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最近搞了个新车,叫领克10 EM-P,这事儿吧,本来平平无奇,又一个新势力或者老势力的新马甲出来卷。但你仔细一看它的配置单和尺寸,就发现事情开始变得魔幻了起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造车了,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不装了,我摊牌了”的行为艺术。
上来就是超过5米的车长,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大。第二反应是什么?又是冲着理想来的。现在国内造车的逻辑就是这么朴素,打不过你就长成你的样子,甚至比你还大。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修仙小说里练一种叫“法天象地”的神通,打架之前先把身板吹大,气势上不能输。以前大家觉得车是个交通工具,现在不了,车就是个移动的家,或者说,是个移动的堡垒。后备箱容积也大的离谱,几乎是个次元口袋,能把你全家的家当连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一起塞进去。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现在看车第一反应已经不是看马力了,是看后排能不能舒服地放倒睡觉。腰不好,没办法。所以领克这一手,属于是把中年人的需求拿捏得死死的,属于精准打击。
然后,更骚的操作来了,入门就是全时四驱。这简直是不讲道理!
你看啊,在过去,四驱这个东西,跟天窗、真皮座椅一样,是车企用来区分高低配,收割智商税的经典道具。想上四驱?可以,加两万。这两万块,可能成本就几千,但它卖的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我虽然一年也用不到一次,但我必须要有”的幻觉。现在领克直接把这个幻觉给你标配了,属于是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领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它的逻辑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你真的去越野,你开个5米长的城市SUV去越野,那不是车有问题,是你脑子有问题。它的核心是在表演,表演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它那个四驱系统切换逻辑写得花里胡哨,什么10公里以下自动四驱,什么高速0.01秒响应,什么雪地50:50。这些东西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感知不出来,但写在纸面上,就显得特别666。这就好像武林高手对决,打之前先报菜名,哦不,报招式名,“看我这招黑虎掏心!”,至于掏没掏到,不重要,气势打出来了。同行看了也得傻,自家产品经理连夜改PPT,哭晕在厕所。
最离谱的,是激光雷达也成了标配。
坏了,菜了,这下是真坏了。激光雷达这玩意儿,前两年还是个玄学产品,是新势力用来证明自己“科技感”的图腾。大家都在吹自己的雷达是几线,探测距离多远,仿佛车顶上顶的不是个雷达,是个可以和三体人对话的天线。但它的实际作用,尤其是在当下,懂的都懂。自动驾驶的关键,从来不在特斯拉,也不在激光雷达,而在于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你的算法再牛,算得过老大爷不讲道理的走位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激光雷达的标配,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个态度问题。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车比作战场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现在的车圈,不是战场是什么?简直是修罗场。
领克把激光雷达标配,就是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的降维打击。它在告诉所有对手:别玩虚的了,大家一起把成本干到天上去,看谁先死。这就好像两个修仙者斗法,你还在念咒画符,对方直接掏出了一把冒着蓝火的加特林,大喊一声“大人,时代变了”。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
所以你看,领克10 EM-P这台车,你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它。它大,它配置高,它价格肯定也不会便宜。但它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它是一个信号,一个宣言。它在告诉市场,那个曾经有点小资、有点端着的领克,现在彻底“悟了”、“颠了”。它不再去跟你聊什么北欧风情、赛道基因,那些太虚了。现在就聊最实在的,尺寸、四驱、激光雷达,要不要吧?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你就懂了,你会为它的每一次改变而激动。但现在的情况是,品牌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它们不是在为爱发电,是在为生存发疯。所以领克的这一套组合拳,不是给用户看的,是直接打给同行看的。潜台词很简单: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关于内卷的道诡异仙,你懂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