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在路上开车,尤其是在高速上,可能都碰到过这么个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场景:一辆外形挺酷炫、看着就很有科技感的新能源车,却不紧不慢地在中间车道或者慢车道上行驶,速度可能也就八九十公里每小时,跟它那个“零百加速”几秒几秒的宣传形象反差巨大。
你超过它的时候,可能还会下意识地看一眼车尾,发现贴着“增程版”之类的字样。
这时候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这车主是新手上路,还是就喜欢这种慢悠悠的驾驶风格?
明明是能用电也能用油,动力参数看着也挺唬人的,怎么到了实际路上就变得这么“佛系”了呢?
其实,这背后并不是车主们不想开快,而是增程车这种技术路线,在某些情况下,藏着一些让车主们不得不小心翼翼驾驶的“难言之隐”。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为什么有些增程车在路上会显得那么“龟速”。
首先得说清楚,增程车到底是个啥。
简单理解,它本质上是一辆电动车,轮子始终是由电机驱动的。
但它又比纯电动车多了一样东西——一个汽油发动机,我们管它叫“增程器”。
这个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任务就是烧油发电,然后把电存进电池里,或者直接供给电机使用。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就是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没电了就去加油站加油,跟开油车一样方便。
听起来是不是很完美?
既享受了电车的安静平顺,又没有充电的烦恼。
问题就出在这个“烧油发电”的过程上。
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时候,比如电量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增程车开起来跟一辆纯电动车没任何区别。
电机驱动,动力响应特别快,踩下踏板车子就往前窜,又安静又顺滑,在市区里开简直是享受。
这时候的车主,那是信心满满,感觉自己开的就是未来科技。
可一旦遇上长途出行,电池里的电用得差不多了,比如说掉到了百分之二十这个警戒线以下,情况就可能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为了保护电池,防止过度放电损伤电池寿命,车辆的管理系统会自动介入,开始限制电机的输出功率。
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跑了很久之后体力不支,教练就会让他降速,不能再冲刺了。
反映到车上,就是你感觉车子“没劲儿”了。
有些早期的或者增程器功率比较小的车型,动力限制得会特别厉害,最大功率可能直接被砍掉一半。
原来零百加速六七秒的车,现在可能需要八九秒甚至更长。
这个变化在高速上超车时会变得特别要命。
想象一下,你跟在一辆大货车后面,看准了一个机会,准备变道超车。
你像往常一样深踩油门,心里想着车子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结果车子只是不情不愿地、慢悠悠地提速,半天超不过去,跟大货车并排跑着。
这时候旁边车道可能还有车快速接近,那种被卡在中间进退两难的紧张感,经历过一次就绝对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所以,很多有经验的增程车主,一旦发现电量不多了,就会变得格外谨慎,不敢再轻易做一些需要急加速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车速也就降下来了,安全第一嘛。
他们不是不想快,是真的不敢快,因为关键时刻车子可能不给力。
其次,就是那个让很多车主心里滴血的问题——油耗。
增程车宣传的一大亮点是省油,在市区里,电量充足的情况下用电,或者发动机在最高效的转速下不紧不慢地发电,油耗确实可以控制得很低。
可一旦上了高速,尤其是在亏电状态下,这台增程器就得拼了老命工作了。
高速行驶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功率来克服风阻,这时候增程器不仅要发出足够的电来维持车辆高速行驶,还得抽空给电池充点电,简直是超负荷运转。
这就好比让一个平常只负责慢跑的人,突然去参加百米冲刺,他能跑,但会累得气喘吁吁,效率极低。
反映到油耗上,就是数字会变得非常难看。
不少车主都反映,自己的增程车在亏电跑高速时,百公里油耗能轻松上到8升、9升,有些车型甚至能超过10升。
这个油耗水平,比同级别的很多纯燃油SUV还要高。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辆挂着新能源牌照的车,在某些工况下竟然比油车还费油。
车主们开玩笑说自己是“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这可不是瞎说的。
面对这样的高油耗,最直接有效的省钱办法是什么?
就是降低车速。
物理学告诉我们,车速越快,风阻越大,能耗是呈指数级增长的。
有测算表明,车速从120公里每小时降到100公里每小时,能耗能降低将近百分之二十。
为了让油表下降得慢一点,也为了让自己的钱包不那么受伤,很多车主就主动选择了“经济时速”,在高速上保持90到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
所以你看到他们开得慢,其实人家是在精打细算地省钱呢。
还有一个比较影响体验的因素,是噪音。
电车的一大优点就是安静。
但在亏电状态下,增程器一旦启动,特别是高负荷运转的时候,那份宁静就被彻底打破了。
尤其是一些早期车型用的小排量三缸发动机,运转起来的噪音和振动会比较明显,声音听起来单薄又嘶哑,跟拖拉机启动似的,完全没有高级感。
开着一辆几十万的车,一加速,发动机舱里传来这样的声音,不仅自己听着难受,感觉也很掉价,生怕路人投来异样的眼光,以为这车出什么毛病了。
为了维护那份体面和驾乘的舒适感,很多车主也会下意识地温柔驾驶,尽量不让发动机进入那种声嘶力竭的状态,结果就是车速自然也快不起来了。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问题更多是出现在早期或者技术方案不够成熟的增程车型上。
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一个特别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迭代速度非常快。
现在市面上新一代的增申博车型,比如理想、问界等品牌推出的新款,已经针对这些痛点做了大量的优化。
它们换上了专门为增程系统开发的、排量更大、热效率更高的四缸发动机,发电能力更强,效率也更高。
这就意味着,即使在亏电状态下,它们也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保证车辆的动力性能不会有明显衰减,同时高速油耗和噪音也控制得相当出色。
所以,增程车“龟速”的现象,正在随着技术的成熟而逐渐成为历史。
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慢悠悠的增程车,更像是一个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时代印记,它提醒着我们,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普及,都必然会经历一个从不完美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