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那天,我正堵在高速上,一边刷着朋友圈里的摄影大赛,一边感叹人生就是从一个坑挪到另一个坑。结果一扭头,刷到条新闻,差点把方向盘掰下来——华为的4S店,就那一天,卖了8000台车!
啥概念?就是当咱们在高速公路上以龟速“停车赏景”的时候,人家店里跟过年赶大集一样,咔咔咔就把8000台车给订出去了。我当时就寻思,这世界是不是有点魔幻了?买车现在是按筐称的吗?难道买车送高速ETC,还带全年无限畅行卡?
也就一转眼的功夫,去年这时候,华为汽车的牌桌上还只有问界一个独苗,独臂奋战。今年倒好,直接凑了个“五界十车”的“葫芦娃兄弟”全家桶,从十五六万的入门级,到上不封顶的百万豪车,那阵仗,就差在店门口喊“BBA的粉丝们,时代变了!”
就说那个新款问界M7,简直就是个行走的“家庭矛盾调解器”。老婆要的大冰箱,孩子要的彩电,老爹要的零重力沙发,它全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9月底刚上市,7天就收了6万个大定,这哪是卖车,这是在印钞票吧?国庆节的热门景点,估计都没这么多人头攒动。
更邪乎的是,连旅行车这种在国内一直被当成“情怀税”的小众玩意儿,享界S9T,一个礼拜订单也破了1.3万。我以前老跟朋友说,在国内卖旅行车,那得是多想不开。得,现在脸有点疼。还有那个冲着百万去的尊界S800,也悄没声地卖了1.5万台。这下好了,BBA的销售们估计国庆假期都没过好,一边看着高速堵车,一边看着自家客户往隔壁跑。
网上有个段子说得特别到位:“以前买车,纠结的是BBA的配置;现在买车,纠结的是华为‘界字辈’该翻哪个牌子。”你别说,还真是那么回事。人家这已经不是单点爆破了,这是饱和式攻击。不管你兜里有多少钱,想干啥用,总有一款“界”适合你。
当然,订单接到手软,牛皮吹上天,这故事才讲了一半。9月份一个月交了5万多台车,手里还捏着11万张新订单,这泼天的富贵是接住了,可后面的活儿才是真考验。这就像一个厨子,接了个万人大宴的单子,菜谱是开出去了,满汉全席,山珍海味。现在就看后厨的锅够不够多,火够不够旺,能不能在客人饿得拍桌子之前,把菜端上来。
说到底,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力问题了。华为用一套组合拳,把智能驾驶、鸿蒙生态这些“软实力”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硬通货”,直接塞进了从十几万到上百万的车壳子里。它卖的不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一个“长了轮子的手机”。
这套打法,让传统车企有点懵。当别人还在跟你聊发动机有几个缸,零百加速快零点几秒的时候,华为直接把话题拉到了“你的车能不能跟我的手表联动?”这个维度。降维打击,有时候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所以啊,销量数字再疯狂,最终还得看这车能不能稳稳当当地开进咱老百姓的车库里。当路上跑的“界字辈”越来越多,可能咱们唯一的烦恼就变成了——以后服务区的充电桩,会不会比国庆的厕所还难排?这么一想,堵在路上的我,心里好像平衡了一点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