及时间节点,与实际情况,会有一定的出入及不相符。
我们只是希望,尽我们之所能,将壳牌润滑油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历程,通过此篇连载,完整的陈述和展示给大家。
如有不实之处,或有出入的部分,还望各位同行,特别是曾经在壳牌工作过人,以及早期的壳牌代理商,指出文中的不足及有出入的内容。
我们会在后期的连载中,一一予以修正并公示。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类的连载,让大家看到,每一个成功车后企业和品牌,它的成长经历,究竟是怎样的?
全文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
烦请您点“在看”或转发朋友圈,
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