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计划赴港IPO!去年营收超1400亿元
“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要上市了!” 这可能是近期资本市场最热的新闻之一。4月28日,港交所披露赛力斯集团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这家去年营收突破1400亿元的车企正式启动赴港IPO计划。
从零部件到新能源汽车:赛力斯的逆袭之路
赛力斯的故事始于1986年,最初只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2003年,它迈出关键一步——进军整车制造领域;2016年又押注新能源汽车赛道。真正让它“出圈”的是2021年推出的问界系列车型,M5、M7、M8、M9四款车型直接把国产车的价格天花板推到了50万元级别。
数据显示,2024年赛力斯营收同比暴涨305%,达到1451.76亿元,净利润接近60亿元。更惊人的是,其新能源汽车毛利率达到26.21%,这个数字甚至超过部分传统豪华品牌。
钱往哪里花?招股书透露关键信息
根据招股书,赛力斯此次IPO募集资金的70%将投入研发。剩下的30%中,20%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和充电网络建设,10%作为日常运营资金。简单来说就是:砸钱搞技术、拼命闯海外。
这种分配逻辑不难理解——目前赛力斯的新能源车已进入62个国家,但海外销量占比仍不足10%。想要成为“世界级豪华品牌”,欧洲和北美市场是必须攻克的堡垒。
盈利背后的“三板斧”
为什么赛力斯能异军突起?三个关键点或许能说明问题:
精准定位“新豪华”:用智能驾驶+豪华配置打差异化竞争
大单品战略:集中资源打造爆款车型
技术自研:三电系统、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自主掌控
财报里的数据印证了这些策略的成功: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占总营收比例达到行业领先的5.2%。
赴港上市的深层逻辑
选择香港上市,赛力斯显然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一方面可以引入国际资本,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全球化布局铺路。特别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白热化,有了港股融资渠道,海外建厂、本地化运营都会更从容。
不过挑战同样存在。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已在海外建立先发优势,欧洲本土车企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赛力斯想要后来居上,可能需要更激进的策略。
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现实的考量可能是: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根据当前形势分析,赛力斯的市盈率目前处于行业中等水平,但考虑到其高增速和全球化潜力,未来或有一定上涨空间。当然,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因素也需要警惕。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赛力斯IPO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水岭事件。如果这次上市成功且后续表现良好,或将刺激更多车企选择“A+H”双平台运作模式。
结语
38年时间,从一家零部件厂到市值千亿的新能源巨头,赛力斯的故事充满戏剧性。赴港上市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对于这家车企来说,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如何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应对全球化竞争的重重挑战,将是未来最值得关注的看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