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这热闹劲儿,三体人看了都得摇摇头,表示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蔚来ES8的订单排到二〇二六年,我都怀疑那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开上烧可乐的飞船了;乐道L90和问界M8这种六座SUV,跟不要钱一样,哗哗地往外卖,就好像菜市场大妈在清仓甩卖大白菜,不买就亏了一个亿。一时间,所有车企都跟开窍了一样,把六座车当成了救命稻草,摆在展厅最中间,恨不得拿个大喇叭在你耳边循环播放:家里人多,赶紧上车,晚了座位都没了。
这事儿吧,乍一看,是消费升级,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你扒开那层亮晶晶的车漆往里看,看到的不是升级,是妥协。是中年人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后的无奈选择。什么二孩政策放开了,孩子九岁了,一家老小六口人,这些都是标准答案,但不是核心。核心是,一个五座车,已经装不下中年人的责任和疲惫了。这简直就是中年人的电子镣铐!
你以为买六座车是为了全家出游其乐融融?别闹了。一年能有几次全家整整齐齐出远门?大部分时间,那第三排坐的不是爷爷奶奶,是你的精神压力,是老板的临时任务,是孩子那比你还重的书包,是丈母娘审视的目光。它不是一个座位,它是一个移动的部落必须承担的图腾。车企跟你说这是“刚刚好”的幸福,扯淡,这明明是“没办法”的现实。七座车太大,停个车跟开航母一样,平时一个人开着上下班,空出来的五个座位都在无声地嘲笑你的油耗。五座车?周末想带上爹妈去吃个饭,就得面临一个哲学问题:谁坐下一趟网约车?
所以你看,六座车,就是这个时代给中年人出的一个最优解,一个充满了心酸的最优解。
然后车企们就闻着味儿来了。一个个都装得比谁都懂你。问界说,别怕充电烦,我有增程,我有华为,我是科技直男的浪漫,M7就是年轻人的第一台“移动牢笼”,够用就行。腾势更直接,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便宜,N8L比N9便宜好几万,专门收割那些预算被房贷和补习班榨干的家庭。
蔚来就更有意思了,他们已经进入了修仙的另一个境界,开始跟你聊玄学。销售不跟你聊百公里加速,他跟你聊你家车库的插座是10A还是16A,跟你聊儿童模式怎么防熊孩子,跟你聊安全座椅接口的国标和欧标。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帮你渡劫。买蔚来的车,你获得的不是一辆交通工具,而是一个育儿解决方案,一个家庭矛盾缓冲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至于理想、极氪这些,更是把“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玩明白了。他们不是在卖车,他们是在搞限时秒杀,是在玩一场大型的金融闪电战。购置税补贴就是他们的魔法吟唱时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告诉你2026年提车还能补一万五,这是什么?这不是优惠,这是用两年后的期货来锁定你今天的钱包。如果说别人是想把蛋糕做大,他们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别信什么产品力自信不搞补贴的鬼话。问界和特斯拉不搞,不是因为他们高尚,是因为他们的“玄学”光环足够亮。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就算送他一头牛他可能还要问你这牛支不支持OTA。这是信仰,信仰是不能用补贴来衡量的,不然就太low了。
我作为一个真的折腾过好几辆车的中年人,越来越觉得,我们讨论技术其实是个笑话。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都花里胡哨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特斯拉的FSD,而在于山东的“老头乐”。任何一个AI,只要能在早高峰的菜市场门口,从三辆“老头乐”的包夹中毫发无伤地穿过去,那它就立刻能统治世界。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责任也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现实讲逻辑,现实会给你一个大逼斗。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怨妇,对着空气输出。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这波六座SUV的狂潮,本质上不是车企创造了需求,而是现实生活把需求硬生生给挤压了出来。车企们只是在正确的时间,把一个“没办法”的选项,包装成了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梦想。
他们说,这是为了全家团聚。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中国人是讲究全家出门,但那是因为以前我们穷,住得近,现在呢?一个家庭,六口人,分布在城市的三个角落,把他们凑齐一次的难度,不亚于组织一场G20峰会。这辆六座车,更多时候承载的不是团聚的欢乐,而是“不得不团聚”的任务。
所以,这阵风能吹多久?等这波二胎孩子上了大学,翅膀硬了,一个月回不来一次家,这些大六座SUV怎么办?是变成豪华狗窝,还是变成移动仓库?我不知道。但我猜,到那时候,大家可能更想要一个能让自己安安静-静待一会儿的智能小车,或者干脆连车都懒得开,出门全靠自动驾驶的网约车。
车企们现在玩儿命地造六座车,就像一群在沙滩上建城堡的孩子,看起来很热闹,但潮水迟早会来。而真正的聪明人,已经开始研究怎么造船了。至于下一站去哪,谁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下的狂欢,就是未来的墓志铭。不信?走着瞧。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