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2024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突破4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5%,远高于纯电车型15%的增长幅度。这一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在续航自由和经济实用之间寻找平衡。尤其在中大型轿车领域,插混车型成为不少家庭购车或城市通勤的新优选。即将上市的领克10 EM-P以激进的配置组合吸引了大量关注,而比亚迪汉L DM-i凭借多年市场验证和成熟平台依旧稳居销量前列。两款车型虽然都主打智能化与节能兼顾,但侧重点并不一致,适配人群也有所不同。
领克10 EM-P:三电机架构突出四驱能力,芯片平台直奔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领克10 EM-P定位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在整车驱动逻辑与平台架构上采用较为进取的设计方案。车辆使用P1+P3+P4三电机系统,其中P4电机独立控制后轴,配合前桥驱动可构成电动四驱系统。该方案具备更快的扭矩分配速度和更精准的驱动控制能力,对于雪地、湿滑路面以及高速超车场景提供额外的行驶保障。
悬挂部分使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结构,相比传统麦弗逊方案在动态操控上更有优势,特别是在中高速变道或连续转向场景下,车身稳定性提升明显。此外,该车型底盘调校吸收了TCR赛事经验,在保证驾控硬实力的同时保留了日常舒适取向。
车载智能平台方面,领克10 EM-P集成高通骁龙8295车机芯片,并配备英伟达Thor辅助驾驶芯片。Thor芯片的算力达到700TOPS,能够支持更高等级的智能辅助功能,包括城区智能辅助、车道保持、智能变道等。同时,哈曼卡顿23扬声器音响系统与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增强了整车的豪华感和科技氛围。
在电驱表现上,该车拥有超过2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即使处于亏电状态,仍可依靠后轴电机维持电驱动力,保持车辆的驾驶一致性和响应效率,减少发动机介入频次。
比亚迪汉L DM-i:平台稳定,经济高效,适合日常家庭使用
比亚迪汉L DM-i在产品策略上更注重系统成熟度与使用经济性。其搭载的DM-i平台以并联结构为核心,部分高配车型也提供电四驱选项,尽管后电机为非独立结构,但在整体响应速度和系统稳定性方面表现均衡。该方案更偏向日常实用,适合长时间城市通勤或家庭出行。
底盘配置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组合,在舒适性层面表现良好,特别适合对底盘柔和响应有要求的用户。动力系统整体调校更强调线性和平顺,以保障在拥堵市区与高速行驶之间都能维持舒适驾驶体验。
智能座舱方面,汉L DM-i采用高通骁龙788G芯片,配合英伟达Orin-X辅助驾驶芯片,后者拥有254TOPS的算力,支持L2级别的智能辅助功能。功能覆盖面包括智能巡航、自动泊车、车道偏离预警等,在多数使用场景下足以满足基本需求。
座舱音响由丹拿品牌提供,搭载12至16个扬声器,配合出色的NVH隔音结构,使驾乘环境更静谧。电池部分提供200公里级别纯电续航,在城市使用环境下也基本可脱离燃油使用。亏电后进入混动模式,动力由发动机主导,更强调节能表现和长期使用稳定性。
当前的中大型插混市场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更是围绕用户真实场景构建产品逻辑的比拼。领克10 EM-P将高阶硬件平台与四驱控制系统结合,打造出一款科技感强烈、功能全面的智能座驾。比亚迪汉L DM-i则通过成本控制与功能均衡,提供了长期使用下更稳定的产品体验。最终如何选择,取决于你是否需要更智能、更运动化的出行感受,或是更节能、更可靠的用车逻辑。技术不会有绝对优劣,真正关键的是它是否匹配你的生活方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