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

最近,车圈里有一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讨论。

这事关乎两家我们国家非常厉害的汽车公司,比亚迪和吉利。

一家知名的汽车媒体做了一次挺有意思的测试,他们把这两家公司最新、最受关注的混动轿车拉到一起,进行了一场硬碰硬的续航比拼。

结果出来以后,让不少人大吃一惊,被很多人看作是混动技术“领头羊”的比亚迪,在这场特定的比赛里,居然没有跑过吉利。

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有驾

这个结果在网上一公布,立刻就引来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人觉得不可思议,有的人觉得比亚迪的宣传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说清楚,看看这个结果对我们普通买车的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咱们得知道这件事的背景。

前不久,比亚迪发布了他们最新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首批搭载这项技术的车就是秦L和海豹06。

当时比亚迪的宣传可以说是非常震撼,说是在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能低到2.9升,一箱油加满电,综合续航能超过2100公里。

这个数据一出来,基本上就给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因为它意味着开车的成本可以降到非常非常低,几乎重新定义了大家对省油的认知。

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有驾

而另一边,吉利汽车作为老牌的强者,在新能源技术上也是奋起直追,他们的雷神混动系统同样以高效省油著称。

所以,当这两家的王牌产品碰在一起的时候,大家自然都想看看到底谁更厉害。

于是,汽车之家就做了这么一次测试。

他们不是在实验室里跑,也不是在城市里慢慢开,而是选择了一种最极端、最考验车辆极限性能的方式。

他们自己花钱买了两台新车,一辆是比亚迪秦L DM-i,另一辆是吉利银河L6。

两台车都把油箱加满,电池充满,然后从北京出发,一路开上高速,目的地是广州。

整个过程,车速基本上都保持在每小时120公里,这是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

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有驾

车里坐着三个成年人,模拟我们一家人出门旅游的满载情况,空调也开着。

为了保证公平,开一段路之后,两辆车的司机会互相交换,这样就排除了因为个人驾驶习惯不同而带来的影响。

他们就这么一直开,不开到车子彻底没油跑不动了绝不停车。

可以说,这种测试条件,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日常开车要苛刻得多。

我们平时开车,有快有慢,有堵有停,很少有人会连续十几个小时一直以120公里的时速狂奔。

所以,这次测试考验的,是这两款车在最耗油的高速工况下的“底线”在哪里。

最终的测试结果是这样的:吉利银河L6,它的油箱是60升,最终跑了1267.3公里才停下来。

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有驾

经过计算,它在高速上亏电行驶的平均油耗,大概是每百公里5.09升。

而比亚迪秦L DM-i,油箱是65升,比吉利还大一点,最终跑了1163公里。

计算下来,它在同样条件下的高速亏电油耗,是每百公里5.65升。

从数据上看,无论是总续航里程,还是高速油耗,在这场极限对决中,吉利银河L6的表现都更好一些。

这下问题就来了,很多人看到这个结果,第一反应就是疑惑:比亚迪宣传的2.9升油耗、2100公里续航去哪儿了?

怎么实际一测,差距这么大?

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虚标”呢?

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有驾

其实,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厂家宣传的油耗是怎么来的。

不管是比亚迪的NEDC标准,还是吉利用的CLTC标准,它们都是一种在实验室里、在特定规定下测出来的数据。

测试时,车辆是在一个滚筒机上按照预设的程序跑,这个程序模拟的是城市、郊区、高速等各种路况的组合,但关键在于,整个测试过程的平均车速非常低,大概也就每小时三四十公里,并且包含了大量的减速和停车环节。

对于现在的插电混动车来说,这种低速、走走停停的工况正是它们最擅长的。

因为它们可以大量使用电动机驱动,发动机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启动一下,甚至还能在刹车时回收能量给电池充电。

所以在这种测试规则下,它们能做出非常低的油耗成绩。

这个成绩不是假的,但它是在一个相对“温柔”的、理想化的场景下得出的。

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有驾

而汽车之家这次的测试,恰恰是这种理想场景的反面。

全程120公里时速巡航,对任何车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车辆需要克服巨大的风阻,发动机必须持续高功率运转,根本没有机会休息,也没有刹车减速的机会来回收能量。

这就好比让一个长跑冠军去参加百米冲刺,虽然他也能跑,但这并不是他最擅长的项目。

所以,油耗比官方宣传的高出一大截,是完全正常和可以预见的。

这次测试,不是在验证厂家宣传的上限有多高,而是在探索车辆在极端工况下的下限有多低,这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更有参考意义。

那么,为什么在同样严苛的高速测试下,两款车的表现还会有差异呢?

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有驾

这就涉及到它们背后混动技术的设计思路不同了。

比亚迪的DM-i系统,核心理念是“以电为主,用油为辅”。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优先使用电力的车,发动机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的是一个“发电机”的角色。

在城市里开车,频繁启停,DM-i的优势就发挥得淋漓尽致,它能让车辆尽可能地像一台纯电车一样行驶,安静又省钱,所以越堵车越省油。

但在持续高速行驶时,情况就变了,发动机需要长时间直接驱动车轮,同时可能还要分心给电池充电,这对于一个以“电”为核心的系统来说,就不是最高效的工作区间了。

而吉利的雷神混动系统,在设计上更侧重于“油电并重”。

它匹配了一个多挡位的混动专用变速箱,这有点像我们传统燃油车的手动挡或自动挡。

比亚迪败北,吉利逆袭,高速续航测试冠军易主-有驾

在高速巡航时,这个变速箱可以挂上一个更合适的“高速挡”,让发动机能在一个相对更低、更经济的转速下工作,来维持120公里的时速。

这就好比我们开手动挡车上高速会挂到最高的挡位一样,发动机不用声嘶力竭地吼,自然就更省油。

所以,在这次纯高速的比拼中,吉利这套系统的设计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总的来说,这次测试的结果,并不能简单地定义为谁好谁坏,或者谁“赢”了谁“输”了。

它更像是一次公开课,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没有哪一种技术是万能的,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适用场景。

这两款车都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都代表了世界领先的混动水平。

这次测试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帮助我们消费者看清了这一点。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大城市,每天上下班都要经历拥堵的上班族,那么比亚迪秦L的技术特点可能就更适合你,它能在你最常遇到的路况下,为你省下大笔的油钱。

而如果你因为工作或生活需要,经常要跑长途高速,那么吉利银河L6在这次测试中展现出的高速能效,可能就更符合你的需求。

看到我们的国产品牌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自在技术上有了深入的思考和不同的发展方向,并且敢于接受这样公开透明的检验,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这种良性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