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技术正在成为中国高端新能源普及的急先锋。
这并不是病句,而是市场的反馈——30-50 万的高端市场,正呈现出对增程技术相当友好的态度。
但是,只用「能加油」来解释这样的市场表现,在逻辑上是有悖论的。它无法解释在不限牌城市,消费者依然倾向于选择可油可电车型的现实。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品牌拿下高端人群订单,靠得从来不是单纯的「给电机配油箱」,而是在电气化时代到来后,用一套领先于以往豪华汽油车的动力系统,通过「可油可电」、甚至更智能的表现,满足了当下高端市场的消费需求。
而这其中极具现象级效应的标杆,当属赛力斯。
近期发布的赛力斯年报显示,以赛力斯超级增程技术为基底的问界系列快速崛起,帮助公司实现扭亏为盈——2024 年赛力斯新能源售出 42.69 万辆新车,其中问界 38.91 万辆,是利润贡献的绝对主力。
这套赛力斯倾注多年心血不断探索的动力系统,成为缓解用户续航焦虑、拉开与传统豪华车型差距的基础,也是最具功底的能力。
2025 年注定是高端增程 SUV 的血战之年,赛力斯的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将如何守住、并继续开拓市场?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赛力斯自 2016 年以来对超级增程技术的探索和成长入手。
不懈探索
具有好的保电能力、良好的 NVH 表现和使用经济性。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是重庆赛力斯集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在 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所提到的增程方案能够令用户满意的必要特性。
将它再精简,就是「续航无忧、静谧舒适、省心省钱」。
当下来看这十二个字,看到的只是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决策因素。但放在多年前,它更像是一种信念,一种对未来的预见,是一种关键判断和道路选择。
这种判断和关键选择,用赛力斯集团董事长( 创始人)张兴海的话来说,则是中国汽车转换新能源赛道,最关键的是要掌握核心技术。
「我们‘穷怕了’。这个‘穷’不是指财富上的‘穷’,而是指在技术和品牌层面上的‘穷’。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品牌溢价能力,我们就‘穷’。」
于是,从 2016 年决定转向新能源赛道开始,赛力斯从没有停止过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
随之而来的,则是 2019 年第一代增程器实现了全场景纯电体验;2020年第二代增程器,大幅度提升了保电能力;
2021 年,第三代增程器行业首推并聚焦油电转换率,油电转换率达到 3.2kWh/L;2023 年,第四代增程器将油电转化率提升到 3.44kWh/L、并实现了「多场景无感发电」。
直至 2024 年 11 月,集「静谧无感、高集成、高效率」三大优势的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的诞生。
这一全新的超级增程系统,将油电转换率提升至 3.6kWh/L 以上,最高热效率达 44.8%,居行业量产发动机领先水平,满油满电续航最高 1440km,常用工况下增程器噪音感知频次降低 90%,NVH 表现优于业内其他增程产品 2~4dB(A)。
更为重要的,则是智能化的加入为其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
根据官方披露,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让增程系统由过去的基于规则工作的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基于智能控制方法的主动工作模式,可以自动识别超 1100 种行车场景和用车习惯并进行决策,在 -40℃ 至 60℃ 的温度区间中,懂人、懂车、懂路来提升用户驾驶乐趣、改善用户体验、降低全域能耗并提升安全性。
M 记重拳
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如果说选一款最具代表性的车型,答案当中必然会包括问界 M9!
这样的地位,来自它无可置疑的市场表现。数据显示,问界 M9 自发布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 18 万台,连续 11 个月蝉联中国市场 50 万级豪华车型销量冠军,成为国产豪华车最重要的代表。
3 月 20 日,问界 M9 2025 款强势登场,27 天大定突破 40000 台,再次树立了新时代旗舰 SUV 的豪华标准与价值标杆。
问界 M9 2025 款采用了 52 度电的电池和赛力斯超级增程技术,馈电油耗为 6.9L/100km,CLTC 综合续航里程提高到最高 1474km。
这样的提升,官方给出的解释,来自智能能量管理算法的进一步迭代。
车辆可以根据路况、电池 SOC、驾驶习惯动态切换纯电/增程模式,综合续航提升 15%,并且支持城市、高速等全场景自适应。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问界 M9 与起售价更高的奔驰 GLE、宝马 X5、奥迪 Q7 做对比。
这样的对比,包括油耗和动力。
譬如,同在 WLTC 标准下,这三款传统豪车的百公里综合油耗最低分别为 8.5L、8.7L、9.6L,高于问界 M9 6.9L/100km 的馈电油耗;
在新能源时代,传统豪车的动力优势也在被瓦解,奔驰 GLE 最高 270kW、宝马 X5 最高 280kW,以及奥迪 Q7 最高 250kW 的功率,皆不及问界 M9 增程版 365kW 的最大功率。
同时,问界 M9 用零重力座椅、激光投影、车载冰箱等新的或以往百万豪车才有的舒适性配置,以及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体验,在新能源时代,给出了「豪华」新的定义。
这样的全方位对比之后,用户可以轻松看到,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通过数据、AI 实现的更为舒适性的智能体验,问界 M9 都展现出明显优势。
也正因为如此,问界 M9 2025 款上市 27 天就获得了 4 万辆大定。
而同样采用了赛力斯超级增程技术的问界 M8,通过更好的价格(35.98 万起)、更长的续航里程(最高 1526km),也正在争抢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
3 月 6 日,问界 M8 开启预售;一个月后,官方宣布,这台车已经拿到了 15 万辆的小订订单。
而在 4 月 16 日上市一小时后,问界 M8 的大定数量迅速突破 2 万台,再次证实了问界在中国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的地位。
在路上
最后,来算下数,同时看看 BBA 在干什么。
先看赛力斯的变化。
作为赛力斯的绝对销量担当,2024 年销量翻三番(+309.9%)的问界品牌全年成交均价达到了 40.2 万元,助力赛力斯营收翻三番(+305.04%)、扭亏为盈(59.46 亿元)。
甚至,赛力斯拿到了 26.21% 的总毛利率,超越特斯拉(19.8%)、比亚迪(23.94%)、理想(19.8%)。
再来看传统豪华车企的代表 BBA。
奔驰、宝马、奥迪三家, 2024 年的全球营收、利润、毛利率都出现了下跌。尤其是在华交付量,奔驰、宝马、奥迪全年分别下降 7%、13.4%、11%,成为业绩下降的关键因素。
也正因为如此,奔驰高管才会在财报会上说,乘用车业务利润的下滑,主要源于「销量下降(尤其是在中国)、定价能力不足以及车型组合不利」;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也直言「中国市场(2024 年)持续疲软显著拖累了整体表现」。
虽然没有点名,但问界,已经成为全球车企在华无法绕开的友商品牌。
进入 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重组,包括豪华车市场格局的重组,却已然是无法避免。超越BBA,不再是中国汽车品牌的口号,它已经成为了行动,成为了「在路上」,就像赛力斯正在努力的那样。
而这样的「在路上」,最终要比拼的,一定还是核心技术,以及它能够带来的、油车不能给到的核心体验。
正如标题所言,增程技术能拿下中国新能源高端市场,靠的从来不是「油箱」。
(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