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搞物流的都跟开了挂似的!鄂州花湖机场刚坐稳全国货运第四的宝座,屁股还没坐热,圆通的嘉兴机场、中通的长沙基地、邮政的郑州枢纽就跟约好了似的,齐刷刷亮出肌肉。这哪是抢生意啊,简直是把中部航空货运的棋盘掀了重摆!湖北这回是真急了——直接掏出百亿真金白银,拉着华彬航空组了个"湖北国际货运航空",扬言要搞30架波音大货机,10条洲际航线,12小时把湖北货送到亚洲,24小时全球直达。这哪是开航空公司啊,分明是要在天上修一条"湖北直达全球"的高速公路!
01 鄂州机场的高光与危机:刚当上"老四"就要被围猎?
鄂州花湖机场这三年真是把"专业货运机场"的牛吹成了现实。2022年投运,2023年货邮吞吐量就干到全国第五,今年上半年直接冲进前三,仅次于香港、浦东、深圳,把一群老牌国际机场甩在身后。要知道,这机场当初可是被不少人吐槽"偏远""没人气",结果顺丰把43架全货机一搬过来,航线一开,货物跟潮水似的涌进来——电子产品、汽车配件、跨境电商包裹,甚至还有武汉产的疫苗、鄂州的小龙虾(当然得是冷冻的)。三年吞吐量超过200万吨,这速度,坐火箭都没这么快!
但湖北还没来得及开庆功宴,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砸过来。先是浙江嘉兴南湖机场宣布"年底投运",人家背靠圆通,规划2050年货邮吞吐量240万吨,目标直指花湖机场的"全国第二专业货运枢纽"宝座。紧接着,中通航空在长沙注册成立,摆明了要把湖南的货拉到自己的地盘。郑州更不用说,早就抱上中国邮政的大腿,40架自有飞机天天在天上飞。这哪是"三足鼎立"啊,分明是"四方混战"!以前中部货运是武汉、长沙、郑州三家玩,现在鄂州靠顺丰杀了出来,结果转头发现,圆通、中通、邮政这些快递巨头全都带着"机场+航司"的组合拳杀进中部了。
最要命的是,这些对手走的路数跟鄂州一模一样——"专业机场+自家航司"。顺丰把家安在鄂州,圆通绑定嘉兴,中通扎根长沙,邮政重仓郑州。这就好比开饭店,别人不光有门面,还有自家的菜园子、屠宰场,食材成本比你低一半,你拿什么竞争?鄂州花湖机场现在虽然货运量大,但飞机是顺丰的,航线是顺丰的,万一哪天顺丰觉得别处更划算,把飞机一挪,鄂州岂不是成了"机场空壳子"?杭州萧山机场就是前车之鉴——当年顺丰把全国分拣中心搬走后,货运量立马跌了个跟头,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湖北能不急吗?
02 湖北的破局之道:没有自己的飞机,腰杆子都挺不直!
被逼到墙角的湖北,终于甩出了杀手锏——成立"湖北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这公司来头不小:华彬航空集团牵头,鄂州市政府直接参股,百亿级投资,目标是五年内搞30架全货机,十年内冲50架,还全是波音767、777这种能拉上百吨货的大家伙。为啥非要自己搞航司?道理很简单:没有自己的飞机,你就是别人的"停机坪";有了自己的飞机,你才是真正的"航空枢纽"!
先说说这物流成本的"血泪账"。湖北的外贸企业这几年日子过得挺红火,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第一次突破4000亿,同比增长28.4%,但老板们一提物流就头疼。为啥?因为湖北的货要出海,要么靠沿海港口转运,要么包别人的飞机,中间环节多一个,成本就涨一截。有数据说湖北物流成本比沿海高12%-15%,这可不是小数目!比如武汉产的汽车零部件,运到欧洲,走第三方代理,运费可能比零件本身还贵。但如果用自家飞机呢?专家测算,自有全货机运输能降低18%-22%的单位成本,算下来比沿海还便宜。这就好比自己开车送货,油钱过路费自己说了算,总比打车天天被司机宰强吧?
再说说"话语权"的问题。以前湖北的货想出口,得看别人脸色:航空公司的航线、航班时刻、舱位价格,全是别人定。碰上旺季,舱位紧张,货代坐地起价,企业要么忍,要么等。现在好了,自家航司优先保障湖北的货。华彬航空董事长郑刚说得实在:"首先会考虑让有助湖北经济发展的产品走出去"。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武汉的光电子、襄阳的汽车配件、宜昌的化工产品,以后坐飞机优先插队!12小时到亚洲,24小时到全球,这效率,比以前等别人的航班快一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航司可不是光拉货的,它是个"摇钱树"产业链。厦门航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1984年成立,连续盈利37年,不光给厦门高崎机场带来200多架飞机,还带火了飞机维修、航空培训、高端制造一整条产业链。厦门太古飞机维修公司一年修飞机的产值就占全国1/4,这钱赚得比拉货还香!湖北要是把自家航司做起来,飞机维修、燃油供应、航空食品、跨境电商仓储,这些产业都会跟着起来。业内都说"每万吨航空货邮催生1.8亿元产值",按花湖机场去年的吞吐量,光货运就能带动近200亿产值,加上航司的带动,25年内冲千亿不是梦!
03 神仙打架的背后:中部各省的"空中经济"争夺战
湖北这步棋,其实是被逼出来的"阳谋"。现在中部各省都把航空货运当成"经济发动机",谁手里的飞机多、航线密,谁就能抢到高端产业和跨境资源。你以为圆通、中通、邮政抢着建枢纽是为了送快递?太天真了!他们要的是"以货带产"——飞机把货拉进来,工厂就会跟着建在机场旁边,因为物流快、成本低。比如郑州空港经济区,因为有邮政的航空枢纽,富士康、华为都把仓库建在那儿,一年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就几千亿。
看看对手们的底牌:圆通在嘉兴的机场,规划2050年货邮吞吐量240万吨,直接对标鄂州;中通在长沙注册航空公司,摆明了要把湖南的农产品、轻工业品包圆了;郑州更狠,直接把中国邮政的航空枢纽拿下,40架飞机天天飞,光邮件和电商包裹就够吃一壶。这哪是"送快递",分明是"抢产业"!湖北要是不搞自家航司,鄂州花湖机场就算货运量再大,也只是个"中转站",赚点辛苦的服务费,大头的利润和产业带动,全被别人拿走了。
有人可能会说:"搞航司烧钱啊!万一亏了怎么办?"这话没毛病,但机场和航司的生意,从来不是"一两年回本"的快钱,而是"十年磨一剑"的慢功夫。你看厦门航空,前几年也亏过,但现在成了福建的"航空名片",带动的产业链产值是航司本身利润的几十倍。湖北现在砸百亿进去,表面看是买飞机、开航线,实际上是在天上画了一张"湖北经济新版图"——以后企业要落户湖北,首先会问:"你们机场有没有直飞欧洲的航班?自家航司能不能保证舱位?"这就是竞争力!
04 湖北能赢吗?关键看这三把火怎么烧
湖北国际货运航空能不能成,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至少方向是对的。要想在这场"空中战争"中胜出,得烧好三把火:
第一把火,抢航线不如抢货源。别一上来就想着飞纽约、伦敦这些大城市,先把湖北自己的"菜篮子"装满再说。武汉的光谷有多少芯片、显示屏要出口?襄阳的东风汽车配件能不能通过航空运到东南亚?宜昌的生物医药产品对运输时间要求多高?把这些本地货源稳住,航线才能飞得起来。否则飞机空着肚子飞,再大的波音777也是赔钱货。
第二把火,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华彬航空有经验,政府有资源,但不能搞"行政命令式"运营。浙江为什么能搞起圆通枢纽?因为政府只做规划、给政策,具体怎么飞、拉什么货,让企业自己说了算。湖北要学这个——少干预,多服务,比如给航司税收优惠、提供土地支持、帮企业对接外贸订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第三把火,别只盯着货运,产业链才是金矿。厦门航空带火了飞机维修,湖北能不能搞个"中部航空维修中心"?飞机飞久了要保养,零件要更换,这可是千亿级的市场。还有跨境电商,飞机把国外的货拉回来,直接在机场旁边的保税区拆包、分拣、发货,比从沿海转运快三天,这生意不香吗?
说到底,中部航空货运的混战,表面是机场和航司的竞争,骨子里是各省"经济底盘"的较量。湖北这次成立本土货运航司,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被逼出来的"破局之举"——与其在地面上跟人抢公路、铁路,不如直接在天上开辟新赛道。30架波音大货机,10条洲际航线,12小时亚洲圈,24小时全球达,这些数字背后,是湖北想把"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变成"全球通达"的经济优势。
最后说句大白话:这年头搞经济,光靠地上跑的已经不够了,还得看天上飞的。谁的飞机多、航线密、成本低,谁就能把全球的钱赚进自己口袋。湖北这次是把宝押在了天上,能不能赢,咱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后中部的货想出国,选择肯定更多了,价格也更便宜了——毕竟,神仙打架,老百姓总能捡到点实惠不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