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林下夕)
政策核心变化与适用范围
根据2025年9月26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这一政策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管理从相对宽松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
具体适用范围:
商品编码:海关商品编号8703801090项下的“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其他载人车辆”。
车辆类型:纯电动乘用车(包含符合该定义的纯电动载人车辆)。
实施时间: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前已签订的出口合同可按旧政策执行。
- 企业资质要求与准入条件
企业要申请新能源汽车出口许可证,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法人资格: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在商务部完成备案。
生产资质:企业需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产品认证:具备有效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
售后服务能力:具备与出口规模相适应的境外售后维修服务能力。
企业将根据境外售后网点数量和出口规模被分为不同类别,享受不同的授权政策:
一类企业(境外网点50个,年出口10000辆以上):可授权7家出口经营企业。
二类企业(境外网点10个,年出口2000辆以上):可授权5家出口经营企业。
三类企业(境外网点5个,年出口500辆以上):可授权3家出口经营企业。
出口许可证申请流程
申请时间节点
年度申报:每年9月10日前,企业需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
名单公示:每年10月公示下一年度符合申领条件企业名单,12月正式发布。
许可证发放:每年12月15日起开始发放下一年度出口许可证。
- 具体申请步骤
材料准备:准备企业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出口合同等基本文件。
平台申报:通过“全国汽车出口管理平台”提交申请。
部门审核: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初核后报商务部,会同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审查。
许可证领取:审核通过后,企业到商务部授权的许可证发证机构领取出口许可证。
必备申请材料清单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基础证照类: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经营场所证明
资质证明类: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复印件
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CCC认证)
出口合同或协议
技术文件类:
车辆技术参数表
产品检测报告(由指定检测机构出具)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报告
海事备案材料(针对锂电池车辆):
UN38.3测试报告(锂电池安全测试)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报告
危险品包装证明
- 海关申报与通关流程
取得出口许可证后,企业需按以下流程完成出口通关:
申报前准备:确保产品符合目的地国家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单一窗口申报: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交报关单、合同、发票等文件。
运抵报告:货物运达海关监管场所后,场所经营人向海关提交运达报告。
查验放行:海关根据风险判定是否查验,查验通过后予以放行。
离境结关:货物出运后,海关对符合条件的报关单进行结关。
特殊注意事项
新能源汽车专项要求
监测平台:生产企业需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状态监测平台,与国家和地方监测平台对接。
溯源管理:为每辆车建立档案,实施动力电池溯源信息管理。
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承诺制度,包括质量保证、零部件回收等。
风险规避要点
时效性:出口许可证有效期为发证之日起6个月,逾期需重新申请。
一致性:确保申报信息与实际货物完全一致,避免因信息不符导致通关延误。
目的地合规:提前了解目的地市场准入标准,如欧盟CE认证、美国FCC认证等。
中国纯电乘用车车出口新旧政策对比
实操建议与常见问题
过渡期安排
对于2025年底前已签订合同但未执行完毕的出口业务,建议企业:
尽可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出口清关。
如无法按期完成,及时与国外客户协商调整合同条款。
提前准备2026年度的出口许可证申请材料。
常见问题解答
Q: 二手车新能源汽车出口是否适用新规?
A: 是,二手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样需要办理出口许可证,且车辆需符合目的地市场准入标准。
Q: 如果企业未取得出口许可证擅自出口会有什么后果?
A: 将面临货物扣留、罚款处罚,严重者可能被暂停或取消出口资质。
Q: 出口许可证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A: 实行“一批一证”制,每证仅限一次报关使用。
本指南基于最新政策整理,具体执行请以主管部门的最新规定和解释为准。建议企业在开展出口业务前,及时向当地商务部门和海关咨询最新要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