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胡润榜一发,就跟菜市场开市似的,一堆人围着瞅那几斤最肥的肉。
今年最肥的,毫无疑问,是小米的雷军。
财富暴增近两千亿,这数字往那一摆,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一股子新钱的味儿,又香又冲。媒体的标题我都替他们想好了——《雷军封神!造车新势力引爆财富核弹!》。
可我这人吧,就爱看点边角料。
当所有聚光灯都打在雷军、曾毓群这些新贵身上,我把榜单从头拉到尾,眼睛定在了一个名字上——尹同跃,奇瑞的。
首次上榜。
嘿,有意思了。
这事儿就像什么呢?就像一场新潮的摇滚音乐节,台上的都是些染着五颜六色头发、抱着电吉他嘶吼的年轻乐队,突然,人群里挤进来一个穿着中山装、端着二胡的大爷,一亮嗓子,居然也是个摇滚炮。
这就很吊诡了。
要知道,奇瑞是谁?那可是中国汽车界的“老炮儿”,跟吉利、长城他们算是一辈的。李书福早就在榜单前十里头安营扎寨了,尹同跃这位老同志,怎么今年才拿到富豪俱乐部的入场券?按理说,起了个大早,怎么还赶了个晚集?
要我说,这事儿背后藏着的,比雷军那两千亿的数字,可有嚼头多了。这哪是份财富榜单啊,这分明是一部中国汽车行业,甚至是整个中国制造业二十多年的浓缩版《教父》。
你琢磨琢磨,过去这些年,汽车圈最时髦的词儿是啥?
是“新势力”。
蔚来、小鹏、理想,包括后来跨界进来的小米,他们是怎么玩的?互联网打法。开发布会不叫开发布会,叫“和朋友们聊聊天”;卖车不叫卖车,叫“交付梦想”;车主不叫车主,叫“用户家人”。一套组合拳下来,甭管车造得咋样,故事先讲得你热泪盈眶。资本市场就吃这一套,估值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
那会儿的传统车企,在他们眼里,就是一群穿着土布工装、满身机油味的“老古董”。你跟他们谈发动机热效率,他们跟你聊用户生态;你跟他们谈底盘调校,他们跟你聊智能座舱。
完全是两个次元的对话。
奇瑞,尤其是尹同跃,就是这群“老古董”里最典型的一个。理工男,工程师出身,一辈子的信念就是技术、技术、还是技术。你看他这些年,搞出了多少个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平台?多得数不过来。江湖人称“技术奇瑞”,这不是白叫的。
可问题也出在这儿。
就好像一个厨子,毕生钻研怎么把一道红烧肉做到入口即化、肥而不腻,但他就是不会装修门面,不会搞饥饿营销,不会编“我爷爷的爷爷就开始研究这锅卤”的品牌故事。结果呢?隔壁开了家网红餐厅,菜可能就是预制菜加热一下,但人家装修得像个艺术馆,天天请大V探店,门口排队的能绕三条街。
尹同跃和他的奇瑞,在前几年,就有点这意思。
他闷着头在实验室里死磕技术,外面的世界早就变天了。人家已经不比谁的“肉”更香了,开始比谁的“盘子”更好看,谁讲故事的“声音”更动听。那几年,奇瑞的日子,说实话,挺憋屈。销量上不去,品牌形象老化,年轻人觉得你土,资本市场觉得你没想象力。
换你你怎么办?
一般人可能就妥协了。既然你们喜欢听故事,那我也学着讲故事呗。既然你们喜欢大彩电、大沙发,那我也往车里堆呗。
但尹同(跃)这人,你别说,轴得很。
他就像个老农,认准了“地里没好种子,你吹再大的牛也长不出粮食”这个死理儿。他继续加大研发,继续死磕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决定了一辆车底子好坏的东西。
就这么个老黄牛,市场会给他机会吗?
你猜怎么着?
市场还真就给了。
风向,悄悄地变了。
当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从最初的狂热,逐渐回归理性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酷炫的灯光秀,玩几天也就腻了。可一辆车,归根结底,你得天天开啊。开起来顺不顺,跑长途虚不虚,小毛病多不多,这才是根本。
换句话说,当所有人都把车当成“带轮子的手机”来造的时候,消费者开始怀念那些把它当成“车”来造的厂家了。
这就好比你天天吃分子料理,偶尔也想来碗实实在在的阳春面。
奇瑞的机会,就这么来了。
但光靠这个还不够。如果只是在国内跟那帮新势力卷,奇瑞顶多是稳住阵脚,想靠这个上榜,难。
关键在哪儿呢?
在尹同跃下了一步谁都觉得是“臭棋”的棋——出海。
在国内市场杀成一片血海的时候,当所有人都盯着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订单时,奇瑞一头扎进了海外市场。俄罗斯、南美、中东……这些地方,在那些高大上的新势力品牌看来,可能都属于“鸟不拉屎”的鄙视链底端。
但奇瑞不管那个。
你还别说,理工男的实在,到了这些地方,反而成了最大的优势。人家那儿的消费者,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就要个皮实、耐用、性价比高。奇瑞这套“技术过硬、价格公道”的打法,正好挠到了他们的痒处。
这叫什么?
这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用一句老话讲,这叫“农村包围城市”。
结果就是,当国内的同行们为了一个订单头破血流、互相捅刀子的时候,奇瑞在海外闷声发大财。去年出口量多少?九十多万辆。什么概念?国内很多车企一年的总销量都没这么多。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这才是最骚的操作。
等奇瑞靠着海外市场的巨额利润,缓过劲儿来,再掉过头来武装国内的产品线时,你发现,这个“老古董”不一样了。他还是那个技术宅,但现在他有钱了,有底气了。他可以把以前攒下的那些牛X技术,比如混动、高端平台,都用上。同时,他也学聪明了,也开始搞点时髦的设计,也开始琢磨怎么跟年轻人对话了。
于是,捷途火了,星途也慢慢起来了,iCAR这种新牌子也出来了。
一个技术扎实、弹药充足,还稍微懂了点营销的奇瑞,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可怕。
所以,今年尹同跃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你现在再看,还意外吗?
一点都不意外。
这不是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一场长达二十年的“龟兔赛跑”里,那只乌龟终于冲过了终点线。他跑得不快,姿势也不好看,甚至中间有好几次差点被兔子甩得看不见影儿。
但他一直在跑,朝着自己认定的那个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跑。
尹同跃的上榜,其实给所有还在制造业里埋头苦干的人,提了一口气。它证明了一件事:在这个流量为王、故事满天飞的浮躁时代,踏踏实实搞技术、老老实实做产品,这条路虽然难走,虽然寂寞,但最终是能走通的。
市场的风向随时会变,资本的喜好捉摸不定,消费者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那些刻在产品骨子里的东西。
所以你看,这榜单哪是钱的排名,分明就是一部浓缩的商业江湖恩仇录。有人靠风口扶摇直上,有人靠计谋合纵连横,也有人,就像尹同跃,靠着一股子“轴”劲儿,守得云开见月明。
雷军的两千亿,是时代给冒险家的奖赏,值得鼓掌。
而尹同跃这一百多亿,更像是岁月给坚守者的勋章,值得玩味。
这事儿你怎么咂摸?评论区里,倒杯酒,咱慢慢聊。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