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销量排行榜,很多人下意识会说“肯定是秦PLUS”。理由很简单:油电混动省钱、家用空间够大、比亚迪这几年声量大。但最新数据摆在那儿——2025年7月,真正的销冠是吉利星愿,单月冲到了 4.5万辆。
别说大家意外,我当时也愣了一下:一台才上市没多久、定位“入门代步”的小电车,怎么就干掉了秦PLUS?带着这个疑问,我专门开了几天星愿,再对比下海鸥和秦PLUS,今天就来和大家掰开聊。
1. 定位差异:星愿精准打击“代步刚需”
• 吉利星愿:车身小,指导价 6.88-9.78 万,还给 3000 元补贴。主打“城市代步+入门家庭第二车”。
• 比亚迪海鸥:同样是小车,价格区间 6.98-8.58 万,但优惠不大。设计年轻化,走“小车也能潮”的路线。
• 秦PLUS DM-i:定位紧凑级轿车,起步 7.98 万,销量靠混动“低油耗+大空间”打天下。
简单说,秦PLUS是“全能家轿”,海鸥是“小车潮玩”,星愿则是“极致通勤”。吉利找到一个细分赛道,把价格和配置死死压住,直接切入了城市通勤的刚需市场。
2. 空间与实用性:别盯着参数,要看场景
很多人看数据会说:星愿车长不到4米,轴距2450mm,后排不可能舒适。没错,但你要看用户是谁。
比如我朋友家里有台燃油SUV,买星愿就是接送小孩、上下班通勤用,后排基本空着,空间够不够压根不是痛点。
反过来,如果家里就一台车,要承担长途、高速、全家出行,那星愿确实不合适,秦PLUS更靠谱。
所以星愿卖火,说明一大批人已经不再把“第一台车”当唯一选择,而是把它当家庭第二车,专门解决通勤问题。
3. 动力与续航:城市区间刚好够用
• 星愿续航 310-410km,市区开足够,快充+慢充全系标配,还能 3.3kW对外放电;
• 海鸥续航 305-405km,差不多,但车机生态更活泼,偏年轻;
• 秦PLUS(混动)满油满电能跑 1000km,优势是长途。
我开星愿那几天,在城里 80km/h 以下,动力响应很灵敏,轻踩电门就有推背感。适合走走停停的早晚高峰。
缺点也明显:超过 100km/h 噪音和底盘稳定性就下降了,高速上不太有安全感。
总结一句:星愿续航和动力不是“强”,而是“刚刚好够用”,关键是把成本控制住了。
4. 驾驶体验:灵活是它的最大杀手锏
星愿的车身小、转弯半径小,开在市区就是轻松。
有一次我去商场地库,遇到一条特别窄的坡道,前面一台SUV倒了两次才过去,我单手打方向就过去了。那一瞬间,我明白为什么新手司机会喜欢它。
底盘调校偏舒适,坑洼能过滤掉大部分震动,但别期待高级感,毕竟成本有限。
5. 智能化:没堆料,但够用
星愿的智能化就是“够用不冒进”。语音助手能控空调、导航、音乐,反应速度还行。
但和海鸥相比,车机生态偏保守,娱乐功能没那么多。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少点“科技感”,但对于通勤车用户来说,稳定比花哨更重要。
6. 为什么能超越秦PLUS?
总结几个关键原因:
1. 价格卷到极致:6万出头落地新能源小车,消费者心里门槛一下就降了。
2. 定位更精准:秦PLUS太“全能”,价格也稍高;星愿切准了城市通勤人群。
3. 购车心态变化:越来越多人开始买“第二台车”,第一台是油车负责长途,第二台电车负责代步。
7. 我的观点
星愿是典型的“战略胜利”——不是产品有多牛,而是它抓住了用户心里的空档。
如果你只想花小钱解决通勤问题,星愿是目前最划算的选择,比海鸥还狠一点。
但如果你预算充足、需求综合,那秦PLUS依然是更稳妥的家用车。
从趋势来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车企走“低价代步电车”这条路。星愿这波销量第一,可能只是个开始。
总结
吉利星愿的走红,本质是用低价和精准定位,打进了城市通勤的刚需市场。它不完美,空间小、高速质感差,但对目标用户来说,这些不是问题。
一句话评价:如果你想要一台便宜、省心、灵活的“上班神器”,星愿值得闭眼入;但要买唯一主力家用车,还是别轻易下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