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高管炮轰小米粉丝“愚忠”,翻车24小时光速道歉!
一场3分钟卖出20万台车的狂欢,竟让传统车企高管急得跳脚骂街!
6月26日晚,小米首款SUV车型YU7上市引爆全网:25.35万起售,比Model Y便宜1万;835公里续航、3.23秒破百的性能怪兽,3分钟狂揽20万订单,1小时冲到28.9万台,连雷军都惊呼“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
可这份狂欢只持续了12小时,就被一盆冷水泼醒。
6月27日早8点,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动力开发部副部长黄照昆突然开炮。 他转发销量战报,嘲讽道:“等车一年以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这种愚忠的品牌粉丝! 群体会降低智慧,汽车产能需要几千个供应链协同,手机行业套路别来祸害汽车! ”
这番话瞬间捅了马蜂窝。
网友炸锅怒斥:“自己车卖不动就骂消费者? ”“艾睿雅一年才卖2114辆,急了? ”,就在黄照昆骂战当天,小米刚宣布与郑州日产(东风控股51%)达成“人车家生态”合作。 自家兄弟刚握手,高管却背后捅刀,戏剧性拉满。
压力之下,黄照昆光速认怂。
27日下午,他删光微博发道歉信:“伤害车友感情,我轻率了,以后谨言慎行! ”网友不买账:“领导谈话了才低头吧? ”“东风日产销量连年暴跌,2024年只剩63万台,纯电车卖成限量版,眼红小米罢了! ”
这场闹剧揭开了汽车圈的暗流汹涌。
传统车企的焦虑肉眼可见。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看到小米数据后坦言“压力倍增”;二手平台涌现小米YU7订单黄牛,加价最高1.88万倒卖,而小米客服明令禁止:“锁单人不能改,请走官方渠道! ”
更残酷的现实藏在产能困局里。
黄照昆的“等车一年”预言并非空穴来风。 小米北京工厂年产能仅15万辆,而YU7订单18小时突破24万台。 同期小米SU7仍有超30万未交付订单,有车主苦等4个月提车。
行业数据更触目惊心:2025年全国汽车规划产能突破5000万辆,市场需求仅2800万辆,产能“堰塞湖”一触即发。 连比亚迪都陷入怪圈:一边扩建全球672万辆产能,一边靠“电比油低”降价清库存,经销商被压得闭店停业。
当高管亲自下场撕用户,传统车企的底牌已暴露无遗。
黄照昆删帖道歉后,雷军默默转发了小米YU7的24万台锁单海报,配文只有一句:“感谢所有朋友。 ”没有回怼,没有解释。
毕竟,销量是最好的反击。
全部评论 (0)